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13歲女孩以死相逼父母放棄二胎,44歲母親被迫含淚同意

前不久刷到一個熱門視頻:

10歲的女孩站在蹦極台上哭得梨花帶雨,突然,她回頭朝媽媽提了個要求:「我要是跳下去,獎勵我1688元的裝備!」

母女僵持了好一會,最後台下媽媽無奈地接話:「買,買兩個好吧?」

一聽到獎勵到手,小女孩臉上立刻浮現出滿意的笑容,刷地跳了下去……

我反覆把這段視頻看了好幾遍,尤其是女孩表情變化一瞬間,從恐懼到得意,堪稱史上「最戲劇性變臉」:一個遊戲裝備,有這麼大的推動力嗎??

不難想像,這孩子平時一定沒少用同樣的方式從父母那裏得逞,獲得獎勵。

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少都會用「獎勵式教育」對待孩子。

原本只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殊不知卻讓他們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頻繁地向父母索要獎勵。

記得閨蜜就曾跟我吐槽:

3歲的女兒總會在吃飯的時候要求獎勵糖果,不給就不吃;

而且特別懂得察言觀色,在家要玩手機,出去要買玩具。

養孩子就跟打太極似的,你推她一拳,她就反推你一拳,總是再不斷試探你的底線。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呢?其實仔細想想,跟我們常常無意識獎勵孩子脫離不了干係。

1

頻繁的物質獎勵

讓孩子做事缺乏內在動力

我嫂子就經常吐槽侄子是「吃飯困難戶」,一開始我還不以為然。

直到那天我去她家,親眼目睹「催飯大戰」後,才知道她說的一點都不假!

明明到了飯點,媽媽再三催促,孩子卻怎麼也不肯挪動「尊身」一步;

一分鐘、兩分鐘……眼看着全家人都要吃完了,侄子碗裏的飯卻一點沒少!

這下可急壞了媽媽,情急之下她竟生出一個主意:「吃完獎勵你吃雪糕!」

只見媽媽話音剛落,孩子愁悶的臉龐浮立刻現出狡黠的笑意,拾起碗筷趕緊就把飯扒拉乾淨了。

他媽媽一邊搖頭一邊無奈地說:「只要不拿糖哄,就不肯吃。」

聽到這句話,我瞬間就明白了:難怪孩子吃飯難,這都是「獎勵」出來的啊!

孩子在媽媽的糖果「誘惑」下,根本沒意識到吃飯本就是自己的事,反而要依賴外界的「獎勵」才肯動一動!

記得曾有個心理學同學就跟我說到過「德西效應」:指當一個人進行活動時,外界給他提供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的吸引力。

美國行為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也做過實驗論證過:

他把小白鼠放進箱子。老鼠亂跑時,壓到了操作杆,這時食物被送進箱子。

發現規律的小白鼠開始頻繁地按鍵獲得食物;

過一段時間後,它只在飢餓時才按鍵;

而當外界食物停止掉落,它因此不再按鍵。

外界的「獎勵」並沒有讓小白鼠養成按鍵習慣,反而讓小白鼠慢慢學會了「偷懶」。

實驗也因此證明:外在獎勵會影響孩子對一件事情本身的興趣!

我們有時候為了鼓勵孩子完成某件事,於是給出獎勵「做完就獎勵你XX」;

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一種預期:只要我完成爸媽的任務,就能得到獎勵。

在這樣的預期下,孩子的所有行為其實是為了得到獎勵,而不是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

而當父母慢慢撤銷了給孩子的獎勵,孩子便出現拖延、抗拒的行為。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個故事:

為了讓驢兒走,農民想到了用繩子吊着蘿蔔在前面走,驢子於是緊跟其後。

可是驢子跟着走,並不是因為自己想走,只是因為想要吃到食物。

等哪天它不餓了,發現蘿蔔也就那樣,吸引力不大,自然就不願意走了。

想要驢子走,只能不斷地加大「誘餌」,可這一次又能持續多久呢?

表面上看,物質獎勵看似讓孩子變「積極」了;但從長遠上看,其實會讓孩子日後無法自律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2

頻繁的物質獎勵

讓孩子學會事事談條件

我家大寶差不多5歲的時候,就開始學會要挾我跟他爸,來滿足他的要求。

比如有天早上,他心血來潮,想要帶狗狗去上學。

我說:「不行,狗狗會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

他一聽,便開始耍賴,往床上一躺,邊蹬腿邊說「不給就不去幼兒園」……

我被氣死了,又不能打罵她,最後我只能動用平時不給他吃的零食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去幼兒園。

還有次,我跟他去超市,他想看見玩具就想買,我沒同意。

回來的時候,我跟他說:「幫媽媽把廚房的圍裙拿來。」

沒想到他竟撇撇嘴說:「我不,拿了你獎勵我什麼呢?」

聽到這話,我瞬間火大:「你才多大,怎麼這麼世俗!」

後來我跟老公吐槽,沒想到老公卻直指靈魂地說道:「小孩子內心鬼靈得很,有時候會『利用』我們對他們的愛,心裏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一旦他們得逞,胃口還會變得越來越大。」

一句話徹底把我點醒!

是啊,總結這幾次,孩子確實掌握我的「軟肋」,且還知道怎麼威脅我來達到他的目的。

比如明明上學是他的事,但我過分在意,甚至頻繁地獎勵他,孩子就會覺得,是爸媽希望我去。

於是慢慢地,孩子也早早學會了「等價交換」:「你不xx,我就不去上學!」

這件事讓我徹底長了個心眼:物質獎勵雖然奏效,但卻會讓孩子會變得勢利,做什麼事都要談條件!

要知道,這樣的事件在生活中絲毫不鮮見:

杭州15歲的男孩,因媽媽不讓玩手機,一氣之下打破12支體溫計,生吞水銀;

徐州13歲女孩為讓母親放棄二胎,逃學、離家出走、跳樓自殺,致使懷孕13周的母親不得已終止妊娠;

兒童心理專家李玫瑾曾說過:

男孩三四歲要挾你,大不了在地下打滾;但等他十四歲了,他可能會離家出走、跳樓、或服毒自殺。

男孩三四歲要挾你,大不了在地下打滾;但等他十四歲了,他可能會離家出走、跳樓、或服毒自殺。

由此可見,孩子從小不管教好,長大之後只會變本加厲!

獎勵式教育亦是如此:孩子從小養成事事講條件的性格,長大之後也更容易變得利慾薰心,甚至養成任性、自私的性格!

你的愛,在孩子眼裏沒有限制,所以他才會用你的愛來威脅你,可誰也沒想到,他同時也在慢慢摧毀自己!

3

錯誤的物質獎勵

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

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媽媽的分享:

3歲的女兒厭學情緒嚴重,為了緩解,媽媽常常會給孩子獎勵,比如上學前拿顆糖果、放學回來去遊樂場……

可即便如此,每當到了上學的時間點,女兒照舊哭個不停,甚至變着法找茬鬧彆扭。

只要是是一提幼兒園,女兒就一幅苦大仇深的樣子,總覺得自己被爸媽拋棄了。

而後經旁人已提醒,媽媽才意識到:其實正是平時漫不經心的獎勵,破壞了幼兒園在孩子心裏的美好印象。

孩子不喜歡上學,媽媽反倒給孩子獎勵,這無疑等於告訴孩子「幼兒園一點都不好玩,所以我才要拿東西安慰你」。

如此一來,孩子更加無法釋懷!

孩子當有消極行為,卻反倒去獎勵孩子,像不像是吃藥的時候,因為覺得藥水苦,所以才會獎勵孩子一顆糖一樣。

這樣的物質獎勵方式,只會讓孩子從心裏認定:這是一件特別糟糕的事兒,從而負面情緒更嚴重!

4

物質獎勵有那麼多副作用,是不是就不能獎勵孩子呢?

並不是。只不過我們要注意方法。

1、破解孩子講條件,不要接受第一次「出價」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哭鬧要挾時,常常會立馬繳械投降。

於是,孩子要什麼——不給——哭——好,給。

殊不知,正是這樣才讓他們得寸進尺,甚至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我家孩子有次因為一件玩具哭了好久。哭歸哭,等到孩子稍微冷靜時,我溫和地解釋:

不買玩具不是不愛你,是我們今天沒有計劃。

你生日時媽媽可以給你買,不過離生日還有段時間,你要麼等等,或幫我做些家務來賺點零花錢提前買?

家長要戒除孩子「要挾談條件」,就不能接受孩子的第一次「出價」。

或許孩子會鬧小脾氣,但直到孩子氣消了,好好跟他們講講其中的道理,孩子其實慢慢就會理解了。

當然千萬別忘了讓孩子知道,儘管我們拒絕了他,但我們依然愛他。

2、真正的獎勵不用花錢

我們儘量不要用零食、玩具、錢這些物質去獎勵孩子,因為這些在孩子心裏很快就會厭倦。

真正有用的獎勵,其實是那些花錢也買不到的精神獎勵。比如我們可以試試用語言來鼓勵孩子:

比如做家務,我們夸孩子:寶貝能力進步了,可以自己的收拾給家,看起來舒服多了呢!

比如孩子會刷牙「媽媽好開心,你今天刷牙很積極。我們來照鏡子,看看你的牙多白,多閃亮!」

就這樣,不用發火,也不用嘮叨,反而幫孩子慢慢地在一件事中找到樂趣。

生活,是由每一個當下組成;生命的享受,也來自於每一個現在。

妄圖用獎勵的方式快速達到累最終的終點,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

但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愛和尊重來讚賞孩子,這才是孩子在成長路上最好的激勵。

你們說,不是嗎?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親子相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216/155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