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古墓發現雞蛋!為何考古專家看後卻直冒冷汗?專家揭秘:碰都不敢碰

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對古墓里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畢竟,在我們所看的一些影視劇,或者是小說中,都把古墓描繪的異常神秘,使人們不禁想要去一探究竟。眾所周知,古墓就是古代人們死後所葬之地,長期處於地下上千年,但是,有時古墓里所出土的東西,是我們現代人不敢碰的,就比如說雞蛋,這是為什麼呢?

雞的歷史比起中國文明都要悠久,光是在文獻記載當中,雞就有了4000多年的歷史了,在甲骨文當中,雞就是一隻揚脖挺射、肉冠矗立、引頸司晨的形象,不過為怕人們把字音念錯,便在象形「雞」旁加了個「奚」作聲符,成了形聲字。

在金文當中,雞字很少,商代雞魚鼎上的銘文「雞」也是象形字,從農耕時代,雞就已經被馴化了,由於古代沒有鐘錶一類的計時器,雞就成了報時器,因此就有了「金雞報曉」「聞雞起舞」等詞。

在《說文解字》:「雞,知時畜也」,《玉篇》也說:「雞,知時鳥」,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這一年剛好是雞年,朱元璋就以寫了一首關於雞的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敗殘星與曉月。

由此可見雞在中華文明當中也是佔據着一席之地,我國也有不少的地方有着關於雞的風俗,什麼萬事「吉」當頭,「無雞不成席」,雞也是吉利的象徵,既然是吉利象徵,那麼專家為什麼會怕雞蛋呢?

考古,在漢語當中很早就出現了,北宋時期的學者呂大臨就曾着《考古圖》,此時的考古學系被稱為「金石學」,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出現各種各樣的探險家、考古學家,他們的出現也是奠定了中國考古學的基礎。

1979年4月,中國考古學會正式成立,中國考古事業也開始邁向正軌,但考古工作十分繁瑣複雜,這些古墓,歷經數百年、數千年,遺存下來的文物已經發生了質變,一經出土,可能會造成損壞。

因此在考古過程當中,都十分小心仔細,後續的清理也是更加重要,而在古人的觀念當中講究厚葬,作為富貴人家,肯定是不缺雞蛋的,而貧困人口更加不會將珍貴的雞蛋放進墳墓當中。

因此出土雞蛋是即為少見的,迄今為止,出土最早的雞蛋是距今2800年西周墓葬,裝雞蛋的是西周幾何印紋硬陶瓿,不僅僅是雞蛋,即便是陶罐也是珍貴的文物,雖然專家想要研究雞蛋,但是又怕弄壞了。

關於雞蛋還有一種說法,是風水,據說在墓穴當中埋下一枚新鮮的雞蛋,一年後再挖出來,若是還新鮮,就說明此地風水好,不過這終究只是迷信而已。

責任編輯: 唐冬柏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212/140855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