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軍太平洋威懾計劃:讓中共主動放棄武統台灣

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上將。

近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向國會提交了一份預算報吿,表明該司令部計劃加強美軍的四種軍事能力,並以此警告中共當局,「使用武力達到目標的代價實在太高」,不要輕率嘗試。中共黨媒驚呼,這份報告實際上就是「威懾中共」。

據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周刊報導,印太司令部近日向國會提交了《太平洋威懾計劃》(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的預算報告,要求國會在2022財年給這項計劃撥款高達46億美元,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共計為實施該計劃投入273億美元。報告表明,印太司令部計劃使用這273億美元來加強美軍在以下四方面的軍事能力:

其一,防禦能力。計劃購買更多更先進的導彈防禦系統,並部署在南海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羅織起更密實的反導網。

其二,監測能力。在太平洋的關鍵位置建立雷達站,部署更多更強大的雷達監測設施。例如,在位於太平洋島國帛琉的基地部署戰術多功能雷達。

其三,打擊能力。加強在南海第一島鏈關鍵節點上的精確打擊能力,而且是能夠「承受敵人先發攻擊」的分散式打擊能力。報告特別提到,要加強部署射程在500公里左右的精確打擊武器。有媒體指出,從美軍的角度看,500公里的射程剛好可以打到中國大陸。

其四,強化後勤補給和盟友體系。報告提到,擬在印太地區修建新的訓練基地,增加新的通訊衛星,改善後勤和維護能力,增強裝備、彈藥、燃料等物資的提前部署能力,以及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盟友和夥伴的防禦安全能力與合作。

對此,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發文驚呼,美軍印太司令部向國會提交的這份報告,雖然題為《太平洋威懾計劃》,但實際上就是「威懾中國」。

該文分析稱,這份報告表明,美軍正在以中國(中共政權)為假想敵的作戰推演中「查漏補缺」,計劃把軍事資源集中於關鍵的軍事能力缺口上,提升美軍的陸基遠程打擊能力和戰區導彈防禦能力,加強對遠征機場和港口基礎設施以及燃料和彈藥儲備的投資,籍此提升美軍在印太地區對中國大陸的威懾能力。

此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Davidson)3月1日公開表示,美軍要增強軍事能力以及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力,因為「我們必須讓北京相信,使用武力來達到其目標的代價實在太高」,要讓中共當局明白,共軍在軍事上不可能贏過美國,所以不可以輕率地去嘗試。

有觀點認為,美國軍方近年來愈來愈傾向於認為,中共採取武力方式併吞台灣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此這次美軍推出的《太平洋威懾計劃》,主要意圖就是打擊中共「武統台灣」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軍事擴張野心,加大對中共當局的威懾力度。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309/156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