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 就濃縮成3句話(精闢)

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

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你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了你過什麼樣的人生。

人的一生就濃縮在這三句話中。

1

得失隨緣

作家白落梅說:

「一切榮辱,皆歸塵土。得失隨緣,才能自在安寧。」

一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這盆蘭花呵護有加,愛之如命。

有一天,老和尚要外出會友,就把蘭花託付給了弟子。

誰知一名弟子在澆水時,不小心將花盆打翻了,蘭花也被砸壞了。

看着滿地的殘枝敗葉,弟子心裏又慌又怕。

老和尚回來後,弟子如實地說出了蘭花的事情,並做好了被責怪的準備。

沒想到,老和尚什麼也沒說。

弟子很意外,老和尚笑着說道:

「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世事無常、轉瞬即逝,世間一切,都有生有滅,不會永存。所以不要被外物的得失而影響心情,隨緣安心,才是一個禪者應有的境界。」

一名小伙子在城裏打工,過年回家前他去商場買了件新衣服,順便買了一張彩票。

他將彩票隨手放進包里,就匆忙去趕火車了。

再回來時,已是一個月後,有一天吃飯時,翻到一張舊報紙,上面公佈了彩票開獎號碼。

他仔細一看,正是自己上個月買的那期,號碼越看越眼熟。

他的心狂跳不止,趕緊找出彩票,跟報紙上一對,竟然一模一樣。

特等獎,500萬!

他飛奔到體彩中心。

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確中獎了,不過這張彩票已過了兌獎期,17天前就作廢了。

一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他怎麼也無法接受。

他跟工作人員大吵大鬧,問了很多人,又諮詢了律師,還是無濟於事。

大喜大悲之後,他每天茶飯不思,悶聲不響地呆坐着。

也沒心思幹活了,家裏人只好守着他,怕他想不開。

人的一生總是在得到與失去中徘徊。

得到了,不代表一輩子屬於我們;失去了,也不代表無法再擁有。

太過計較得失,就會失去內心的平和,成為一種精神負累,壓垮自己。

緣合則聚,緣滅則散;

不執於苦,不執於樂;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如此,便好!

2

知足常樂

日本詩人萩原朔太郎說過:

「所謂幸福的人,是只記得自己一生中滿足之處的人;而所謂不幸的人,只記得與此相反的內容。」

西方有一則寓言故事,一位國王過着錦衣玉食、揮金如土的日子。

天下所有至極的寶物都給了他,但是他仍然不快樂。

一位大臣向國王獻計:

「在全國找到一個最快樂的人,把他身上的那件襯衫脫下來,給國王穿上,國王就會快樂。」

國王派人四處尋找,訪遍朝廷顯要、朱門豪家。

人人都有煩惱,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不快樂。

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最快樂的人,可大臣卻沒法拿到他的襯衫。

國王很不高興:

「我是一國之君,怎麼會連一件襯衫都得不到?」

大臣答道:

「這個人是一個農夫,從來都是光着膀子在田裏勞作,連一件襯衫都沒有。」

散文家梁實秋說:

「快樂是在心裏,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

快樂是一種心境,和你擁有的多少無關,和你的心理狀態有關。

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

有一回梁實秋生病住院,在病床上僵臥了十幾天。

病癒出院,剛邁出大門。

看到風和日麗,陽光普照,街邊店鋪門庭若市,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不由得從心底里感到一陣歡快。

波斯有一句諺語說:

「在我看到一個沒有腳的人之前,我一直因為沒有鞋而抱怨。」

一個懂得知足的人,目之所及都是風景。

看山有山的巍峨,看水有水的溫柔,看月有月的明澈。

作家畢淑敏說過:

「好日子和壞日子,是有一定比例的。你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好日子——天天蜜裏調油;也不可能都是壞日子——每時每刻黃連拌苦膽。」

知足的人不是沒有壞日子,只是他們內心富有,超然物外。

不事事較真,不怨天尤人。

對擁有的滿足,對眼前的珍惜。

貪婪的人即使在好日子裏,也常常被外界的誘惑牽着鼻子走。

永遠感受不到內心的充實和滿足,被自己的欲望所拖累。

難得糊塗

清代畫家鄭板橋說: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該糊塗時糊塗,該聰明時聰明。

斯蒂芬妮是一位會計師,因為從事數字和計算的工作,生活中的她也養成了斤斤計較的習慣。

每天都在腦子裏計算着,哪條路線最節省時間,哪家餐廳最優惠。

對待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也是如此,斯蒂芬妮吃不得一點虧。

她的過於算計,讓人心生嫌隙。

太過精明不僅沒有讓她生活得更好,反而患上了心理疾病。

直到有一次生病住院,斯蒂芬妮還躺在病床上,處心積慮地和醫生商量怎麼治療更省錢。

醫生忍不住打斷她:「如果你連命都沒了,你再算計還有什麼用?」

人生的兩個基本點是,糊塗點,瀟灑點。 

在錢財利益上糊塗一點,不傷和氣;

在人情世故中糊塗一點,無愧於心;

在流言蜚語中糊塗一點,不累耳根。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落水者,在寬闊的河面上掙扎,其中一個人視力極好,另一個患有近視。

突然,視力好的那個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們這邊漂來。

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

於是兩人拼盡全力向小船游過去。

游着游着,視力好的那位停了下來。

因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

患有近視的人卻並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他還朝着目標奮力向前游着。

但當他終於游到目的地,並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木頭時,他已離岸邊不遠了,最終獲救了。

而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裏喪失了生命。

糊塗是一種智慧,有些事看得太真切,就沒了動力;

糊塗是一種境界,有些人看得太透徹,就沒了期待。

看透不說透,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沒必要事事較真,自己活得簡單舒服就好了。

佛曰:

人不可太盡,事不可太清。凡事太過,緣分必失。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抱朴守拙;情商的最高境界,是難得糊塗。

人生說到底,就濃縮成三句話:

得失隨緣是看淡,看淡就能超然物外;

知足常樂是看開,看開就能怡然自得;

難得糊塗是看破,看破就能淡定從容。

共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309/142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