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中關係的多元對等原則能走多遠?

美中兩國國旗(2020年1月19日)

美中媒體戰中,有團體再次呼籲美中交流要實現對等。與此同時,還有獨立網絡作者認為,中國民間自媒體的存在,可能會使外國記者在中國的作用變得有限。

中國3月17日夜間宣佈對美國五家媒體採取反制措施,回應美國最近將中國媒體機構列為外國使團,將駐美中國籍僱員人數由160人削減到100人。

海外非政府組織「公民力量」創辦人楊建利等人3月20日撰文,再次提出美中關係對等原則,其中不僅包括媒體對等,還有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對等。

楊建利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是在2009年提出中美關係的外交對等原則的,其概念是,原則上中國不允許美國在中國做的事情,(美國)這邊也應該用同等的辦法對待。比如說,中國的媒體可以在美國建立分支機構,而且可以在這邊運作,美國的媒體也應該做同樣的事情。」

楊建利指出,對等原則還應擴大到媒體以外領域,例如,美國的大學向中國大學的官方教授開放,中國的大學也應該向美國教授開放。類似對等原則並不只是表面數字對等,而是要強調一種至上原則。

楊建利說:「不是這邊驅逐十個記者,那邊就驅逐十個記者,不是的,從原則上來講,如果中國不允許美國教授在中國的論壇上自由發言的話,我們將保留權利,讓代表官方的中國教授不能在美國的論壇上發言。」

楊建利等人的文章「共產中國在全球危機中強化媒體戰」發表在美國 The Western Journal政治新聞網站上,該文還界定了被中國驅逐的幾家美國媒體,與被美國政府列為外國使團的中國官媒的區別。

文章說,中國新華通訊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發行公司,以及《人民日報》,都宣稱自己是中共和中國政府所有,然而,除美國之音由國會撥款外,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時代周刊和華盛頓郵報等,則都是獨立的私人企業。文章認為,中國對這些美國私人媒體的限制,打擊的並非是美國政府,而是新聞自由的原則。

美議員致函特朗普吁成立工作組對抗中共疫情大外宣

與此同時,中國自由撰稿人,獨立中文筆會成員黃曉敏認為,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民間自媒體的存在,將降低中國驅逐美國記者的實際影響。關於驅逐事件,黃曉敏對美國之音說:「這更多是一個外交辭令和象徵性的事情,因為真正來說,這些美國記者在不在中國大陸,在和不在北京,可能對言論自由和新聞報道的影響力不是很大。」

黃曉敏還說:「現在畢竟是自媒體時代,互聯網時代,要壓抑和掩飾一些重大事件可能也不容易。其次,有了外國記者這樣一種身份,其安全性和最終報道採訪的內容,可能要比沒有要好一點,但是真的一些重大事件,其實(外國記者)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楊建利在分析美國國會和白宮目前接受對等原則的程度時說:「我覺得在國會方面,這樣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且現在美國國務院在實行這個對等原則,基本上已經接近這個對等原則了。最近國務卿蓬佩奧的很多發言都談到這個對等原則,在我們最近參加的國務院內部會議上,國務院的一些高級官員講,現在就是按照外交對等原則處理美中關係,這已基本成為這屆美國現政府的對華政策主軸。」

另外一方面,中新社最新報道,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近日接受美國媒體AXIOS和HBO聯合採訪時表示,中美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唯有雙方共同努力,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兩國人民才能擁有美好未來。

報道引述崔天凱的話說,中方堅決反對企圖挑起兩國對抗、發動「新冷戰」、鼓譟所謂經濟脫鈎的做法,此舉「不符合且將嚴重傷害兩國人民的真正利益」。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25/142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