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出手取消李嘉誠;中國經濟開啟自毀模式 晶片短缺漲價潮蔓延,中企停工裁員

美擬擴大限制,中芯首當其衝;歐美砸重金打造半導體製造業;羅馬尼亞5G建設拒和中共合作排除華為;螞蟻整改比預期更嚴厲,面臨千億資本缺口

自2020年底以來,中國的營商環境不斷政治化,不少民企、外資和科技企業逃離中國,中國經濟正在開啟「自毀模式」。

雪上加霜!蔓延全球的晶片短缺漲價潮,已讓部分中國企業停工裁員,現在美國國會擬在川普政府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半導體設備的禁售範圍,中芯國際首當其衝。

這波晶片短缺潮引發歐美砸重金打造半導體製造業,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分析晶片短缺的三大原因。

習近平香港開啟京人治港模式,首富李嘉誠失勢。羅馬尼亞5G建設拒和中共合作,排除華為。螞蟻整改比預期更嚴厲,面臨千億資本缺口。

習近平治港,香港首富李嘉誠被取消

港府推出草案修改香港選舉制度,負責產生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亦出現大洗牌,香港傳統支持北京的人士要讓位給北京指派的團體,連香港首富李嘉誠也要讓路。

有親北京港媒報道,親北京陣營出亦出現矛盾,原因是在「選委會」第三界別新增的「同鄉社團」,轄下有42個屬會及十幾萬會員的「潮屬社團總會」並沒有入圍。過去被視為香港「造王者」之一的香港首富李嘉誠,更是該會的首席名譽會長。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表示,今次訂定「選委會」團體選民,其中一個標準,是要有三年歷史,以避免種票。但在入圍的24個社團名單中,香港山東社團總會於2021年4月12日才成立,香港甘肅聯誼會則在2019年6月10日才成立。

營商環境政治化,中國經濟正開啟「自毀模式」

自去年年底螞蟻集團「史上最大IPO」被叫停以來,中共對企業的打壓越來越嚴厲,中國的營商環境越來越政治化,這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可能會構成威脅。

上周六(10日),中共反壟斷機構對阿里巴巴處以182億人民幣的罰款。彭博報導指,對於中共的天價罰單,阿里做出不同尋常的舉動,向監管機構表示了感謝。

《美國之音》15日以「商業環境政治化中國可能在砸自己的鍋」為標題報導,中國不斷政治化的商業環境體現的一個方面是,中共政府對內正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控制。

「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的共同作者傅立澤·霍伊(Fraser Howie)指出,民營企業在中國經商面臨真正的政治風險。

霍伊認為,中共未來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控管,只會越來越緊縮。

霍伊表示,更糟的是,中共監管機構所劃下的壟斷紅線看似清晰,例如,禁止「二選一」或「殺熟」,但中共劃定的紅線充滿隨意性,誰也不能保證現有的遊戲規則在未來會不會進一步緊縮。

霍伊指出,中共制定遊戲規則的隨意性是在中國經商的最大問題,中共的政策一直隨着政治氛圍變化,五年前被廣泛認同的發展模式,到現在可能要遭到禁止。

資深創投人士、藍濤亞洲的總裁黃齊元也表示,中共對馬雲出手這麼重,也會在其他企業家心中留下陰影,個個仿佛「驚弓之鳥」。

黃齊元認為,中共最主要的是希望民營企業要聽話,並不是要置阿里巴巴於死地所以,阿里巴巴「五體投地」、「絕對服從」的反應正是中共政府要的效果。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家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哈夫鮑爾表示,「來自北京的信息是,任何公司都不能挑戰政府的規則,尤其是大公司。」

《美國之音》報導稱,對阿里巴巴的調查還似乎僅僅是一場運動的開端。周二(4月13日),中共最高市場監管機構召集了34家互聯網公司,要求其自查自糾反競爭行為,參會的包括騰訊、百度、字節跳動和快手等行業巨頭。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全球技術政策專家特廖洛(Paul Triolo)表示,中共監管部門以阿里巴巴為例敲響了警鐘,希望這些公司「保持低調,並定期向北京鞠躬禮拜。其他科技公司的領導人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在國內面臨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中國科技巨頭網絡巨商正在將業務重心遷往新加坡。

騰訊正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在新加坡設立地區總部後,目前正在快速招兵買馬。阿里巴巴也在新加坡投資地產和招收人才。

鑑於中共對科技企業的監管出現進一步強化的態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放棄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的上市計劃。

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由上海證交所科創板資料觀察,今年3月共計有高達76家的企業撤銷IPO的申請計劃,較2月倍增,撤銷數也創下了新高紀錄,撤案潮恐使中共原先發展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的優先政策窒礙難行。

中國不斷政治化的商業環境體現的另一個方面是,中共政府對外正在掀起一股民族主義浪潮。

中歐原則上達成投資協定還不到三個月,歐洲議會宣佈取消最近一次討論投資協定的會議。中共掀起的民族主義浪潮也衝擊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

美中貿易委員會發言人巴里(Doug Barry)表示,「跨國公司和品牌正在並將繼續面臨壓力,以確保其供應鏈符合勞工、環境和其他商業最佳做法領域的最高國際標準。東道國政府需要理解並支持這一要求。否則,企業將被其利益攸關方強迫將部分或全部供應鏈設在其他地方。」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貿易專家哈夫鮑爾(Gary Hufbauer)則認為,「總部設在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外國公司正處於緊張狀態。許多企業推遲了在中國的擴張計劃。少數企業正在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

他還預計,「外來直接投資增長的損失可能會使中國GDP增長減少0.5個百分點」。

美擬擴大限制半導體設備銷陸,中芯首當其衝

韓媒商務朝鮮(BusinessKorea)報導,美國國會指定成立的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已建議美國政府,禁止出口深紫外光(DUV)等技術的設備到大陸。此前,美國前總統川普已禁止荷蘭商曝光機大廠艾司摩爾(ASML)出口先進制程必備的紫外光(EUV)曝光機到大陸,重創中芯先進制程技術發展佈局。

川普當時的出口限制令,並未包含7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生產必備的深紫外光設備,隨着美國國會力挺,要求政府擴大對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並將禁令延伸至設備。

業界認為,在美國國會力挺下,拜登政府擴大現縮設備出口大陸的機會大,對中芯將是一大重擊,以成熟製程為主的聯電、力積電等的台廠更為搶手。

中芯為大陸最大NOR晶片廠兆易創新代工的產能也會受影響。據悉,兆易創新每月委由中芯代工1萬片晶圓,若中芯無法再取得深紫外光機台,未來勢必會將有限的產能專注於非NOR晶片業務,將導致提供兆易創新的NOR晶片大為縮減,華邦、旺宏等將迎來更多轉單。

晶片短缺漲價潮蔓延,中國部分企業停工並裁員

受到晶片短缺影響,中國各地眾多半導體電子企業近期出現被迫停工的現象,有些甚至倒閉。有工人擔心,衝擊將引起另一波失業潮。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一顆小小的晶片正挑動着整個中國電子產業的神經。今年初以來,東莞市中和視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清春一直在為晶片的漲價而焦慮。更令他焦頭爛額的是,「晶片不僅一再漲價,現在即使加錢也訂不到貨了。」

報道稱,晶片漲價潮洶湧,下游企業不得不面對成本上漲的壓力。在缺芯壓力下,眾多企業陷入有單不敢接的尷尬境地;有的企業不得不暫停接單,並延緩了出貨周期。

本周在微信朋友圈流傳一段企業因卻少晶片,而被迫停工的視頻。一位拍攝停工企業的男子說:「(工廠)沒有晶片,已經放假了。放假、放假、放假,沒有晶片放假啦。」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稱,晶片短缺及漲價現象將會貫穿整個2021年,依附其間的下游企業,將不得不在壓力之下繼續負重前行。

中國手機製造、平板電腦、汽車製造等半導體行業全部需要晶片,去年下半年以來,手機及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激增,但受制於有限的晶圓製造產能,晶片供不應求。

4月12日,首屆廣州國際電子及電器博覽會開幕。參展的多家電子企業負責人披露,晶片短缺和漲價已成為令企業最為頭疼的事情。比如一些企業有訂單卻不敢接,只得被迫減產。金融學者司令說:「很多企業受制於當前晶片供應短期的窘境而無法按期交貨,導致大量產品違約,從而影響很多中國企業。」

數據顯示,通信設備、PC/平板、消費電子和汽車是中國前四大對晶片需求最為旺盛的下遊行業,上述行業各佔全球晶片下游終端需求的近10%至30%之間。有網民對自由亞洲電台說,近期,電腦、硬盤及顯卡均出現15%或以上的漲幅。

另外,企業停產導致大量工人失業。在武漢打工的孫先生告訴本台,今年初以來,不少企業都因缺少晶片而停業並裁減工人:「生存環境太差了,整個大環境也不好啊,工資都不高,都在裁人。國家的報紙、電視說得多麼好,這好那好,武漢已經恢復。恢復個鬼。」

中國大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集團因受到美國制裁,庫存的手機晶片接近用完。華為去年第四季度手機出貨量大跌四成,預計今年再跌六成,只能進軍養豬和煤礦業實行自救。

歐美砸重金打造半導體製造業,劉德音分析晶片短缺三大原因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統計全球半導體市場,以總部市場來看整體產值,美國半導體以42.9%位居龍頭,台灣以19.7%位居第二,韓國以15.9%排名第三。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產值突破台幣3.2萬億元(約1142億美元)。

在全球晶片荒、各國紛紛向台灣求援後,世界各國意識到晶片製造的重要性,其中美國宣佈投入500億美元扶植美國的晶片製造業,歐洲晶片聯盟將募集300億歐元打造半導體產業,中國也將傾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台灣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我們的半導體供應鏈,不管是IC設計、晶圓製造、封測等,都是全球數一數二,全球尖端晶片製造,有92%的產能集中在台灣。「

集邦科技(TrendForce)估計,台灣約控制全球64%的晶圓代工市場,其中台積電就掌握過半市佔。

近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會員大會受訪時認為,「半導體短缺,與晶圓廠所在地區無關。主要是疫情促使供應鏈存貨增加、中美貿易緊張,與疫情加速數位轉型3個因素所致。其中,供應鏈存貨增加與貿易緊張兩個因素都是暫時性的,數位轉型是唯一改變的趨勢。」

羅馬尼亞5G建設拒和中共合作,排除華為

周四(4月15日)羅馬尼亞政府批准了5G網絡立法草案,正式禁止了華為和其它中企參與其5G網絡建設。

羅馬尼亞議會的5G立法牽頭人、該國國會網絡委員會的代表波貝斯庫(Pavel Popescu)表示,「按照一份與華盛頓簽署的2019年備忘錄,羅馬尼亞政府剛剛批准了這項對我國至關重要的法案,這意味着中國(中共)和華為被排除在羅馬尼亞的5G合作夥伴關係之外。」

羅馬尼亞醞釀排除華為的法案是在川普(特朗普)時期開始的。除了羅馬尼亞,川普政府還跟波蘭、愛沙尼亞和捷克等國都簽署了5G安全協議,這意味着華為失去了東歐與中歐市場。

螞蟻整改比預期更嚴厲,面臨千億資本缺口

本周,中共央行對螞蟻集團整改計劃出台,螞蟻將受到與銀行類似的監管,成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周一(4月12日),中共央行要求螞蟻集團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全部納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並要求螞蟻集團收縮其基金規模,斷開其小額貸款和支付服務之間的「不當連接」,並遏制在收集、控制和使用消費者數據方面的壟斷行為。

《華爾街日報》4月14日報導,螞蟻集團將受到與銀行類似的監管,這將削弱該公司的部分增長前景,並不得不縮減並取消一些業務安排。這些業務恰恰是螞蟻在過去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中國的銀行和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巨大的優勢。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則對路透表示,整改計劃比預期的更加嚴格,這意味着螞蟻集團至少需要2,000億元人民幣的註冊資本,才能符合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充足率規定。

中國民間金融政策研究智庫「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認為,金控集團面臨的核心監管問題是強化資本要求,預計至少需要注資1,500-3,000億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16/158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