評論 > 動態 > 正文

陳思敏:復旦血案 折射高校「青椒非升即走」之困

作者:
直到今天,高校廣大「青椒」整體生存狀況繼續滑落。2020年有報導稱,非升即走──高校開啟割韭菜戰略,青椒生存堪憂,教學與科研難兩全,青年講師被迫「畫地為牢」,生存窘境的「待遇比肩農民工,晉升需要拍馬搞關係」。

復旦大學校徽

6月7日發生一起「上海邯鄲路某大學持刀殺人案」,已有媒體證實報導,死者是49歲的復旦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王永珍,兇嫌是39歲的復旦大學數學學院教師姜文華。在網絡上,對於姜文華所屬的「高校青年教師群體」有一個別稱是「青椒」。

據上海警方通報,姜文華殺人動機是因考核不過關被解聘,故對被害人行兇。據更多爆出的內幕消息,姜文華是復旦附中畢業,數學高材生,2000年進入復旦數學系就讀,還是復旦大學第一屆校長獎得主,後赴美國Rutgers大學攻讀數學系博士,2012年回國在蘇州大學任教並獲得國青基和省青基(青基:青年科學基金專案)。2017年復旦引進人才,姜文華到復旦約定六年為期考核科研任務,2021年因為考核不過關遭解聘。王永珍書記代表學院告知解聘決定時,被姜文華一怒之下割喉,當場死亡。

這起事件在微博網絡上發酵後,明顯占很大比例的輿論不是關注命案本身、強烈譴責行兇者,而是抨擊復旦並聚焦高校壓迫教師到極限,連「海歸青椒」都不能倖免。這也讓《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微博緊急發文稱,「在大學裏發生這樣的事情是決不能容忍的。大學裏有申訴的管道,……殺人者必須在遭到無情審判的同時亦被千夫所指。」

在胡錫進這篇貼文底下的網友回應不少,很有代表性的三條留言就是:「申訴有用嗎老胡?」、「大學有申訴管道?中國有申訴管道?如果有,就不會有這麼多事情發生了!看看中國大學多少案子,有多少有結果的?」、「你探討過國內暴力事件的根由嗎?從來沒有吧,反而對美帝暴力事件從來都是360度挖根探底的分析,是你不敢?如此,如何解決問題?」

網上輿論普遍認為,這次復旦大學血案其實是「非升即走」──中國高校推行的預聘──長聘(tenure-track)人事制度之下,受到極限壓迫的個體給另一個個體帶來的悲劇。

早在2012年出版的《工蜂:大學青年教師生存實錄》一書中,高校青年教師被比作終日辛苦勞作而又默默無聞的「工蜂」。「他們承擔着大多數任務,但在資源分配中卻無力到近乎失聲……」總之,他們普遍生存狀態被歸納為「兩大三低」──工作量大、心理壓力大、地位低、職稱低、收入低。

直到今天,高校廣大「青椒」整體生存狀況繼續滑落。2020年有報導稱,非升即走──高校開啟割韭菜戰略,青椒生存堪憂,教學與科研難兩全,青年講師被迫「畫地為牢」,生存窘境的「待遇比肩農民工,晉升需要拍馬搞關係」。

今年1月續有報導指,非升即走,大學也在996,高校青年教師殘酷的績效競爭,你在30歲甚至更晚的年齡才真正開始職業生涯,然而到了35歲左右,你就已經開始面臨失業的壓力了。

這次微博網言眾議復旦血案顯示:非升即走下的高校青椒們的內卷比996更甚。引進人才,不給學生,不給資源,到期就解聘,六年浪費在復旦,被榨取完價值就拋棄。40歲非升即走,數學老師找不到工作從頭開始,繼續內卷還會「鬧出人命」。

微博一署名「保持低調的楊博士」也說:「非升即走」完全照抄國外或者境外高校體制里的tenure track,問題是國外或者境外評副教授評教授並不像國內評職稱一樣涉及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不合理的評價機制,國內院士們宣揚的所謂搞科研「十年磨一劍」在非升即走一刀切政策下純粹成為笑話,繼續推廣「非升即走」遲早會出更多類似的事情。

事實上,針對復旦血案一個非常反諷卻也相當務實的評論,莫過有人搬出全國高校積極學習的最高指示:「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於鬥爭的風骨,要發揚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敢於亮劍,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鬥爭策略。」因而這個社會到處充斥着戾氣,焦躁與不安,連象牙塔也不能倖免。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9/160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