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瓦氏夫人掛帥遠征 廣西狼兵令倭寇聞風喪膽

作者:
廣西瓦氏夫人是明朝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壯族女英雄,也是中華民族一位罕見的女英雄。她扶持丈夫至曾孫四代主政田州,力挽狂瀾、抵禦外侮、安境保民,建立了不凡的業績;尤其是她率領廣西狼兵跋山涉水遠征抗倭的英雄壯舉,一直廣為百姓所景仰和傳頌。 瓦氏夫人不似花木蘭、佘太君、穆桂英等等,她們只是一些不見於史傳的文學形象,瓦氏夫人則是一位史書有傳、曾經真真實實地在歷史上叱咤風雲的女英雄。

廣西瓦氏夫人是明朝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壯族抗倭女英雄。

廣西瓦氏夫人是明朝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壯族女英雄,也是中華民族一位罕見的女英雄。她扶持丈夫至曾孫四代主政田州,力挽狂瀾、抵禦外侮、安境保民,建立了不凡的業績;尤其是她率領廣西狼兵跋山涉水遠征抗倭的英雄壯舉,一直廣為百姓所景仰和傳頌。

瓦氏夫人不似花木蘭、佘太君、穆桂英等等,她們只是一些不見於史傳的文學形象,瓦氏夫人則是一位史書有傳、曾經真真實實地在歷史上叱咤風雲的女英雄。

瓦氏獨撐危局主政廣西「狼兵」強大

根據《明史》等史志記載:瓦氏夫人,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出生於廣西歸順州(今靖西縣一帶)土官之家,壯族。從小攻讀詩書,愛練武術,精通拳術,善於舞劍,懂兵法,有謀略,體強力壯,十餘公斤的長矛在手輕如棍條。

她原名岑花,聰敏伶俐,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為樂,長大後嫁與廣西田州土官岑猛為妻,改姓為「瓦氏」。岑猛因起兵反明而被兩廣都御史姚鏌打敗,逃至歸順州,被知州岑璋(岑花之父)所殺。其子岑邦彥也因隨父起兵反明而戰死谷隘,留下幼兒岑芝。年僅30歲的瓦氏,一要親自管理州事;一要精心撫育幼孫岑芝成長。

瓦氏的一生,正是田州岑氏土官內憂外患最為深重的時期。長期的土司戰爭和無休止的爭襲殘殺,把田州弄得千瘡百孔,社會經濟凋零,政局混亂,民不聊生。而中央王朝長期以田州作為主要打擊目標,使田州成為了時代廣西土司各種矛盾的焦點。特別是岑猛死後,田州岑氏土司瀕臨傾覆。

30多歲的瓦氏以其過人膽識與謀略,力挽狂瀾,消除了官族內訌,穩住了田州政局。她的重大功績主要有三:第一,受命于田州瀕危之際,重振田州,保境安民,促進了邊疆的社會穩定,維護了祖國的統一;第二,以保邊衛國為宗旨,練訓狼兵,聽從朝廷徵調,為國家效勞;第三,抗倭衛國、抵禦外侮。這也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功績。

廣西「狼兵」與《岑氏兵法》的來歷

仿照瓦氏夫人和廣西狼兵戰陣而演化而來的戚家軍「鴛鴦陣」。

廣西「狼兵」最早出現於始於元朝初年,而《岑氏兵法》原來是叫《天狼兵法》的。

瓦氏夫人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巾幗英雄,她精通兵法,治軍有方。尤其是她和廣西狼兵在抗倭戰場上英勇善戰,大顯神威的事跡廣被傳揚。

瓦氏抗倭屢戰屢勝,除了廣西狼兵精武強悍、勇猛無畏外,還極大地得助於《岑氏兵法》這部頗負盛名的、實戰性很強的兵書。瓦氏夫人的陣法精髓「鴛鴦陣」,即由戚繼光所吸收,着於兵法名篇《紀效新書》之中。她還將「鴛鴦刀法」傳授給天都少俠項元池,為南北武術和中外武學的融合做出突出貢獻。

年近六旬掛帥遠征 倭寇聞風喪膽

明軍狼兵平倭圖。(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倭寇大規模侵犯我國江浙沿海地區,海濱數千里同時告急。面對倭寇大舉進犯,明朝廷卻束手無策。在福建巡撫譚綸、總兵俞大猷、參將戚繼光等領導下,東南沿海軍民浴血奮戰,抗擊倭寇(瓦氏長孫田州土司岑芝與數百名狼兵即在海南抗倭中殉難)。危局突起,明朝廷詔令兵部尚書張經總督各路兵馬前往江浙抗倭。

張經曾總督兩廣軍事,深知廣西狼兵勇敢善戰,上奏:「冠強民弱,非藉兵不可。」於是,朝廷決定徵調田州等地狼兵出征,「從總督張經奏,起原貴州總兵白泫及廣西都司指揮鄒繼承芳,俱充游擊將軍,往田州、歸順、南丹、東蘭、那地調狼兵五千人各帥至浙禦寇。」(見《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嘉靖三十三年七月乙丑)。

對於瓦氏應徵的經過無多大爭議,但她奔赴抗倭前線的經過和線路則爭論頗多,也論述不清楚。經過考證,瓦氏進軍的大略經過是: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八月下間,瓦氏接到徵調詔令。此時,她已經58歲高齡,她的孫子岑芝剛戰死海南不久,長曾孫大壽繼襲岑芝職,次曾孫大祿年幼,皆不能勝任軍職,便請求督府允許她親自帶兵出征。張經素知瓦氏精通武術,機智而有膽略,便准其所請,並授予「女官參將總兵」軍銜。

身負國恨家仇的瓦氏獲准率兵抗倭後,懷着與敵決戰,保國衛民的決心,率田州、南丹州、歸順州、東蘭州和那地州等地狼兵總共6853人,戰馬450匹。瓦氏親點隨從女兵40餘名及侄兒岑匡等24名勇猛家將隨身。這支遠征的狼兵,其中瓦氏田州狼兵4100名,狼目鍾南、黃仁(岑大壽、岑大祿為掛名統領);歸順州狼兵863名,狼目黃虎仁;南丹州狼兵550名,狼目莫昆、莫從舜;那地州狼兵590名,狼目羅堂;東蘭州狼兵750名,狼目岑褐;戰馬450匹皆由田州調出。

十月下旬,瓦氏狼兵在田州城誓師出發。狼兵自帶軍糧,登船至邕州(今南寧市,時因征交趾備有大戰船)匯合,再乘大船東下梧州集結。十一月初途經藤縣白馬驛停駐數天,旬中到達梧州。十二月十四日,狼、官兵共6873名奉命出發,以帆船600艘載兵馬順江東下至廣東佛山,然後逆北江、貞水至南雄郡;翻越大庾嶺至江西贛州復下船,以舢板船600艘送至南昌;換乘400艘大贛船出鄱陽湖,過長江,經安徽,到江蘇京口(今鎮江市)南下大運河至丹陽(今江蘇丹陽)。

但想不到的是,對於經過數千里長途跋涉、穿越18個郡前來抗倭的瓦氏狼兵,丹陽縣尹、豪紳卻避而不見,居民閉門不納。瓦氏只好率領狼兵離開丹陽,徒步直奔牛鎮;常州府用民船將他們送至嘉興,向張經總督抗倭大本營報到。此時約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二月中旬。三月初一,瓦氏軍受命復歸蘇州,蘇州知府林懋舉以「祖宗舊制」為據,不讓兵馬進城,瓦氏狼兵不得不在城外楓橋紮營。三月五日,瓦氏即被派往松江,三月十二日到達江浙海防第一門戶金山衛(上海金山區金山衛境)駐防,成為各路客軍中首先到達抗倭前線的部隊。

金山衛南臨大海、西控浙界、北倚沙灘,倭寇自下八山,分舟可直搗浙直,故倭寇以此為主要登陸地,分犯江浙兩省。瓦氏帶兵來到抗倭前線,東南沿海人民久聞廣西狼兵驍勇善戰,名揚海內,視若長城,民心大振。

總督大臣張經也在「選將練兵,為搗巢計」,準備一舉剿滅倭寇,但因官兵屢敗,士無鬥志,只好「俟(狼)兵至,用之」,把取勝的希望寄托在瓦氏的援軍上。瓦氏夫人一到,就被派駐金山衛,控制倭寇的出路,直指倭寇的巢穴,歸屬總兵官俞大猷指揮。十三日,俞大猷與瓦氏親率精兵及廣西狼兵夜襲普陀山倭寇老營,重創倭寇。瓦氏夫人初來乍到就給敵人一個下馬威,狠狠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自瓦氏狼兵到來後,永順、保靖等州的土兵也相繼到達抗倭前線。

四月初九日,倭寇3000餘人突然侵犯金山衛,總兵俞大猷率軍迎擊,陷於倭寇重圍,形勢十分危急。瓦氏夫人聞訊,率狼兵縱馬奔突衝擊敵陣,殺得倭寇四散逃命,救出俞大猷,解了金山衛之圍。此役勇將岑匡力戰犧牲。

四月十九日,倭寇集結精銳4000餘人大舉進犯嘉興。此時廣西永順和保靖的士兵也剛好到達,張經指揮各路兵馬,把敵人重重包圍在王江涇(浙江嘉興北)一帶。瓦氏夫人一馬當先,狼兵衝鋒陷陣,「舞戟如飛,倭寇畏之」,紛紛抱頭鼠竄。瓦氏部下「一兵年甫弱冠,獨奮身衝鋒,連殺七賊,眾兵乘勢追擊,斬獲數十,賊皆潰逃。」「十九日,賊分兵二萬餘人突出金山、獨山,往嘉興,俞大猷率瓦氏尾擊……總督乃會同浙撫胡宗憲追賊至王江涇。」

王江涇之戰,一舉殲敵3000餘人,給倭寇以毀滅性打擊,扭轉了東南沿海的抗倭戰局,取得了史籍記載「自軍興以來,稱戰功第一」的王江徑大捷,明朝官兵也「自王江涇捷後,始有生氣。」二十四日,敵人再犯金山衛,「白都司(白泫)率兵迎擊,被圍數重。瓦氏奮身獨援,縱馬衝鋒,乃破重圍,白得脫。」(清玉壘山人《金山倭變小志》)

五月下旬,瓦氏夫人率軍參加陸涇垻(江蘇蘇州境內)戰役,又斬獲倭首300餘級,燒毀海盜船隻30餘艘,令倭寇聞風喪膽。

瓦氏率狼兵到江浙抗倭,在東起上海縣,西至嘉興府,南自金山衛,北至姑蘇城的廣闊戰場上,轉戰千里,大小惡戰10餘場。先後參加了柘林之戰、盛墩之戰、嘉善雙溪橋之戰、松江之戰、崑山這戰、陸涇垻之戰、漕河涇之戰等著名戰役,狼兵英勇善戰,銳不可擋。在戰鬥中,瓦氏夫人使用雙刀殺敵,神速如閃電,銳不可當,致使倭寇疲於奔命,死傷累累,倭寇聞風喪膽。狼兵連連告捷,屢建奇功,鼓舞着人民的鬥志。「花瓦家,能殺倭」的民謠在江浙沿海廣為傳頌,當地還留有「平倭墩」、大捷山等遺蹟。

瓦氏深得民眾愛戴皇帝獎賞

瓦氏英勇善戰,大敗倭寇的事跡廣被傳揚。其中明朝江蘇人吳殳為讚頌她的英勇作戰和劍術高超而寫下的《雙刀歌》最為有名:

島夷緣海作三窟,十萬官軍皆露骨。

石柱瓦氏女將軍,數千戰士援吳越。

紀律可比戚重熙,勇氣虛江同奮發。

女將親戰揮雙刀,成團雪片初圓月。

麾下健兒二十四,雁翎五十齊翕忽。

島夷殺盡江海清,南紀至今推戰伐。

天都俠少項元池,刀法女將手授之。

乙亥春杪遇湖上,霜髯偉干殊恢奇。

謂予長矛疏遠利,彼已縝密須短器。

綏翠堂中說秘傳,翔鳳六月生雙臂。

這首《雙刀歌》是對瓦氏夫人驍勇善戰的生動寫照。

明朝大學士、上海人張之象《和朱察卿江南感事詩》則是瓦氏夫人率狼兵日夜兼程,千里迢迢趕來血戰疆場、英勇抗倭的真實寫照:

天狼殺乞橫成氛,野哭淒涼不可聞。

千里旆旌晴掣電,四郊烽火伎干雲。

…………

連年血戰祗堪嗟,百粵徵兵路轉賒。

玉帳正臨春月起,金戈遙指暮日斜。

…………

在抗倭戰爭中,由於瓦氏英勇殺敵,戰功卓着,得到了嘉靖皇帝的獎賞。《明史》記載云:「(嘉靖)三十四年,田州土官婦瓦氏以俍兵應調至蘇州剿倭,隸於總兵俞大猷麾下。以殺賊多,詔賞瓦氏及其孫男岑大壽、大祿銀幣,余令軍門獎賞。」(見《明史》卷三百一十八・列傳第二百六・廣西土司二・田州)。瓦獲得賞銀三十兩,彩緞三表裹;身為浙江巡按的胡宗憲雖然地位比瓦氏高,僅獲賞銀二十兩,彩緞二表裹。可見嘉靖皇帝(明世宗)對瓦氏抗倭是滿意和肯定的。

抗倭戰場上,瓦氏雖受到奸臣陷害和朝廷官兵的歧視,但她率領的狼兵軍紀嚴明,部隊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得當地民眾愛戴,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義師。各地史志、名人多有記載。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409/143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