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躺平主義是對建黨百年的最大諷刺

作者:

近日,「躺平」一詞成了 大陸網絡潮語,事緣有年輕網民發了題為〈躺平即是正義〉的帖文,指自己已兩年多沒有工作,卻不介意抵受社會傳統價值觀的壓力,逍遙自在地過上「躺平」的日子。文章引起不少年輕人共鳴,「躺平」被引申成通過降低消費與生活欲望等節流方式,拒絕「奮鬥」,以逃避嚴峻的「內卷化」剝削(長工時低回報、同事間無限加班的惡性競爭等)。年輕網民對躺平的認同和討論熱度甚至驚動官方,相關帖文被刪除,《南方日報》更發表〈「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一文予以反擊,並獲新華網轉載。顯而易見,躺平主義的冒起,觸動到中共的神經。

喉舌對躺平的指摘,離不開「只有努力奮鬥才能改變人生」的傳統思維,但喉舌不方便說出的真相是,躺平之所以能引發年輕人共鳴,因為他們已不相信憑個人奮鬥足以在社會階梯中往上爬。當大學畢業生進了大型企業也只能過上「996」生活,當外賣車手被精準大數據壓榨出每一分一秒,你能說中國的年輕人缺少奮鬥嗎?但奮鬥完之後,「996」依舊,因為這是年輕人「該有」的「追夢精神」;外賣車手十分鐘內送到餐,下次便會要求九分半內做到,因為這是「提升優化」。

年輕人不斷付出努力,卻在這個剝削制度下得不到合理回報,紅利被既得利益階層徹底收割。既然努力也改變不了命運,那努力何用?何不乾脆躺平,起碼人生更輕鬆些。而與之相對的,除了既得利益階層,自然還有他們的「後浪」,一出生起跑線即比人高了不知多少,用不着奮鬥便足以站在社會的頂層。在這樣的現實下,如何說服年輕人奮鬥可以改變人生?

對於 大陸那套無節制裙帶資本主義制度的牴觸,這絕非首次。去年五四青年節官方發佈的《後浪》宣傳片,原意是鼓勵年輕人奮鬥向前,片中展示的正面景象,卻只有少數可享,而與大部分年輕人的現實脫節,「後浪」也因此被揶揄成權貴後代的代名詞。比這更早的,還有平民用以自嘲的「韭菜」一詞,這次網民將他們合而為一,創造出「躺平的韭菜不好割」、「不想跪着,又不能站着,只好躺着」等口號。這些話語種類繁多,抗議目標卻十分清楚,直指當下嚴峻的貧富懸殊、階級固化、剝削勞工,以及促成這一系列問題的制度。適逢以「反對資產階級剝削農工」建黨的中共百周年,躺平主義在這時冒起,控訴着無節制權貴資本對勞工的剝削,這難道不是對中共「不忘初心」的最大諷刺?

姓資姓社都出現類同的剝削

中共官方當然意識到躺平主義對政權帶來的危險性,一者其背後之民怨就是對政權意識形態的挑戰,二者從實際角度出發,躺平的人越多,不生產、不消費、不生育、不置業,在人口老化、內需疲軟的趨勢下,只會令權貴的紅利縮水,甚至進而觸發經濟、政治問題。因此,官方必須對躺平言論進行打壓,然而單憑一句「躺平可恥」,加上虛幻的正能量雞湯,絕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中共黨內的毛左來說,當下的資本主義剝削問題,源起於改革開放「走資」,因此必須要回到「打土豪」的路線上,由政府出手對資本進行整肅。但是,「國進民退」不見得就能解決躺平的問題,畢竟在人民公社大鍋飯時代,另一種形式的躺平一樣存在,那時代的用語叫「欠缺生產積極性」。兩者的共通點在於,勞動者基於勞動成果被剝奪而作出消極生產的抵抗;兩者的差別在於,一個是以「國家」為名剝削勞動者,另一個則是資本的剝削,但結果依然是一樣,就是勞動成果的大部分最終落到同一幫權貴的手中。不管姓資姓社都出現類同的剝削,是中共「兩個30年」最弔詭的現象之一。

要真正解決這問題,說來倒也簡單,讓勞動者能合理地分享勞動成果,讓資本不能無節制地剝削工人的時間、勞力,讓個人可憑奮鬥在社會階梯攀升,躺平則不再具有吸引力。然而這些要在一黨專政的中國落實則十分困難,畢竟中共集大權於一手,要其自我節制、向民眾讓利,本身就與專權有着根本的矛盾。較完善的勞工保障和較平衡的勞資關係大多出現於民主社會,這是其限權的體制設計所致。只要確保努力就能合理地分享成果,不管是偏右的英國還是左傾的北歐福利國家,躺平一樣不會是民眾的主流選擇。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03/160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