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移民海外的華人已經回不了中國大陸了

很多新移民從國內剛到海外後,儘管國外好山好水,因為不習慣卻時刻思念國內熟悉的一切。儘管國內臟亂無秩序,但習慣了、順手了也就覺得順理成章了,「髒亂但也快活」。然而,在國外時間久了的移民,當有朝一日真的有機會回到家鄉的那一刻,卻發現原來熟悉的一切,已經變得陌生起來,一切都不那麼習慣和順手了。

移民海外的一家三代華人家庭生活

很多新移民從國內剛到海外後,儘管國外好山好水,因為不習慣卻時刻思念國內熟悉的一切。儘管國內臟亂無秩序,但習慣了、順手了也就覺得順理成章了,「髒亂但也快活」。然而,在國外時間久了的移民,當有朝一日真的有機會回到家鄉的那一刻,卻發現原來熟悉的一切,已經變得陌生起來,一切都不那麼習慣和順手了。

正如《圍城》裏的一句話:「圍在城裏面的人要出來,圍在城外的人想進去。」這種說法似乎符合了剛出國前後的一些中國同胞。

美國華人感嘆:我們回不了中國大陸了

最近網上流傳的一篇文章《我們回不了中國了》引起很多海外華人共鳴。文章寫到:

從剛開始的什麼都不適應,慢慢的發現原來老外的火腿肉那麼好吃,原來奶酪是那麼的香,原來披薩也可以當正餐……剛開始覺得國外什麼人都沒有,死氣沉沉的,到現在覺得原來安靜也是那麼的舒服。

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國內有好多我們牽掛的人,可是慢慢的,時間呆久了,很多人出來了,很多感情疏忽了,慢慢的也沒有那麼想念國內的人了。

以前在中國大陸覺得熱鬧,到現在覺得回國人擠人擠死人。

說個真實的笑話,有個中國人第一次回國做公交車,上了車以後問:「請問我去哪能買到票?」司機不耐煩的指了指丟硬幣的地方。這個人還是沒看懂,司機不耐煩了:「投幣啊,你哪裏來的啊,外星球嗎?」

確實,對很久沒有回國的人來講,中國大陸就是另一個星球一樣,所以回國洋相也出了不少。

很多朋友回國以後都因為去辦過某一件事而排隊,比如銀行存錢等等。在國外基本都是按照順序排,甚至不用排,問一下誰是最後一個就行了,可是在國內卻變成了誰不插隊誰就永遠輪不到的現象。

萬一在中國大陸生個什麼病,就更覺得不適應了,先別說那種使勁地往醫生辦公室里擠,更讓人吃驚的是,醫生在旁邊圍繞着一大堆不停吵鬧的病人的環境裏,居然能在一分鐘幫你看完,而且藥也開了。很多人都肯定想過這樣的問題:他能治好我的病嗎?

第一次回國很激動,覺得有一萬個事要講,有一萬個想念的朋友想碰面,有一萬個地方想去。

可是回國以後發現,要講的事原來沒有那麼多了,講了他們也聽不懂;想念的朋友也已經不是當初的朋友了,「死黨」也已經變成別人的「死黨」了;想去的地方也找不到了,因為拆遷了。

如果家裏有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就更無法適應了。平時他們在國外因為語言好什麼都能辦,到了國內變成了什麼都辦不成,連別人給他們找錢都能收到假的。

所以漸漸地發現回國變成真正的出國了,出國確變成了回家。

到底怎麼了?這是怎麼了?

時間和地點能改變一切,也改變了我們。

我們經常在一個人閒靜的時候,望着遠處問自己:我當初是因為什麼要出國的?如果我不出國了我現在會是怎麼樣的?

我們發現在國外生活習慣了,大家最終都忘了當初出國是為了什麼;就算沒忘,也對那個最初的目標模糊了。不能說是一件好事或者是一件壞事,自己開心,適應了就好。

中國大陸的朋友比我們收入高又如何,我們能適應做生意送禮打交道嗎?我們能適應去醫院看病排隊嗎?我們的孩子以後回國能幹什麼?我們能適應再折騰一次回國重新開始嗎?

我們回不去了,我們已經不是當初的我們了。

網民留言:

文章出來後引來很多華人共鳴:「2010年回國,擠公交車不習慣,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開車,好似飛翔的小鳥自由自在。菜市場買菜不習慣,因為不知道行情,不會搞價。洗澡要去個體辦的公共澡堂,三塊錢一張洗澡票,正洗呢,老闆喊:『水管壞了,沒熱水了』。沒熱水還賣票?幸虧我帶了洗臉盆,接了盆熱水備用,不然一定感冒。國內東西太貴,每次買菜好幾百塊,一個熟雞腿15塊,買倆雞腿30多。」

「物價100倍了,怎麼回去?」

「美國可以公事公辦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中國大陸卻不行。國內靠的是關係和人脈,在海外這麼多年國內哪裏有人脈。還有就是信任,就算自己一根筋相信別人,但人家卻不信你。除非國內有家庭背景,或者抱着與天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信念。」

「在美國生活時間長了,回中國生活最不習慣的是社會誠信。如果連親戚朋友、商店銀行都要提防,那活得該有多累。」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紫靜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1014/135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