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砍價免費拿‌‌」 拼多多割韭菜能不能專業點啊

作者:
中國很多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來說的。就像這一次,大家都在討論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是不是涉嫌欺詐,很多人在討論法律問題。其實啊……這就是行業普遍操作,拼多多搞得太過了,尤其是在話術設計上惹了眾怒。做產品交互的同學,這次估計要背鍋了。

拼多多被告了,還上了熱搜

一位律師,參加拼多多最近搞的‌‌「砍價免費拿‌‌」活動,一直點,但發現永遠差0.09%才能成功。

這tm不是騙人嗎?告它!

拼多多當然不怕告,畢竟老油條了。

各位去天眼查看看,僅2020年,拼多多所涉的開庭公告就有7150件,裁判文書6339件,2017年涉及的裁判文書才40件。

世界上最忙碌的職業,大概就是拼多多的法務老師了。

我合理懷疑,黃崢老師退出拼多多管理層,40幾歲就退休,根本不像有些科技媒體冠冕堂皇、煞有介事分析的那樣,是因為公司要轉型……

完全就是因為規避法律風險啊!

中國很多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來說的。

就像這一次,大家都在討論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是不是涉嫌欺詐,很多人在討論法律問題。

這……就見外了不是。

其實啊……這就是行業普遍操作,拼多多搞得太過了,尤其是在話術設計上惹了眾怒。

做產品交互的同學,這次估計要背鍋了。

互聯網APP搞類似活動,目的就一個,拉新用戶。

雖然我這次給了你300塊獎金,但你給我拉到了3、4個新用戶,對平台來說就是划算的。

一般而言,電商產品新拉個用戶的成本,在100—200元。

看拼多多財報:

2018四季度,人均獲客成本148.37元。

2019年一季度,更嚇人,286元。

這麼燒下去,人民銀行的印鈔機都壞了,投資人也不答應啊,於是後來拼多多改變了策略,據說把人均拉新成本降到了80元。

但這時問題來了。

一方面,拼多多用戶增長快到頭了,要拉新已很困難——2020年活躍買家7.8億,基本就是淘寶的水準了,接下來要拉新客,要麼就是那種根本懶得用拼多多的人,要麼就是下沉到還不太會用手機的人,都難。

另一方面,拉新預算是有限的。

怎麼辦?

領導、運營、產品、交互設計師、程式設計師一碰頭,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一方面把這次活動的單個獎勵值設計到最高,現金以前是100,現在是300;以前是不入流的3C產品,現在華為P40、IPHONE12全部搞上去,這樣才能打動新人參與。

另一方面,把得獎門檻進一步拉高,還有99%成功了,但那1%你永遠湊不齊;預計差一個人就可免費拿華為P40?呃……對不起,那是預計,你就是永遠湊不齊那一個人。

這就是故意不給錢,不給獎勵嗎?也不完全是。

這裏面的盈虧線,背後都是平台提前設計好的,所有APP都這樣干。

只需要讓程式設計師小哥跑一個程序——

讓付出的所有推廣拉新金額除以拉新人數,永遠低於平台方能接受的人均獲客成本,以前可能是人均150,現在可能人均80。

效果好,輿論質疑了,我可以調高點,根據形勢不斷調整。

一個人拿到300,但10個人拿不到,這帳對拼多多就是划算的。

而且,眼看着拉新成本要突破臨界值了,計算機自動跑一下,你自然就拿不到剩下的0.1個金幣了。

這樣,還可以防止專業羊毛黨。

這一切,都是人為設計,機器自動運行的結果,對,我們社會上最聰明的頭腦都用來幹這個了。

但問題就出在,拼多多這次的產品語言設計,太不講究了。表面上,諸如‌‌「還差0.00001%‌‌」、‌‌「你已經完成99%‌‌」這樣的語言。

會刺激人不斷玩下去,不斷去拉新。

但實際上,也會讓人產生負面情緒——臥槽,你是不是騙我。

尤其是用戶一直點,但數值顯示始終還差0.09%,這不是給人口實和把柄嗎!

遇到愛較真的人,一氣之下,不告你告誰啊。

於是,眾多的負面情緒,把拼多多頂上了熱搜。

其實換一種語言來描述,拼多多估計b事兒沒有。

互聯網產品中每個界面語言的設計,直接關係着用戶期待值,適度降低期待值反而會得到更好的結果,比如外賣平台,明明20分鐘可以送到的,但一般都會提示你——預計還有25分鐘送到。

通過略微降低期待值,才能突然給你意外的驚喜——哇,提前了五分鐘到!其實平台什麼都沒做,但用戶卻爽了。

而且拼多多的搞法是,一開始把用戶期待值拉得太高太高,最後希望落空,滿意度下降。拼多多可能不在乎那點破口碑,但引起訴訟事件,被人告了,萬一輸了,就有可能引發更多連鎖反應。

大家都是出來割韭菜的,你能不能專業一點,講究一點啊!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409/157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