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痛苦的根源:格局太小

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聽過這樣一段話:

「我站在一樓,有人罵我,我很生氣;

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清,以為他在和我打招呼;

我站在一百樓,有人罵我,我聽不清,眼裏只有萬里山河。」

一個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高度不夠,格局太小。

作家栩先生說:

「所謂格局,其實就是你眼界的廣度,思維的深度,追求目標的高度,以及你身上所體現的從容大度。」

提高自己這四個「度」,放大人生的格局,你才能自在從容,有所成就。

01

廣度:目光的界限,決定了人生的上限。

看過一個齊白石的故事。

有一天,齊白石在畫室作畫,外邊有人在吆喝着賣大白菜

他心想古代王羲之曾用書法《黃庭經》換了一隻白鵝傳為佳話,自己怎麼就不能用畫去換白菜呢?

於是他畫了一幅畫,出門尋賣白菜的小販。

小販見到齊白石,趕忙招呼他。

齊白石從懷裏摸出一捲紙說:「我拿這畫的白菜,換你一車白菜,怎麼樣?」

小販一聽勃然大怒:「拿一張畫的假白菜,要換我一車真白菜,想得美!要不是看你年紀大,我非打你一頓。」

齊白石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後來這個小販才知道,這老人就是齊白石,這幅畫,大概可以買下幾十萬車的白菜。

他的腸子都悔青了,可是這樣的機會卻再也沒有了。

眼界的廣度,決定着一個人的命運。

那些眼界太窄的人,就算是把餡餅送到嘴邊,也無濟於事。

之前有個人在自家老宅找到一個瓶子,瓶里裝着一些銅錢。

這個人為了取出其中的銅錢,把瓶子砸了。

後來他才知道這個瓶子是南宋的,價值超過兩千萬,而其中的銅錢價值不過幾百元。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幾次改變命運的轉折點。

那些有見識的人,能發現並把握機會,從此一飛沖天。

而懵懂無知的人,卻只能事後諸葛,空餘嗟嘆。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不是沒機會,而是機會在我面前,我卻讓它白白溜走了。

眼界寬闊一點,不要總是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里。

平時多讀書,多旅行,多了解,放大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抓住機會,不留遺憾。

02

深度:思維有多遠,你就可以走多遠。

人生若是沒有深度,就很容易流於淺薄。

你的見識只能讓人抓住機會,而深邃的思維,才能讓你將機會變為事業。

夏朝大臣儀狄發明了釀酒之法,他把美酒呈獻給大禹。

大禹和其他大臣喝完之後,都覺得甘甜美味,讓人沉醉。

別的大臣都為此高興,大禹卻憂心忡忡地說:「後世必有因此亡國者。」

並下令禁酒。

後人覺得大禹小題大做,重新開始釀酒。

結果後來的商紂王造酒池肉林,夜夜飲宴,最終身死國滅,自焚於摘星台。

直到現在,因為喝酒誤事的人依然數不勝數。

真正的智者,看問題從不流於表面。

穿透表層,他們更能看清事物的本相,明白其中的兇險和機會。

相比於常人,他們更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明末皇太極野心勃勃,想要入主中原。

在一次戰役中俘虜了明朝重臣洪承疇。

他希望洪承疇成為自己的「引路人」,成為清軍入關的「開路先鋒」。

所以派同為漢人的范文程勸降。

當時願意投降的漢人少之又少,加上洪承疇是清軍主帥,大家都覺得希望不大。

明朝甚至已經停朝三日,為洪承疇舉行了喪禮。

范文程去了之後,洪承疇表示寧死不降,絕食明志。

談話間,房樑上有些灰塵掉到衣服上,洪承疇急忙擦拭。

回去之後,范文程報告皇太極:「洪承疇不想死。連一件衣服都如此愛惜,何況命呢?」

於是皇太極親自下場招降洪承疇。

洪承疇深受感動,最終投降大清,為清軍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洞悉這一切的范文程,後來成為開國宰輔,位列清代文臣之首。

古人云:「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見到一點細節,就能知道它的實質,看到開始就知道結局。

這樣的人就像拿着劇本行走人生,對人生的機遇和禍患了如指掌。

就像是開卷答題,縱然不能得滿分,也斷不會不及格。

03

高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

工地上,三個工人在砌牆,路人問他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人說:我在砌牆。

第二個人說:我在蓋一座大樓。

第三個人說:我在建設這個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人依然在砌牆,第二個人做了工程師,第三個人成為這個城市很多工地的建築商。

格局決定結局,一個人的目標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的未來。

作家何權峰說:

一個人想到的是當下「我能做什麼」,這樣的人只能做範圍之內的事。

有的人想到的則是未來「我要做什麼」,他們往往可以突破當下的局限。

目標不同,格局不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不同。

秦朝末年,劉邦項羽起義滅秦。

劉邦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滅掉秦國,自己做皇帝。

而項羽的目標是復仇,滅秦是為了復楚,自己做楚霸王。

所以劉邦攻入咸陽之後,不取美女財貨,反而把倉庫封存,向關中百姓約法三章,贏得天下百姓的信任。

項羽推翻秦朝後,在咸陽火燒阿房宮,搶奪金銀財寶,然後遷都彭城,衣錦還鄉。

劉邦心裏裝的是天下百姓,項羽心裏裝的是富貴恩仇。

格局上的差異,使兩個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也有了不同的結局。

項羽當時的實力是劉邦的數倍,但是最終在垓下兵敗,烏江自刎。

劉邦卻建立漢朝,傳四百年天下。

曾國藩說:「謀大事,首重格局。」

一個人能不能成事,能成多大的事,要看他的格局。

花盆裏長不出參天樹,餡餅也不會大過烙鍋。

目標在什麼高度,人生才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04

大度:唯有寬容他人,才能成全自己。

一個人站在樓下,看到的是滿地垃圾;站在樓上,看到的是山河美景。

格局不一樣,眼界不一樣,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格局是認知,也是修養。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內心豁然大度,懂得寬仁之道。

宋朝郭進擔任山西巡檢時,有一個手下軍官誣陷他不守法度。

朝廷將軍官交給郭進,任由處置。

當時正趕上并州賊寇入侵,郭進就對這個軍官說:

「你敢誣告我,說明膽量不小。現在我不殺你,如果你能消滅敵寇,我就向朝廷推薦你。」

後來,這個軍官拼死作戰,在戰場上大獲全勝。

郭進也果真推薦他升了官。

饒恕對方的過失,不僅是給別人一次機會,也是給自己一次機會。

那些動輒睚眥必報的人,只會把仇怨越積越深。

時間久了,只會是處處樹敵,寸步難行。

懂得寬恕別人,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高明的處世之道。

西漢丞相丙吉,有一次外出赴宴。

車夫不小心喝多了,酒醉後嘔吐在他的車上。

管家想要把他趕出去,丙吉不忍,沒有怪罪他。

後來邊關發生叛亂,邊軍出身的車夫冒險探聽到消息,稟告了丙吉。

丙吉得以提前應對,從此更受皇帝的賞識,最終得以位極人臣,福澤子孫。

《菜根譚》有言:「以寬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萬物,方能恩澤良久。」

懂得寬容別人的過錯,容納那些傷害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才能福澤綿長。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寬容不是懦弱,而是善良,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把心放寬,把事看淡,才能平悠悠之煩,容萬事之苦,助人生順遂。

一粒鹽放進一杯水裏,水馬上變得又苦又咸,放進湖泊里,水質卻沒有任何影響。

如果說人生的痛苦是鹽,那麼它的滋味取決於盛他的容器。

格局越大,胸懷越廣,內心才能越從容。

于丹說:「在今天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世界裏,我們都在不斷刷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但是有一點最重要,就是儘量醞釀一種大格局。」

一個人格局大了,人生的路才能寬廣,順暢。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516/1593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