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梅德韋傑夫在接受《消息報》採訪時說,過去那種不顧人民死活的現代化、「給國家爭面子的現代化」「領導人對軍事威力的崇拜的現代化」以及為了「炫耀帝國光榮的現代化」,所有要讓民眾成為所謂的「國家成功」受害者的發展模式,都被實踐證明背離了人類文明。
謊言一、蘇聯解體是美國和平演變的結果
二戰後,為遏制社會主義的燎原之勢,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在朝鮮、越南、中東、非洲等地與以蘇聯為代表的東方社會主義發生激烈的代理人戰爭,在歐洲、古巴等地進行着嚴重的軍事對抗。核武器的出現導致現代戰爭很難使獲勝方全身而退,為了全面戰勝對手,美國除了與蘇聯熱戰、冷戰外,還實施了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和平演變又稱超越遏制,由美國國會議員杜勒斯1950年代初提出。按照尼克遜的解釋,和平演變是一種和平競賽,以各種非暴力方式向蘇聯民眾輸出西方思想與文化,在蘇聯民眾接受之後,蘇聯的制度就會經由蘇聯人民自己的手發生和平變化,從而內部瓦解。
應該說,蘇聯的最終解體,美國的和平演變戰略肯定起了作用,但絕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大,因為:
1.蘇聯一直實行嚴格的新聞封鎖政策,能夠通過人員交流、報紙、電台、電視台接受到「美國文化教育」的人非常有限。而蘇聯媒體對民眾的思想灌輸,卻是全面的、每時每刻的。
2.在美國實施和平演變戰略的同時,蘇聯人也沒閒着,不僅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宣傳共產主義理論,而且在許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組織武裝鬥爭以圖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在這些國家的勝利。
既然雙方同時進行意識形態的輸出與鬥爭,為什麼最終解體的是蘇聯,最終滅亡的是蘇聯共產黨而不是美國的民主黨或共和黨?
根據以上事實可以確信,蘇聯在與美國的競爭失敗,根本原因或者說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其自身制度,而不是什麼美國的和平演變。
美國希望蘇聯結束集權制度向美國的民主制度靠攏是事實,但不希望蘇聯解體也是事實。1991年蘇聯出現解體徵兆的前夜,美國總統布殊親自到蘇聯給予戈爾巴喬夫以政治支持,同時,他於1991年8月1日趕到烏克蘭並在烏克蘭議會發表演講反對烏克蘭獨立:「美國支持自由,但自由不等於獨立。美國人民不會支持那些將遠方暴政換為當地專制的人,美國人民也不會幫助那些鼓吹基於民族仇恨的自殺性民族主義的人」。
現任俄共總書記久加諾夫曾經說過:蘇聯解體與蘇共滅亡的原因有三個。即蘇共對真理的壟斷,對權力的壟斷,對利益的壟斷。
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諾夫在接受鳳凰台記者採訪時則認為,人治與半計劃半統治經濟體制是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當然,在蘇聯解體進程中,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新思維及其公開化運動無疑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如何評價這一作用,也許只有蘇聯人民才更有發言權。俄羅斯前總統、現任總理梅德韋傑夫於2011年3月2日在戈爾巴喬夫80歲生日時曾向戈爾巴喬夫授予俄羅斯最高榮譽勳章-對安得魯勳章。梅德韋傑夫說:「我認為這是對您作為國家元首所做大量工作的恰當評價,您在特別複雜、特別艱難的時刻領導了我們國家。我們大家都清楚這一點。」「這也是對您領導的那個國家,我們大家的共同祖國——蘇維埃聯盟表示尊重的標誌。」
現任總統普京2006年3月2日在戈爾巴喬夫75歲生日時曾致電稱:「您是影響當代世界歷史進程的國務活動家之一,國際關係領域開始向開放政策過渡是與您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我指的是那些轉折性變化,使我國在民主改革方面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
謊言二、蘇聯人民曾經生活在無比的幸福之中
1.經濟上
1917年3月,沙俄發生二月革命,導致俄羅斯帝國解體,俄羅斯成立了臨時政府。11月7日布爾什維克發動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在十月革命勝利後改國號為蘇維埃俄國簡稱蘇俄。
蘇聯成立後發生了三次大饑荒,第一次是1921年。由於內戰期間實行強制征糧,破壞了農村的生產力,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蘇俄成立不到三年,俄羅斯糧食產量下降50%。大饑荒波及蘇俄17省,在少數地方持續5年以上,死亡520萬人,占當時人口總數1.6億的3.25%。多地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大饑荒出現後,蘇俄政府由世界知名作家高爾基出面向世界發出救助。美國國會專門撥款2000萬美元購買糧食送往蘇俄,蘇俄政府並和美國救濟總署簽訂援助協定,由救濟總署通過其它非官方途徑從全世界籌集糧食送往蘇俄。美國救濟總署在蘇俄聘請1.6萬人開展救濟工作。大饑荒在1923年2月基本緩解。
事後,高爾基曾這樣評價美國的救援:「在過去一年中,你們從死亡中拯救了350萬兒童,550萬成人…….在我所知道的全部人類受難史上,沒有任何援助的規模和慷慨程度能和這次援助相提並論」。
從1929年開始,斯大林在蘇聯實行強制措施迫使農民加入集體農莊,並將農產品價格定得極低,其中糧食收購價格僅相當於成本的13.2%,而國家出售給農民的糧食價格卻高得驚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重創,糧食產量再次大幅下降。1932年到1933年,烏克蘭、伏爾加河流域、黑土區、西伯利亞西部、哈薩克斯坦等產糧區發生嚴重饑荒,導致800萬人死亡,烏克蘭人佔多數。整個烏克蘭有四分之一的人被飢餓奪去生命,人吃人的現象再次發生。
1946年到1947年發生第三次大饑荒,只是這次民眾不顧當局鎮壓用盜竊糧食的方式應對,同時,此時的蘇聯已經允許農民在住宅周圍耕作少量自留地,這使蘇聯歷史上第三次大饑荒的死亡人數大大降低。
由於長期偏重對重工業、軍工業的發展,蘇聯的輕工業一直很落後,日用商品處於長期的匱乏之中。人們常常為了購買一點日用品而每早五點鐘起來排隊。蘇聯時期,長長的購買隊伍是獨特的風景,反映了蘇聯食品與居民日用品供應能力的極度缺乏。
2.政治上
1897年2月,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對試圖以暴力推翻其統治的列寧判處三年流放西伯利亞的刑罰,給予列寧的待遇是每月8盧布的津貼,這使列寧可以每天吃到牛奶、羊肉。沙皇並且允許列寧的夫人到流放地陪伴他,還允許列寧聘請一個女僕為他做家務。三年之後,列寧養得結結實實地離開西伯利亞,隨後又去了西歐。
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列寧在革命後成為俄國的領導人,根據列寧的命令,1918年7月16日,已經退位的尼古拉二世一家包括沙皇本人、妻子、僕人、四個女兒總計11人被處決。而尼古拉二世生前沒有處決過一名布爾什維克者。70年後的1998年,沙皇一家的遺體被隆重安葬在聖彼保的彼得.保羅賽教堂中。
自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後,蘇共內部的政治鬥爭就沒有停止過。不同階層、不同觀點的人群之間的政治鬥爭在哪個國家都有,但像蘇共內部那樣殘酷、血腥在人類史上找不到第二例,這些鬥爭包括:
1923年——1926年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鬥爭。
1925年——1927年斯大林與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的鬥爭。
1928年——1929年斯大林與布哈林、李可夫的鬥爭。
1934年——1938年斯大林的大清洗運動
還有蘇共在不同時期對農民、知識分子及一切持不同政見者的鬥爭。根據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雅科夫列夫披露,整個20世紀的俄羅斯,由於戰爭、飢餓、鎮壓造成超過6000萬人死亡,其中被政治鎮壓的人數達到1000萬人。那些倖存下來的也長期生活於貧窮、飢餓、驚恐之中。在前蘇聯,無處不在的克格勃(早期稱契卡)與嚴密的告密制度,使每個人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交往的每一個人都要謹小慎微,稍不小心就可能死於非命,兒女、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同學、戰友、親戚、朋友都可能向當局告密出賣你。莫羅佐夫因為出賣父親而被樹立為英雄典型,鼓勵着人們的背叛與出賣行為。在前蘇聯,人們最怕深夜被叫出門,因為有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1930年代大饑荒時期,一名飢餓難耐的兒童從地里挖出一粒土豆,還沒有塞進就被槍斃了。
1928年蘇聯農村集體化期間,一切敢於抵抗集體化的農民不是被槍斃就是被關進監獄,尤其是在不同時期的征糧工作中,哪怕是隱匿了一點點糧食都會被判刑甚至槍斃。
1934年12月1日,列寧格勒州委書記基洛夫遇刺身亡。斯大林利用此事件對黨內各級幹部進行極其殘酷、血腥的清洗。清洗持續到1938年11月,僅斯大林個人就簽署了681296人的槍斃命令。十月革命時期的六位政治局委員4人被處死,托洛茨基被開除黨籍後流亡墨西哥並最終被蘇聯間諜暗殺,六位政治局委員中只有斯大林一人倖存下來。從十月革命到1924年期間被選入政治局的七人中有4人被處死,1人自殺,只有莫洛托夫、米高揚倖存。
1936年到1939年,斯大林共逮捕120萬名黨員,占當時黨員總數的一半。1934年參加十七大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人被逮捕並死於監獄中。1934年十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139個中央委員有89人被槍決。
蘇聯紅軍5位元帥中的3位、9位海軍上將中的8位、57位將軍中的50位、186名師長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陸軍政委、28位軍政委被處決。16.5萬名東正教神父因傳教被逮捕,其中10.6萬人被處死。
蘇聯遠東地區的30萬華人也在這次大清洗中被以各種方式全部折磨致死,一個不剩,悲慘程度遠甚南京大屠殺。
在前蘇聯,人民沒有言論自由,更遑論什麼人格尊嚴,即使將對當局絲毫的不滿顯露出來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在一個連食品都長期缺乏的國家,老百姓還能有什麼幸福?除了斯大林,不管普通百姓還是大小官員,基本人權都無法保障,長期生活於驚恐之中,隨時可能因為政治迫害死於非命。即使斯大林本人也沒有享受到什麼幸福與快樂,為了維護自己的終身權力而作惡多端、殺人如麻,他害怕別人的報復,與普通民眾一樣整日生活於驚恐與不安之中,甚至用餐時必須當面有人先品嘗他才敢吃。有病不敢看醫生,覺得每個醫生都是暗藏的敵人或恐怖分子。1953年3月1日,斯大林突發腦溢血倒在地上、失去知覺、尿濕褲子4個小時無人救助,這樣的人有什麼幸福可言?
3.文化上
沒有流行音樂,沒有電影大片,沒有言情小說。任何稍帶娛樂、抒情的作品都會被當作資產階級的腐朽東西而被禁止。這就是蘇聯時期的文化生活。言論自由也受到嚴格控制,沒有出版自由,沒有新聞自由,任何對政府的不滿言論都有可能身陷囹圄。1956年之前刑法甚至規定,任何提及1930年代大饑荒的言論都會被視為犯罪行為並會被以反革命罪追究刑事責任。
生活在文化沙漠裏的民眾會有幸福與快樂嗎?這一點相信中國人有切身體會。當年只被允許看那幾部樣板戲,除此以外哪怕聽一首流行音樂,讀一本言情小說都被追究責任,輕則批判教育,重則關進大牢。
謊言三、蘇聯曾經是個繁榮、富裕、強盛的國家
蘇聯曾經在軍事上十分強大,這一點毋庸置疑。1980年代中期,武裝軍事力量尤其是核武器規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如果因此認為蘇聯是個繁榮、富裕、強盛的國家,大錯特錯。蘇聯1980年代中期軍事上超過美國是因為將工業投資的85%用於重工業,而蘇聯時期的工業又有80%的生產能力與軍事工業有關,其中莫斯科有50%的企業屬於軍事工業,聖彼得堡則高達85%。如果今天的中國也採用相同比例,整體軍事實力也將很快接近美國。同樣,如果當年的美國也採用相同比例,蘇聯的軍事實力要達到美國的20%都不可能。
不錯,蘇聯建立後工業化速度確實相當快,但這是建立在剝奪普通居民基本生活條件的基礎上實現的,尤其是建立在對各共和國農民的無情剝奪上實現的。人們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用品、食品長期匱乏,居住條件得不到改善,文化生活、旅遊等基本上與普通民眾無緣。就如兩戶人家,每年的收入都差不多,但其中一家人不吃肉、不旅遊、不買電器、不買時裝,除了維持最基本的溫飽外(有時甚至飯都吃不飽)其餘的錢都用來建房子、修路,這戶人家的建設肯定比另一戶既要吃肉又要旅遊還要買電器、買時裝的人家的建設快許多。
但這樣一種建立在畸形經濟結構與人民的飢餓、苦難基礎上的發展對普通老百姓有什麼意義呢,這與真正的繁榮、富裕、強盛相差十萬八千里,這種畸形的經濟結構與發展就如沙灘上的高層建築,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倒塌。蘇聯的這種所謂強大,帶給普通民眾更多的是饑寒交迫與疾病、死亡。
秦始皇、斯大林、希特拉、薩達姆這樣的獨裁者窮兵黷武,其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什麼國家,更不是為了什麼信仰,而是為了滿足其個人無節制的權力欲望,或者是為了他們稱霸世界、統治世界的需要。
斯大林與希特拉忘記了一個樸素的真理,即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結構的均衡之上才能持久,國家的統一必須建立在民眾的自由與尊嚴之上才能穩固,國家的強盛必須以民眾的富足為基礎。他們根本就不懂這些真理或者為了個人權力而無視,所以儘管建立的帝國曾經強盛一時,但最終都很快灰飛煙滅,就如秦始皇的百萬虎狼之師在秦始皇死後僅僅3年時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蘇聯前總理雷日科夫曾說:我們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無論在報紙、新聞還是講台上,都謊話連篇,一面沉溺於自己的謊言,一面為彼此佩戴獎章。所有人都這麼幹,從上到下,從下到上。
梅德韋傑夫在接受《消息報》採訪時說,過去那種不顧人民死活的現代化、「給國家爭面子的現代化」「領導人對軍事威力的崇拜的現代化」以及為了「炫耀帝國光榮的現代化」,所有要讓民眾成為所謂的「國家成功」受害者的發展模式,都被實踐證明背離了人類文明。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的《阿房宮》是這樣評論秦亡的。蘇聯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制度與人性相悖,與人類的良知相悖。
謊言四、蘇聯是個沒有剝削、壓迫、腐敗、等級與特權的社會
蘇聯初期對農民個人持有的糧食強制性徵收,武裝征糧隊常常將拒絕的農民關押甚至槍決。為保證糧食供應,征糧隊甚至將農民的口糧、種子都強行拿走。
1925年12月第14次黨代會上,斯大林提出國家工業化並優先發展重工業,但由於極度缺乏資本,斯大林提出貢稅論,即通過國家控制產品價格,人為擴大工農產品的價格差對農民進行剝奪以便為工業建設積累資金。不僅如此,斯大林還提出消滅富農的政策,對在列寧新經濟政策中富裕起來的農民全面剝奪,沒收其所有財產,1929年到1933年的4年時間,僅國家政治保衛局就逮捕519000名富農,送進在荒無人煙的邊遠地區建立的富農村(准集中營),絕大多數人要麼死在遙遠而寒冷的路途,要麼死於飢餓的集中營。
由於國家將幾乎全部投資用於工業,農村獲得的國家建設資金極少,加之政府收購糧食的價格極低,常常不到糧食成本的50%,而返銷給農民的價格又很貴,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遭到嚴重挫傷,導致蘇聯成立後糧食產量一直達不到成立前水平,以全世界最大的領土卻養活不了其區區2億左右的人口。
糧食產量上不去更增加了征糧難度,並使政府與農民的對抗日益加劇。蘇聯初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最後,政府動用毒氣彈才將起義鎮壓下去。1921年8月22日僅駐坦波夫省的一個旅就向農民起義軍發射了82枚毒氣彈。坦波夫省由於這次鎮壓減少了三分之二的居民。即使到了1928年上半年仍發生150多起農民暴動,1930年發生7576起農民騷亂,1945年有5757名集體農莊主席因為不配合政府征糧而被判刑,1946年有5.3萬農民因盜竊政府糧食而被追究刑事責任。
斯大林為了減輕征糧難度,最後決定建立由農村官僚控制的農莊,因為從農莊徵收比從每個農戶徵收的工作量要小得多,也容易得多。但是農莊從一開始就受到農民的抵制,農民不願意加入農莊。斯大林對拒絕加入的農民輕的剝奪選舉權,重的逮捕、判刑甚至槍決。整個農村集體化期間,有400到500萬農民被槍殺或接受各種殘酷的奴役。蘇聯政府對農民的剝削與壓迫遠甚於沙皇。
官僚階層的特權與腐敗更是觸目驚心。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35年6月23日到7月21日對蘇聯進行訪問,驚訝地發現連「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也置身於深深的特權腐敗之中。在金碧輝煌的別墅里,為高爾基服務者多達四五十人。他在《莫斯科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共產黨的活躍成員利用特權代替金錢,這些特權確保他們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並擁有特殊地位,更不用說影響,他們利用影響為自己和自己親屬謀利益」。
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見證並描述了蘇聯高層領導們的奢華生活:「伏羅希洛夫、米高揚、莫洛托夫的住房和別墅擺滿了地毯、高加索的金銀器皿和貴重金屬瓷器。他們的別墅變成富麗堂皇的大莊園,有花園、暖房、馬廄,當然,這一切都是用國家的錢來維持和經營的。」
葉利欽在自傳中說:
「坐落在莫斯科河畔的那幢別墅,綠樹環繞,面積很大,裏面有花園,有運動和遊樂場地。每間屋子都有衛兵守護,還有報警裝置。就連我這個政治局候補委員,這樣的級別都配有3個廚師、3個服務員、1個清潔女工,還有1個花匠。」
「關於我的別墅情況,我想另外再說幾句……單從外面看這座別墅,你就會被它巨大的面積所驚呆。走進屋內,只見一個50多平方米的前廳,廳里有壁爐、大理石雕塑、橡木地板、地毯、枝形吊燈、豪華家具。再向里走,一個房間、二個房間、三個房間、四個房間。每個房間都配有彩色電視機。這是一層樓的情況,這兒有一個相當大的帶頂棚的玻璃涼台,還有一間放有桌球桌的電影廳。我都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個洗臉間和浴室……我的一家人基本上是被驚呆了。」
官員的特權與腐敗自斯大林時代就已公開建立,斯大林公然將幹部的特權腐敗制度化、合法化,建立起一整套保證領導幹部層特權的制度。這個官僚特權階層主要享有如下特權:
(1)宅第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均有一處或幾處別墅。凡是名勝地、風景區、海濱、避暑勝地,幾乎全部被大小官員的別墅所佔據。
(2)特供權。各級黨政機關均有特設的內部商店、餐廳、冷庫等供應網絡,按照官職大小、地位高低享受特殊供應。
(3)特教權。高級官員的子女,從幼兒園到大學均有培養他們的專門機構或保送入學制度。高級軍官的兒子直接送軍事院校培養。
(4)特繼權。官員特別是高級官員可以免費為子女留下豪華住房和別墅,供他們終身享用。
(5)特衛權。花在高級領導人身上的費用,達到無法核算的程度。
(6)特支權。位居金字塔頂端的官員在國家銀行有敞開戶頭,即戶主可以不受限制隨意提取款項的戶頭。」
1930年代的大饑荒中餓死1000萬人,即使如此,特供物質依然源源不斷供應着各級官員奢華的生活。
赫魯曉夫1953年9月3日就任總書記之後,曾經向特權與腐敗宣戰。在他的命令下,很多特權被取消,如信封制度、免費早午餐、免費別墅、專用汽車等。官員在斯大林時代的高薪也被大幅砍削。但是,在沒有制度保障與權貴覺悟的配合下,赫魯曉夫孤軍作戰,最終被特權與腐敗分子趕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