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心中有風景,眼裏無是非

人生路上,最美的風景都盛開在心底,最美的心底都藏在最真摯的感情里。心由境造,境由心生,有什麼樣的心情,就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人與自然,各持其性,互為依存;風景與心,彼此成全,相得益彰。春風也許不解世情,總有秋韻醉過古今。煙波渺渺,江水滔滔,總有時光不老;斗轉星耀,山水妖嬈,總有歲月靜好。都說美夢易空勞,人生自古多談笑。

一個人面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看見自己的污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廣大,世界就大,人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大學》中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着歲月而行,看花開花謝,賞雲聚雲散。如若眼裏有綠,目光之處都是蔽蔭;若心裏無花,瀲灩也會開成荒蕪。很喜歡這樣一個典故:說有一個人在上帝的安排下,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慢吞吞的爬行讓他心煩意亂,焦躁不安。他因此心生厭煩,一路上不停的數落着蝸牛。但走着走着,他竟然忘了心中的不快,更忘了開始對蝸牛的抱怨。當他心裏徹底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卻聞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聽到了久違的蟲鳴鳥叫,看見了滿天燦爛的星河。這時他頓然醒悟,原來上帝不是讓他牽着蝸牛去散步,而是上帝安排蝸牛牽着他去看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一切美德,若不在我們的內心紮根,就會流於虛偽;一切知識,若不能在我們的心裏留下印記,也只能是過眼雲煙。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用心思考,就沒有真正活過。因此,人生的風景,說到最後,是心靈的風景。心若迷失了,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無快樂可言。

然而,人總是為「是非」所累。到頭來弄得自己不知所措,失去自我的判斷能力。世間的是是非非,都是俗世的見解,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會為是非所累、所困的。生活中充滿了是與非,人情世故,情感欲望,是非不斷,煩惱無盡,總要我們去判斷去取捨。人生真正的修行,眼睛不會緊盯世間別人的過失,而是看到別人的過錯就反觀自己的言行,這樣眼裏無是非。古人云:「靜坐當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眼中無是非,便是自在人

有對父子趕着一頭驢進城,子在前,父在後,半路上有人笑他們:「真笨,有驢子竟然不騎,自己走着進城。」於是父親馬上讓兒子騎上驢子。走了不久,又有人說:「真是不孝的兒子,自己騎驢竟然讓自己的父親走路。」父親趕忙叫兒子下來,自己騎上了驢背。走了一會,又有人說:「真是狠心的父親,自己騎驢,讓孩子走路,不怕孩子累死?」父親連忙叫兒子也騎上驢背,這下子總該沒人有意見了吧!誰知又有人說:「兩個人騎在驢背上,不怕把那瘦驢壓死?」父親倆趕快溜下驢背,把驢子四隻腳綁起來,一前一後用棍子扛着。經過一座橋時,驢子因為不舒服,掙扎了一下,結果掉到河裏淹死了!

人總是為「是非」所累。到頭來弄得自己不知所措,失去自我的判斷能力。人世間的是是非非,都是俗世的見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為是非所累。古人說,流言始於庸者,止於智者,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塵世紛擾,是非更是處處皆是,若眼中只容得下這些是是非非,那麼心也成了是非之心。本應是過眼雲煙的是非卻因為被容下了,從而落到了心中,如此心怎麼能不累,不重呢。而眼裏不容是非,口中不出是非,心自然有容景之處。世紛紛擾擾,是非處處皆是,若眼中只容得下這些是是非非,那麼心也成了是非之心。本應是過眼雲煙的是非因為被容下了,從而落到了心中,如此,心怎麼能不累,不重呢?

生活的過程里,我們常常渴望人生的旅途上春暖花開,常常渴望自己的目光只為美景而醉。可是更多的時候,人卻總是一路希望,一路迷茫。其實,天下所有的風景都是因為懂得欣賞才變得美麗,而懂得欣賞的目光最終都是來自心底的美麗。眼裏不容是非,口中不出是非,心便能自在。在這世間,心中有風景的人,看得到生活中的至美,而眼裏無是非的人,看得到生活中的至善。

眼裏無是非,生活中便處處充滿着善意,時時存在着歡樂。心中有風景,則生活處處是美好,處處是詩意與遠方。心中有着簡單又美好的風景,眼中沒有了是是非非,如此不就是幸福的模樣。人生的風景無處不在,但美麗的風景藏在眼中無是非的心中。生活,就是簡單幸福到如此。

餘生,願你修得一顆淡泊明志之心,避開不必要的紛紛擾擾,逢人不說人間事,始終保持內心的澄澈,在不驚不擾的歲月里,過得專注、安然,活得灑脫無負擔!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孤舟放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25/145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