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那些冬天不怕冷的人,到底和我們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最近天氣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很大,這正是人們「亂穿衣」的季節。有人早早地穿上了秋衣秋褲,甚至披上了小棉襖;而有的人還是單衣單褲,甚至有時還穿着短袖。

同樣的氣溫下,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怕冷,有些人卻非常抗凍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一、人是怎樣調節體溫的?

人和高等動物的深部溫度是相對穩定的。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代謝會產生熱量,為了維持體溫在恆定的範圍,皮膚表面又會通過熱輻射、傳導、對流、蒸發等形式散熱,體溫調節機構通過調節產熱和散熱的速度,使兩者達到動態的平衡。

如果機體暴露於寒冷環境中,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等激素的釋放,機體代謝速率明顯增快,肌肉也可出現寒顫、緊張度增加,產熱顯著增加。與此同時,寒冷刺激可使得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劇減,散熱也因此大大減少,身體表層可起到一個「隔熱器」的作用。

如果說有些人比較不怕冷,要麼就是他身體產熱的速率比較高,要麼就是他身體能夠通過調節使散熱的速度減慢。

二、哪些差異會使人有怕冷和不怕冷的差別?

1、年齡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就像個「小火爐」,身上總是熱乎乎的,從來都不怕冷。而老年人遇到稍微有點降溫,就不得不穿上毛衣、棉襖了。這是因為小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產熱量大,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速度越來越慢,就會變得越來越怕冷。

2、性別

男性一般較女性更耐寒,可能是因為男性的活動量更大一些,身體產熱更多。

3、體形

身體肥胖者脂肪層較厚,散熱速率慢,比瘦子不怕冷的更多一些。(但也不是絕對的,下面馬上會提到。)

4、基礎代謝率

基礎代謝率高的人,產熱較多,一般怕熱不怕冷,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甲亢患者。這類患者往往由於平時消耗的身體能量較多,人明顯比較瘦。反過來說,還有一類人,由於平時基礎代謝低,體內能量消耗少,反而易發胖,同時還容易怕冷。

5、運動

經常運動的人、日常從事體力工作為主的人,就比久坐不動的人身體產熱量要高,相對更不怕冷。

6、飲食

喜歡高蛋白飲食的人,耐寒能力也會增加,這是因為攝入蛋白質可以產生特殊的動力效應,使身體產熱增加。

7、某些疾病

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等患者都怕更冷一些。

8、長期的生活環境

生活在溫暖和炎熱地區的人,身體散熱能力相對更好,而保持體溫、抵禦寒冷的生理機制發展相對就弱一些。而長期生活在寒冷環境中,機體自然會發展出對寒冷更強的適應能力。同理,如果一個人從小遇到冷天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從來沒有經過耐寒訓練,那麼他也會明顯地表現出更加怕冷。

三、怎樣才能讓自己更耐寒?

1、經常接觸寒冷。

身體適應寒冷的能力是可以逐漸「練」出來的。老話說「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面對環境溫度的變化,要給身體一個逐漸適應環境的訓練過程。但是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來進行,絕對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2、堅持運動鍛煉。

要鍛煉耐寒能力,就需要多在寒冷環境中運動,每天一小會,貴在堅持。運動不僅能夠使產熱增加,幫助抵禦寒冷,同時也鍛煉了心肺功能,增強了身體體質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3、加強營養。

尤其是女性,要注意多補鐵,改善貧血的狀況。在保證各類營養均衡的前提下,可以注意補充肉類,豬肝,動物血製品及多高蛋白食物。

4、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老呆着不動的人最怕冷。所以平時可以嘗試少乘車,多走路;少玩電腦、手機,多參加體育運動;少呆在空調房,多到戶外去活動。

四、然而扛凍也要有限度

雖然耐寒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加強,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身體素質還是有差別的,不能一味跟別人比拼,訓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些人為了面子,要風度不要溫度,就很有可能使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出現感冒,甚至支氣管炎、肺炎。同時如果患者本來就有關節炎,低溫可能會使疼痛加劇。

對於中老年人來講,寒冷還很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急性心梗、急性腦梗塞、腦出血等心血管系統危險事件。所以對於本身就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我們還是主張在氣候劇烈變化時,要積極保暖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120/154781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