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幣市場價與中間價連續偏離 彭博:人行穩預期力不從心

中共央行穩預期力不從心。

近期人民幣市場匯率與中共官方公佈的中間價出現連續偏離,幅度超過1%。彭博報道認為,市場對人民幣的單向貶值預期正在增強,中共央行穩市場預期已經力不從心。

人民幣市場匯率與中間價連續偏離

彭博8月29日報道,人民幣市場匯率連續偏離中間價1%以上,這顯示中共央行正面臨2015年8.11匯改以來前所未有的尷尬,穩市場預期已經力不從心。

報道說,境內外人民幣即期匯率本周跌破7.10元後,目前雙雙跌至7.17元一線,較上周末累計下跌均接近1%。

與市場匯率走勢相比,中共官方公佈的中間價雖然連日走弱,仍連續七天強於彭博調查的市場預測均值,其貶值幅度遠不及市場匯率,這造成中間價和市場匯率之間出現顯著偏離。至周四中午,即期匯率已連續4天較中間價偏弱超過1%,為2015年8.11匯改以來罕見。

彭博報道說,除最近4天連續偏離較大,在岸人民幣即期日收盤成交價較當天中間價偏弱超過1%的情況,過去四年中僅有4個交易日。

周四(8月29日),人民幣中間價位於7.0858元,較上周末累計僅僅下跌0.4%。

分析:人行偏強中間價不足以扭轉看空預期

中間價定價強於市場預估和即期匯率,通常被視為官方引導匯率走強的信號。不久前,中共央行官員還將中間價與在岸、離岸市場匯率「三價合一」作為人民幣預期穩定的證據。

上周,中共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記者會上說,「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岸市場匯率、離岸市場匯率已經『三價合一』,表明市場預期總體平穩。」

然而,從8月以來的價格表現來看,除了14日外,其他交易日人民幣即期匯率日收盤成交價格都要弱於當日中間價,體現市場單向貶值預期正在形成。不僅是雙邊匯率,彭博以即期價格或中間價計算的CFETS人民幣籃子指數也一再創出歷史新低。

彭博報道指,面對本周與中間價漸行漸遠的市場匯率,央行如果要扭轉境內外即期匯率單邊貶值的走勢,縮窄市場價和中間價間的偏差,或需動用更為強力的手段。

周四(8月29日),瑞穗銀行策略師張建泰在報告中寫道,目前貿易戰風險不減,僅靠偏強的中間價來進行引導,不足以扭轉市場上看空人民幣的預期,「要支撐人民幣,央行可能要拿出更多措施,比如口頭干預或直接干預,以向市場明確底線。」

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指出,9月1日,3000億美元輸美產品的第一批關稅即將上調到15%,在這一背景下,偏強的中間價對於減緩境內購匯需求的作用可能有限。

交易員表示,企業購匯近期明顯增加,中資大行雖提供美元流動性以防人民幣快速下跌,但沒有大量拋售美元以支撐人民幣顯著反彈的情形,市場處於緩慢貶值過程。

VM Markets駐新加坡的管理合伙人Stephen Innes在報告中表示,預期貿易戰還會繼續升級、中國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概率增加,人民幣交易員將繼續逢低做多美元。

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

路透8月28日引述交易員觀點報道,中美貿易戰未見緩和,監管層意在通過中間價控制人民幣貶值的節奏。鑑於當前市場購匯力量偏強,若中間價持續下行將對即期匯價形成循環負反饋,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的風險將增加。

一外資行交易員表示,當前市場購匯力量仍較強,目前月底購匯已經到尾聲,走勢還要看9月的情況,如果貿易戰繼續升溫,人民幣有跌破7.2的可能。

瑞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當前離/在岸人民幣已跌至7.16元的水平,除了中美貿易戰前景黯淡之外,中共央行降息周期即將開啟也促使市場進一步拋售人民幣。逆周期因子的運用只能緩和而非逆轉跌勢,市場參與者可能仍會在短期內繼續賣出人民幣。

報告稱,「我們看到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的風險增加,這將擾亂在中國境內金融市場開放期間資本的流入,在必要時央行可能不得不介入以打破單向人民幣的貶值預期。」

荷蘭ING集團最新報告表示,中共如果祭出不可靠實體清單,或者繼續堅持強硬的談判立場,這些都可能都會最終拖累人民幣表現;修正對2019年剩餘時間的人民幣預測範圍為7.05~7.50元,人民幣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具,波動性會越來越高。

法興銀行分析師姚煒、Jason Daw也在今天的報告中指出,隨着關稅進一步加征,人民幣還將進一步走弱,「我們打算在回調至7.10時開始建倉,目標是最終升至7.40,止損位於6.99。」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 記者賀景田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30/133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