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我也是長大之後 才知道這些歷史是假的

作者:
李光耀為日本侵略軍服務 你沒有看錯。 當年日本侵略軍打敗英軍、並佔領新加坡之後,李光耀就立下志向:為日本皇軍做事。 於是,當時19歲的李光耀,報名參加了日本佔領當局舉辦的日語訓練班,並且以優異成績畢業。

我們從小就聽過「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

宋真宗時期,李妃懷孕生下一個皇子,劉妃也懷孕了,她爭風吃醋,接受奸臣郭槐的建議,抱來一隻狸貓,偷偷把李妃生下來的皇子調包,叫宮女把皇子扔河裏。宮女不忍心把皇子扔河裏,於是送給八賢王收養了。宋真宗見李妃生下一隻狸貓,視為大不吉利,將李妃打入冷宮。後來劉妃生下皇子,封為太子,不過,太子很快夭折。於是,宋真宗從八賢王那裏把八賢王的養子收為義子,後來繼承了皇位,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然而宋真宗自始至終不明真相。後來,劉妃一不做二不休,放火燒李妃的冷宮,不料,李妃逃出冷宮,向包青天伸冤,包青天查明真相,將郭槐和劉妃逮捕治罪,並將李妃迎回宮中。

請問,這個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答案是:假的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出自清代小說《三俠五義》,儘管故事中的主角,宋真宗、宋仁宗、劉妃、李妃,都是真有其人,但是相對於歷史事實而言,故事經過了嚴重的誇張和改編。

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我將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和歷史的真相,列表如下,讓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個明明白白:

這,就是狸貓換太子傳奇故事,以及歷史上的真相。

舊時文人寫作,也是需要誇張情節,扭曲事實,否則,故事就不夠精彩,小說也就賣不出去,這個,也許無可厚非,然而讀者如果把小說當作歷史去讀,那就真的不應該了。

2

許多歷史愛好者都崇拜新加坡國父李光耀,他帶領新加坡華人獨立建國,並將新加坡建設成一個富裕的國家。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李光耀,那就是:

李光耀為日本侵略軍服務

你沒有看錯。

當年日本侵略軍打敗英軍、並佔領新加坡之後,李光耀就立下志向:為日本皇軍做事。

於是,當時19歲的李光耀,報名參加了日本佔領當局舉辦的日語訓練班,並且以優異成績畢業。

畢業之後,李光耀被安排在日本帝國陸軍「宣撫班」工作,後來在1943年,李光耀到駐新加坡的日本帝國陸軍「報導部」工作。

李光耀為日本侵略軍,一共服務了15個月,為日本佔領新加坡和推進太平洋戰爭,立下了他的汗馬功勞。

讀到這裏,你是不是覺得很意外。

然而,這並不是任何人抹黑他,而是他自己說的。

《李光耀回憶錄》有如下的自述:

「1943年末我在《昭南新聞》上看到日本』報導部'(即日本新聞或宣傳部)刊登的一則徵聘廣告,要聘請幾個英文編輯。當時』報導部』設在國泰大廈。我前往應徵……總算找到一個英語能派上用場的地方了。我的職務是處理同盟國通訊社發出的電訊,包括路透社、合眾社、美聯社、中央社和塔斯社的電訊。它們是用莫爾斯電碼發出的,由馬來族無線電操作員負責接收……我從1943年末開始工作,到1944年底為止,前後工作了大約15個月。」

從《李光耀回憶錄》,我們可以看出來,二戰期間,簡單地說,李光耀在新加坡的日本佔領軍總部,主要是為日本侵略軍的情報機構做事,具體的工作內容,包括通過無線電收集歐美盟軍的情報,翻譯之後,提供給日本侵略軍,為日本帝國推進「大東亞聖戰」服務。

李光耀在新加坡日本侵略軍總部,勤勤懇懇,服務了15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的行為如果發生在當時中國的淪陷區,其實已經構成了漢奸罪。

李光耀不但為日本侵略軍服務,而且還非常欣賞和認同日本人在佔領地嚴刑峻法的管治手法,《李光耀回憶錄》有這樣的自白:

「日本軍管政府的統治方式,是讓你不寒而慄而不必借文明行為來偽裝。嚴懲不貸使犯罪活動幾乎絕跡。1944年下半年過後,在物資匱乏、人們半餓不飽的情況下,可以夜不閉戶,犯罪率之低叫人驚奇。家家都有戶主,每10戶設甲長一人。黃昏過後人們開始在區內巡邏,直到天亮。他們拿着棍棒,不過是做做樣子,因為刑罰太重了,沒有犯罪事件可以報告。有人主張對待和懲罰罪犯應該從寬,認為刑罰減少不了犯罪,我從不相信這一套,這不符合我在戰前、日治時期和戰後的經驗」

讀到這裏,你是不是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新加坡是一個嚴刑峻法的國家。

答案是:因為李光耀認同、學習日本人的管治手法。

也就是說,新加坡嚴刑峻法的傳統,是李光耀從日本侵略軍的身上學來的。

這就是關於李光耀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是不是很有趣。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每一個不同的人,都有五彩繽紛的過往和經歷,許多明星、名人、甚至偉人也好,世人了解的,只是公共媒體報導出來的其中一面,而其實他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往往才是最有趣的。

這裏有個小視頻,1967年李光耀談中國,大家可以看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510/144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