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陳松伶和鍾麗緹 折射出90年代香港娛樂圈的餘暉

作者:

相比之下,鍾麗緹更像是個幸運兒。

混血讓鍾麗緹有着一眼就能讓人記住的樣貌,國外長大的經歷也讓她整個人都顯得很西化。

這種「西化」不僅僅是外貌氣質上的,更是一種談吐中流露出來的自然感。比如她其實算女明星中比較豐腴的了(這當然也很美),但她一點也沒有為此有任何「需要瘦」的負擔。

即便是穿着水鑽舞衣和高跟鞋,她也能直接就躺倒在休息區睡覺,這種一點都沒有偶像包袱和身體包袱的自然,被網友們調侃成鍾麗蹄·瑪利亞,基本是國內女藝人難有的心態。

你也能看到她始終在保持健身,但沒有刻意去追求瘦,這種健康和力量也很美啊。

鍾麗緹的入行,和那個時候許多女星的入行經歷類似,選美。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點鎖定了她的形象:康健、大氣。1994年,鍾麗緹就和鄭伊健搭檔演了《人魚傳說》。

同年她還有周星馳的《破壞之王》。

回想起為鍾麗緹打開知名度的《人魚傳說》,這影片簡直將鍾麗緹那種美發揮到了極致,但在故事上又走的是純愛路線,某種程度上也和鍾麗緹本人形成了呼應。

光是從《乘風破浪的姐姐》中,你就能看出來,鍾麗緹是個很單純的人,她真的是種小女孩心性,那句「狀態二十二歲,心理年齡十八歲」並不是追求少女感審美,而是她本來就是天生的單純心態。

在最紅的時候,反而選擇了淡出演藝圈,結婚生子,她說自己那個時候就是突然特別想要一個家,然後就去執行了。

兩段婚姻,最終都以分開結束,留下三個女兒。

鍾麗緹是真的很喜歡孩子,她說自己每次生孩子都會胖上50斤,但遇上張倫碩的時候,還是很想跟他有個愛情的結晶,看過她上的綜藝你就會知道,她的這種想確實是發自內心的。

她還在節目上說,自己其實是更需要孩子的。之所以選擇那麼早結婚,也跟這個有關。

那時候在香港,雖然大家都覺得鍾麗緹是女神,卻沒有人追她,因為家在加拿大,所以在香港她也沒有什麼朋友,就覺得很孤單,所以想「平衡自己的生活」,結婚要小孩,也是給自己一個動力。

印象很深的是鍾麗緹在《康熙來了》上,小S問她比較認真地走在婚姻的道路上之後,有沒有後悔過當時應該更拼事業的?

鍾麗緹說她想這個問題想過很久,但是後來覺得,「但是你的人生很短暫的,你不可以後悔。」

從她的婚戀史你也能看出來她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從來沒有放棄過愛情,一直以來都是很浪漫的很追求愛情的女人。

承認自己需要愛,渴望愛,追求浪漫,在一個慕強和慕理性,追求某種「大女子」文化的整體語境下,並不太容易。

從這點上來說,鍾麗緹其實和伊能靜有點像,都是那種特別渴望愛,同時又能勇敢承認這一點的人。

採訪的時候,不論蔡康永這種最會套話的人怎麼套她前兩段婚姻的事情,她都很小心地不說前夫的壞話。

然後她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覺得大家不是完美的」,所以在生活中也會有正面和負面的東西,那就讓我們把負面的刪掉吧,只留正面。

這種理想又積極的觀念,真的很像十八歲的少女對生活的那種想像和期待,這和年齡或者外貌上的年齡無關,而說的是一種對世界永遠滿懷期待的狀態。

要說,鍾麗緹來參加女團也算是有「底子」的,她一直很喜歡唱歌,早年還和戴愛玲做過唱歌組合,但這個組合只是參加了幾個活動,並沒有出過專輯,戴愛玲也很想再有自己的個人專輯,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鍾麗緹有了續上「團夢」的機會。

平心而論,陳松伶和鍾麗緹不算是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最耀眼的明星,但她們確實親歷了那個最輝煌的時代,隨着這黃金時代餘暉遠去,她們身上的光暈一度黯淡,在殘酷的娛樂圈,說她們「過氣了」也是可以的,但只要給一個合適的舞台,她們依然可以光芒四射。

所以,那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啊。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虹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26/146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