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白宮稱阻止資本流入中共涉軍企業決不手軟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簽署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實體對與中共軍方有關聯的59家企業進行投資,以應對來自中國軍工企業威脅。白宮在宣佈這一決定時說,這「表明政府將毫不猶豫地阻止美國資本流入中國的國防和相關物資部門。」

2018年4月18日,中國航母遼寧號參加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演習

美國國防部自去年6月以來在歷經三次更新之後將總共44家與中共軍方有關的公司列入一份名為「中共軍方公司(Communist 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的名單,前總統川普去年11月基於這份名單發佈行政命令,禁止所有美國個人或實體參與和這些企業有關的投資。

新的禁令修訂並擴大了之前的涉軍企業名單,使禁止美國投資的中國企業的總數從44家增加到59家。

將在8月2日生效的新行政令將允許聯邦政府禁止美國「對破壞美國及其盟國安全或民主價值觀的中國公司的投資」。

在拜登政府正在對上屆政府的對華政策進行廣泛評估之際,這是拜登政府迄今為止採取的最為引人矚目的行動之一。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研究員奧黛麗·弗里茨(Audrey Fritz)說,這表明拜登政府意在維持向中國施壓的政策。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這的確顯示了新一屆政府正在十分嚴肅地對待中國,川普政府應對了很多中國威脅,面對這些威脅他們(拜登政府)也會繼續進行反擊。」

弗里茨(Audrey Fritz)指出,新的黑名單擴大了實施禁令的覆蓋面,涵蓋了在中國境外從事監控、利用中國監控技術來打壓人權和製造威脅的企業。白宮在星期四發佈的新聞稿中說,中國在境外使用監控技術,研發、利用監控技術進行高壓統治或嚴重侵犯人權,這些行為「對美國構成了超乎尋常和與眾不同的威脅」。

在另一方面,為了確保禁令法律合理性和可持續性,新的名單也剔除了幾家公司,其中包括小米和籮筐。這兩家公司曾在拜登總統就任之後在美國法庭提起訴訟,堅稱其被指定為「涉軍企業」毫無根據。美國法院上個解除了美國國防部對小米公司「中共軍方公司」的認定,撤銷了美國投資者購買或持有小米證券的限制。

被從前黑名單中移除的公司還有兩家半導體公司:中微半導體(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和高雲半導體(GOWIN Semiconductor Corp)。此外,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和中化集團Sinochem Corporation也沒有在新名單中出現。

新增的15家公司包括中國圖形處理晶片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沙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Changsha Jingjia Microelectronics Company Limited)。

 

預計這份名單還可能會擴大,像前一份名單一樣滾動增加更多公司。

中國涉軍企業不計其數

儘管美國近年來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列入涉軍企業名單,但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長期以來中國的軍工企業和其他公司之間的界限十分模糊,仍有大批具有軍方背景、或為軍方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中國公司沒有被列入名單,這些公司在美國的活動沒有得到應有的限制和審查。

總部在華盛頓的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在上星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國防部之前所列出的那些公司不過是一個起點,還有「不計其數」的中國跨國公司在「軍民融合」戰略之下為軍方提供國際支持。」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捍衛民主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艾米莉·德拉·布魯耶爾(Emily de La Bruyere)在談到國防部之前的那份名單時對美國之音說:「我們這份報告的重點之一是,很多在美國運作的中國公司也跟為解放軍提供支持有關。這些公司數量遠遠超過已經被認定的44家公司,那不過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美國《1999財年國防授權法》要求國防部長編制並公佈直接或間接在美國運營的中共涉軍企業的清單。時隔21年後,國防部在去年6月開始發佈中國「涉軍中企名單」,前總統川普也隨後基於這一名單發佈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對這些被認為有軍方背景的公司進行投資,指出對這些企業的投資會為中國的軍事野心提供資金,「對美國本土和美國海外部隊構成直接威脅」。

兩屆政府迄今為止公佈的歷次名單中都包括公開的軍工企業,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該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其業務範圍包括戰鬥機、軍用直升機、軍用運輸機,在美國等66個國家都設有分支機構。

該集團通過子公司中航國際在2011年先後收購了美國兩家全球領先的製造商:西銳飛機設計製造公司(Cirrus Design Corporation)和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製造商美國大陸航空發動機公司(Continental Motors, now Continental Aerospace Technologies)。西銳被公認為飛機設計領域的領導者,而大陸航空發動機公司則是全球領先的活塞發動機及零備件的主要製造商。

除此之外,僅在航空製造商領域,中航國際的海外資產還包括在2013年收購的德國蒂勒特航空活塞發動機公司(Thielert)和在2016年併購的全球主要航空自動化裝配線供應商—西班牙埃瑞泰克斯(Aritex Aritex Cading, S.A.)公司。

蒂勒特公司主要產品是基於奔馳車發動機技術開發的活塞發動機,被廣泛用於各類無人機,其中包括美軍MQ-1C「灰鷹」主力無人機。蒂勒特被收購令觀察人士擔心美軍發動機技術已被中國摸透。

「捍衛民主基金會(FDD)」的報告指出,國防部的報告包括了10家類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這樣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但是這遠遠不是全部。報告舉例說,中國的保利集團和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都沒有被包括在內。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從事武器裝備進出口的大型防務公司,而北斗星通是中國為開發「北斗」導航系統成立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

北斗星通官網資料顯示,北斗星通下屬海外企業及產業基地遍及美國矽谷和格林威爾,以及英國、德國、加拿大、奧地利、捷克、羅馬尼亞等國家。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5/160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