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難忘的流行語是什麼?
不過,要回答這一問題,首先就必須回答「什麼是流行語」?
我們認為:所謂流行語,並非只是一個新出現的話語模式,也不只是高頻使用的詞語,而是廣大的社會公眾的「集體性言語行為」,是無數公眾藉助對於一個話語事件的不斷轉發,一個詞語的不斷「引用」形成的「社會性述說」。它是民間最深刻的一種聲音,是無數公眾的集體的聲音。
思想者必須能夠傾聽到這一聲音,並加以確認,這才是記錄、選擇、評論「年度流行語」的真正意義。
「年度十大流行語」評選不應是一個語言學的「狂歡節」,更不應是一批「流行語評選專家」和語言學機構的年度秀。
從《咬文嚼字》到新浪網,各大機構發佈的「年度十大流行語」早已結束,本公號可能是全國最後一個發佈「年度十大流行語」的。
之所以最後一個發佈,原因就在於當一年還未結束,何來「年度十大流行語」?誰也不是神仙,無法預測在12月初就發佈年度流行語之後是否還會出現更值得關注的流行語。
那麼,什麼是2020最重要的流行語?為什麼?
1.新冠疫情(今年最深刻改變全球生活秩序的一個詞語)
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無疑是深刻改變了全球社會生活秩序的衛生事件,直至2020年12月31日,全球累計染病人數已達83091663人,累計死亡人數已達1810015人。迄今,在全球範圍內,這一疫情還在繼續。
與之相關的「封城」「lockdown」「疫苗」「逆行人」等等也都成為年度重要的詞語之一。
2.老·子到處說(中國網絡史上傳播最熱而又最戛然而止的詞語)
「老·子到處說」出自《人物》雜誌對於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艾芬醫生的專訪。
艾醫生與因發佈疫情檢測報告信息而受「訓」的李醫生同院,而那份檢測報告單的圖片最初就是她發給同事的,為此她也曾被「約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嚴厲」的斥責:於是,「當時有一種很絕望的感覺」,於是,幾乎所有的醫生再也不在朋友圈和各種群里討論,於是,其後的發展幾乎已經盡人皆知,全院超過200人被感染,有4位醫護人員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艾醫生痛定思痛,「如果這些醫生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提醒,或許就不會有這一天」,「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評不批評,老子到處說,是不是?」
一語甫出,不但成為有史以來網民轉發形式最為豐富、轉發動力最為強烈的一句話,還標誌了網民「轉發」行為史的一個重要轉折。
與之相關的還有「不·能,不明白」「吹·哨人」。
3.內卷化(一個群體發生危機後最需要警惕的一個詞)
內卷化,本是社會學術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最早出自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指「農民在人口壓力下不斷增加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勞動投入,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然而,勞動的超密集投入並未帶來產出的成比例增長,出現了單位勞動邊際報酬的遞減」的現象。但在高校中,卻被用來指「被志願」參加的競爭,如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比例並未改變。
如今更多地不僅指一種「被自願」的競爭,更指在無力和外部競爭的情況下,轉向內部互相傾軋的非理性競爭。
4.不講武德(權威最需要小心的一個詞語)
「武術大師」馬保國一向自命不凡,但一次和年輕人王慶民比試中,卻僅僅30秒鐘,就被3次打倒在地。事後,網上傳出其烏青着眼瞼的辯解視頻:「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我這個69歲的老人家,傳統功夫講究的是『點到為止』,『點到為止』他就輸了,如果我這一拳發力,一拳就把他鼻子打骨折了。」
於是,「年輕人不講武德」,便成為諷刺自命不凡者露怯後還要裝腔作勢的窘態或者調侃位卑者不諳「規矩」,弄得權威顏面盡失的「猛」態。
5.打工人(「精英」自我認識後重新掙扎的一個詞)
打工人,即打工仔,來源於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專生的身份,逐漸成為很多上班族的自稱。
打工人,原本多指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通常為外來務工人員。
在流傳中,「打工人」,不僅成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統稱,更成為原本自以為是「社會精英」後來發現自己不過是「社畜」的自我解嘲。
與此相關的有「尾款人」等。
6.社會性死亡(從自我調侃轉向社會性憤怒的一個詞)
社會性死亡,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和另外一個網絡語「公開處刑」的含義比較接近。
最初出於豆瓣的一個「社會性死亡」小組,11月,清華美院某2019「學姐」因盲目懷疑一新生學弟性騷擾自己便在網絡擅自發佈該男生的個人信息揚言讓學弟「社會性死亡」,導致社會的熱議。
7.神獸(最令人得意又最令人煩惱的一個詞)
神異之獸,本指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疫情期間居家上網課的孩子的代稱。
2020年上半年,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中小學延期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家長不得不長時間陪伴他們,沒有教師監管,孩子花樣百出,猶如神獸,家長心力交瘁,盼望疫情早日平復,學校早日複課,儘快讓「神獸歸籠」。
8.凡爾賽文學(從炫耀轉化為自我調侃的一個詞)
「凡爾賽文學」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細緻刻畫了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浮華奢靡,因此最初「凡爾賽」借指高檔、奢華的生活。
11月初,一個微博認證為作家的網友,在微博上用「平實」的文字記錄她的「富貴」生活。由此形成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凡爾賽文學」語模式,即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不過,現在的「凡學」作品多數已不再是炫耀,而僅是一種自我調侃。
與此相關的還有「上海名媛」。
9.後浪(從最廣大群體轉向極少數,指稱範圍變化最大的一個詞
後浪,語義出自「長江後浪推前浪」「,指晚輩。但形成流行的一個話語事件是今年五四前夜bilibili推出的演講視頻《後浪》。該視頻中,演員何冰用十分浮誇的語言」寄語「十分」有幸「的年輕一代:」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網絡後用來指那些擁有強大家庭資源的青年群體,並藉此諷刺將錦衣玉食的青年群體當做中國絕多數青年現狀的話語模式。
10.脫貧(最可能永久性退出熱詞的漢語詞彙
脫貧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漢語詞彙,意思是擺脫貧困。但在2020年,這一詞語卻有了空前的歷史性的意義。2020年11月23日,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牛津英語詞典》首次選擇不選年度詞語,以表示2020年」無法用一個詞巧妙概括的一年「。你看呢?
2020年,什麼是你心目中的」十大流行語」?
走吧,2020
走吧,新冠疫情
走吧,所有人為和自然的災難
讓我們迎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