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慕尼黑會議交烽 西方失勢 中國得勢?

作者:
中美兩國在慕尼黑會議上交烽,也從未像本次會議如此激化,雙方在言詞直接對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埃斯珀對中國的譴責和示警可說毫無保留,劍指中國共產黨具侵略性、破壞性,是盜賊,中國外長王毅則索性反擊美方是騙子。

上周末甫結束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無疑是中國和西方競逐最新版本縮影,透露中國已在美國和歐洲西方同盟間產生微妙的離間作用,此一趨勢若持續,對美歐跨大西洋關係必將造成風險。

慕尼黑安全會議向來受到全球矚目,並被各界認為是了解美國安全政策的一個重要場合。本屆會議同時是美國的歐洲老盟友英國脫離歐洲聯盟(EU)後首次召開,來自世界各國逾4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伊朗外長在內的上百名部長級官員都出席了這項為期三天的會議。反之,英國則僅派國防大臣前往,首相和外相均未與會,約翰遜政府刻意保持與歐盟距離外,更在於迴避英國在未來5G網絡建設中向中國科技華為開綠燈決策後可能面臨的爭議和壓力,尤其是中美兩國直接對撞時英國可能面臨的尷尬。

表面上,英國在本屆慕尼黑會議上看來好像是淡出世界舞台,實際上,英國表現的恰是美國之外,中國開始成為新選項的國際現狀------且這種情況不再只限於非西方國家,脫歐後的英國也正順着這股國際政治重新洗牌態勢,遊走於老盟友美國和新朋友中國間,企圖平衡政治與經濟關係,重塑英國國際定位。

儘管美英中三國都未明言這項微妙變化,這次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主題"西方失勢"(Westlessness)則巧妙的反應了此一情況。而從會議討論與中國有關的一系列話題,包括中國崛起、5G網絡和華為以及2019新冠病毒,莫不在透露中國快速崛起"中國得勢"引發的焦慮。

中美兩國在慕尼黑會議上交烽,也從未像本次會議如此激化,雙方在言詞直接對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國防部長埃斯珀對中國的譴責和示警可說毫無保留,劍指中國共產黨具侵略性、破壞性,是盜賊,中國外長王毅則索性反擊美方是騙子。彼此涎沫飛濺,刀劍往來,讓許多迄今尚未對華為問題明確表態的歐洲國家要依美國警告,全面禁止華為;或採取英國模式,部分限制華為,更覺莫衷一是。

中美爭鋒過程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應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中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的論辯。傅瑩曾在英國深造,並擔任過中國駐英國大使,記憶中她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中國大使,深諳西方文化、英式應對的傅瑩,讓派駐倫敦的國際媒體很難不喜歡她。面對挑戰中國的問題時,傅瑩從未在公開場合急切反駁或咄咄逼人,總以西方能理解的方式和從容態度,四兩撥千斤替中國辯解------她這次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針對華為的「提問」,即是典型的例子。

2020年2月1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希·佩羅西(中)與其他慕尼黑安全會議與會者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從技術官僚和專業角度觀看,傅瑩絕對是一位優秀的外交官。但華為之爭,不單只是科技,而是安全和政治體系的基本保衛戰。傅瑩和佩洛西兩人的答辯,實際上正是共產與民主制度對抗------傅瑩說技術是一種工具,她承認中國技術來自西方發達國家,強調中國政治體制並未因此改變,反問西方國家為何害怕華為,民主制度如此脆弱嗎?

傅瑩沒錯,技術是工具,但政治制度不在於強大與脆弱,在於是否賦與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權利。中國隨着世界運轉引進西方發達技術,集權專制體制未改變,正是引人思考的關鍵------誰要一個有先進技術,但訊息無法自由流通,禁止推特和臉書,限制國際媒體入境的政治體制?民主自由人權聽來陳腔濫調,但這個逐漸被擁有這些權利的國家與人民視為理所當然的普世價值,透過中美兩國在本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交鋒,顯得更加可貴。中國崛起了,但中國未必得勢。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22/141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