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香港局勢給美中貿易前景再添變數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政策分析師萊利·沃特斯(Riley Walters)認為,這是中共的報復行為,「我認為特朗普政府不會將貿易和香港問題聯繫到一起,但中共政府會,」沃特斯說,「北京認為美國虛張聲勢,但我不認為美國會在香港問題上動搖,所以還會有一些拉鋸。」

本周有報道指,中共要求國有企業停止從美國進口大豆豬肉等農產品,以報復美國考慮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待遇。但數據顯示,本周一中國訂購超過18萬噸的美國大豆。這與近期上百萬噸的訂單相比,數量相對較小。

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政策分析師萊利·沃特斯(Riley Walters)認為,這是中共的報復行為,「我認為特朗普政府不會將貿易和香港問題聯繫到一起,但中共政府會,」沃特斯說,「北京認為美國虛張聲勢,但我不認為美國會在香港問題上動搖,所以還會有一些拉鋸。」

如果持續干擾美國大豆和豬肉的進口,中共很可能威脅到本土食品供應鏈安全。

近三年來,非洲豬瘟導致中國生豬數量減半。2019年,中國豬肉價格上漲近一倍。今年貿易協定簽訂後,第一季度,中國從全球進口的豬肉同比增長1.6倍以上,其中從美國進口豬肉近17萬噸,同比增長超過七倍。

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對美國之音表示,目前中國需要大量美國豬肉,不認為中國會停止進口。有專家預計,中國對進口豬肉的需求在2022年前會持續增加。

中國的大豆產業也遠未實現自給自足。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國內大豆消費量的80%以上需要從巴西、美國等國家進口。

美國大豆出口委員會行政總裁吉姆·薩特(Jim Sutter)表示,如果中國暫停採購美國大豆的話,會給自身帶來困難。「我們看到兩年前,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美中兩國貿易關係緊張,中國完全不從美國購買大豆,中國試着從巴西、阿根廷、烏克蘭俄羅斯購買大豆。但中國付的價格比美國大豆貴很多。因為僅靠其他國家的大豆是不夠的。」

今年中共兩會期間,有代表認為中國大豆等農作物依賴進口造成國家安全隱患,提出提高本土產量。薩特指出,中國耕地面積有限,提升大豆生產量必影響其他作物的生產,從美國進口優質的大豆對中國來講是更實際的選擇。「中國自己種小麥、玉米、大米,但大豆靠進口,這是明智的。因為全球有多個大豆供應國。」薩特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中國想實現大豆自給自足,就要把產量提高五倍。我認為中國實現大豆自給自足是不現實的。」

另一方面,美國農業需要可靠的貿易夥伴。過去兩年,報復性關稅使美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額下跌近三分之二,給美國農業生產者造成損失。

今年一月簽訂的貿易協議中,中共承諾,在2017年240億美元的基礎上,在兩年內增購價值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但根據今年第一季度數據,中國進口的美國農產品價值約51億美元,遠沒有達到兌現承諾所需的進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604/146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