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25歲前 你應該養成這8條時間管理習慣

所謂時間管理,就是提高效率來對抗懶惰的本能。

富蘭克林曾說:「想要空餘時間,就不要浪費時間」。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把時間用到真正值得的地方,特別是在20-30歲,我們除了時間,也沒有別的什麼東西。用你的時間為自己掙得一份資本。

這裏給大家介紹8條時間管理建議,幫助你更有效的利用時間。培養好的時間管理習慣,相信你的人生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番茄工作法

所謂番茄工作法,就是以25分鐘為1個番茄鍾,我們在開始某項任務或是某個工作之前,先預估一下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幾個25分鐘,即幾個番茄鍾。比如:我寫1篇文章需要6個番茄鍾,那麼番茄鍾開始,在這25分鐘內,我要全神貫注在這項任務上,當25分鐘結束時,休息5分鐘再繼續。

如果中間被打斷或是我們主動結束,那這個番茄鍾就作廢。

番茄鐘的優點是能讓你全神貫注在當前的任務上,並且能很好地預估任務完成所需的時間。

2.時間管理理論

時間管理理論,又叫做「艾森豪威爾矩陣」。

它以「重要」和「緊迫」將人們手頭的工作分成了四種類型:1)重要且緊迫;2)重要但不緊迫;3)緊迫但不重要;4)不重要且不緊迫。

根據這四種任務的重要及緊急程度,你可以優先分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緊迫而重要:現在要做的事情。

緊急但不重要:現在要做的事情,但你應該盡力委託或消除這一點。

不緊急但重要的是:要關注的事情。可以把這一項任務里的事拆解,放入每天的日常中。

不緊急而不重要:忽視或不做的事情。

你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把它們用在最能產生價值的地方。

3.制定計劃要詳細

我身邊的很多小夥伴都愛寫計劃,寫手帳,但是寫下來的任務完成不了,又有什麼用呢?它只會讓人感到沮喪,陷入惡性循環。

制定計劃一定要具體,詳細,可執行。

比如:10月份我想多寫文章,這個計劃就是不具體,不詳細,不可執行的。

要明確寫出10月你希望寫多少篇文章,平均到每周是幾篇,估算寫1篇文章的時間,這樣子就非常具體了。至於可執行這一點,我的建議是給你的計劃評估一個截止日期,畢竟ddl才是第一生產力。

4.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可以很大。

他可以用10分鐘看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就像我們寫畢業論文的時候一樣,有人可以用3個月來寫,但你給他2星期,他也能寫出來,質量也不會差多少。

如果時間充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奏以便用掉時間。所以,如果你寫1篇文章需要5個小時,那請你嘗試一下3個小時完成它。

當你給自己定了一個略小於實際可能需要完成某項任務所需的時間,你就會有緊迫感,有意識地提高效率,優化流程,縮短任務完成所需的時間。

5.善用碎片化時間

我們一天除了工作,睡覺之外,還有大概8小時可以利用,但這8小時是被打碎了的,通勤的時間,午休的時間,其實你都可以用得上。

就拿寫作這件事來說,前面你需要想選題、找素材,這是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做的。等公交、坐地鐵這些瑣碎的時間,你也可以用來看一集TED,背背單詞。

不要小看碎片化時間,只要你願意學習,願意付出,就會取得進步。

6.20/80定律

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二八定律用在時間管理上:80%的結果,來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產生80%的結果。

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先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成為20%,做好那20%。

7.做好復盤

我睡前都會用5-10分鐘做一下復盤,這一點很有用。

看看你一天都做了什麼,時間都用去哪裏了,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被浪費的。

越長大越明白時間能給一個人和一件事帶來的改變,現在的我是一個長期主義者,雖然也會羨慕那些「快速成功」的人,但慢慢來讓我變得踏實。

以前發佈一篇文章,閱讀量不高,就會很焦慮,寫文章1個月不漲粉,就想要放棄。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都有一個「慢啟動」的過程。我們所需要做的不過是不斷調整行為,優化過程,提高效率。

《時間之書》裏寫着: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8.學會休息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勞逸結合。休息是能恢復體力、腦力和平復情緒的活動。

千萬不要透支你的身體,年輕的時候熬個夜,睡一天基本就能補回來,但是30多歲我就發現自己熬不了夜了。

當你疲憊的時候,做事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就像瀟灑姐說的:你如何過一天,你就如何過一生。時間看得見。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唯一一筆公平的財富,就是我們的時間。

你怎樣使用它,它就會怎樣回報你。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城堡小姐Castle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0/0103/139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