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負債354億 中國又一巨頭倒下 26年企業陷困境

作為安徽第一大房企、房地產百強企業的國購集團,前幾日有消息傳出,公司負債纍纍、多地項目停擺,一時引起網友熱議。其實從去年開始,國購就接連被傳出次負債違約的消息,而且國購在安徽的其它項目停工爛尾的現象,可以說是接二連三。

截至去年6月份,國購投資實現總營收33.29億,同比減少26.04%;淨利潤僅1.72億,同比減少41.75%;資產總計471.12億元,同比增長9.94%。但在公司負債方面,國購投資負債合計達到354.79億。

據國購集團官網介紹,公司成立於1993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健康醫療、智能製造、產業地產等多領域,旗下擁有40多家子公司的綜合性、國際化企業集團。2018年,國購集團位列國內房地產開發企業69強、國內民營企業243強。

在2013年,國購大舉借債100多億,收購當地知名房地產企業藍鼎置地。「那時候甚至打算購買私人飛機了,還好沒買。」國購董事長袁啟宏笑稱,2013年大舉借債擴張之後,國購集團成為了安徽龍頭房地產企業,在合肥被稱作「小萬達」。

有數據統計,國購集團作為安徽地產巨頭,2016年已建成項目總建築面積約一千萬平方,佈局全國建成13座商貿連鎖國購廣場,商業地產資產估值在3千億。所以,有人把國購集團稱為安徽第一大房企,把袁啟宏稱為安徽「地王」。

但好景不長,在房地產業務面臨瓶頸時,國購集團的發展也不如從前了,在公司急於轉型的時候,國購投資15.80億,涉足化肥生產行業,時隔一年後,國購又耗資5億買入東凌國際,並於同年出資3.5億參與安凱客車的定增計劃。

大量的投資,讓國購集團踹不過氣,加上房地產主業的不景氣,以及接連的投資失利,讓國購集團的「日子」不再好過。

近日,一則「安徽國購集團老闆袁啟宏下落不明、疑似跑路」的消息將安徽國購集團再次推向輿論「暴風中心」,雖然此後國購集團向媒體進行了澄清,但這並未打消市場對國購集團目前債務危機的疑慮。

國購集團,頭頂「安徽第一大房企」、「房地產百強企業」、「民企500強企業」等「光環」,如今已經因為債務危機跌落神壇。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除了房地產業務拖累業績外,縱觀國購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激進」佈局,同樣可以找到國購集團出現危機的「蛛絲馬跡」。

債務危機愈演愈烈

資料顯示,國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購集團」)成立於1993年,擁有40多家子公司的企業集團,2018年,集團位列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69強、中國民營企業243強,袁啟宏持有99.6%股份,為實控人。

據媒體報道,2018年9月,國購集團旗下規模為1.69億的券商資管計劃發生逾期,兩個月後危機開始蔓延到債券市場。

2018年11月19日,國購集團公告因重大事項,發行的相關債券自20日起停牌。

當時國購共有10隻債券,合計債券餘額高達47.9億元,分別為發行規模5億元的「16國購債」、5億元「16國購01」、6.6億元「16國購02」、8.4億元「16國購03」、8億元「17國購01」、3億元「17國購03」、5億元「18國購01」、4.78億元「18國購02」、1.12億元「18國購03」和1億元「18國購04」。

2019年11月19日和20日,聯合評級連續兩日對國購集團長期信用評級和存續期內公司債券信用等級從AA下調至A,隨後又下調至BBB級,隨後又在今年1月下調為B級,並將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聯合評級認為,國購集團房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內,以合肥市為主,合肥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延續負增長,公司的內生現金流高度依賴房地產業務的銷售和回款情況,易受到房地產波動及信貸環境變化影響,轉而加劇公司的流動性壓力。

8月15日,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告訴財聯社記者:「對於此類企業的資金壓力,或和此前包括合肥等在內的安徽城市躁動有關,那個時候很多房企相對來說比較狂熱,所以會有類似的問題。而從實際過程看,調控趨緊且持續,所以各地房企自然開始受到衝擊。從實際情況看,類似企業雖然也意識到了行業調整的風險,但卻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國購集團營收為70.84億元,同比下滑16.41%,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7.43億元,截至2018年末,資產總計435.7億元,所有權或使用權受限的資產賬面價值為176.79億元,占期末資產總額的40.58%。負債總額高達353.8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1.22%,而2017年末為74.36%。

國購集團表示,公司發行的債券已經發生實質性違約且部分金融機構的貸款已出現逾期,目前有金融機構及債券持有人已經提起訴訟並保全、查封公司的核心資產,公司在建項目被迫處於停工狀態,雖然公司努力在推進資產和債務重組工作,但重組能否成功,公司後續能否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

嚴躍進認為,後續對於此類企業來說,需要適當拋售或轉讓部分項目,進而回籠資金,同時也需要反思既有的投資策略,進而形成更大的操盤能力。

資本市場買買買

除了房地產外,國購集團自2015年起在資本市場大手筆「買買買」,頻繁進出上市公司,開啟多元化併購,其實也為如今的債務危機留下「隱患」。

2015年5月,國購集團下屬公司以1.3億元拿下*ST中發第一大股東的位置,然而一年後,國購集團退出*ST中發,將控制權轉讓給安徽瑞真商業。

國投集團並未退出資本市場,只是轉移了目標。

2016年10月,國購集團下屬國購產業控股(下稱「國購產業」)擬以現金15.8億元受讓司爾特(5.300,0.06,1.15%)(002538.SZ)1.8億股,從而持股25.27%成為司爾特控股股股東,袁啟宏成為司爾特新實控人。

8月15日,上海財經大學500強企業研究中心財務與金融學教授宋文閣博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以我個人的經驗看,國購集團應是看好資本市場未來走勢,賣掉中發控制權成為司爾特控股股東,可能是認為中發估值高或企業質地不好或產業鏈不協同等原因,想買個資本升值潛力更大的企業,通過財務資本運營獲取更大的收益。」

除此之外,2017年1月,國購產業又擬約3.5億元認購*ST安凱(2.860,0.00,0.00%)(000868.SZ)增發股份5154.64萬股,獲*ST安凱6.64%的股份;同一個月內,國購集團連續5個交易日在二級市場累計耗資5億元增持*ST東凌(7.090,-0.14,-1.94%)(000893.SZ),舉牌原因是「出於對東凌國際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僅僅四個月的時間,國購集團似乎就明確了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參股兩家上市公司的佈局。然而司爾特是以化肥為主業的公司,*ST東凌主營穀物貿易、鉀肥生產等,*ST安凱主營客車研發製造和銷售,這三家上市公司與國購集團當時的主業關聯並不大。

宋文閣表示:「在許多企業家認知中,500強的大集團一般要標配2-3家上市公司,如果不控制幾家上市公司,投資與融資很難閉環,資本品牌形象及業界地位很難有影響力。」

袁啟宏對此也感觸頗深,其曾向媒體表示,如果前幾年沒有借下那麼多債務,不着急追求企業排名,現在自己每天的睡眠肯定會踏實很多,「歸根到底,我們民營企業的問題就出在既想做大,又想做快。」

在資本市場「傷痕累累」

「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一些新特點,包括上市公司涉嫌犯罪多、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多、市值規模縮水多、商譽減值多及暴雷爆倉多等,一些企業家由於決策失誤,負債規模過大,金融槓桿使用過大,投資收購項目達不到預期,造成傷痕累累、體無完膚、財富歸零,尤其是偏愛資本運作的企業家,比如三胞集團的袁亞飛、銀億集團的熊續強等。」宋文閣分析稱。

2018年也確實是國購集團的「傷心之年」,其在資本市場的佈局虧損連連。

資料顯示,國購產業在舉牌東陵國際後,因隱瞞一致行動關係收到監管函,漫長的股東內鬥後,2018年2月,國購產業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了全部*ST東凌股票,*ST東凌在該月股價持續下跌,最高7.59元,最低不足5元,與當初增持的均價最低12.4元,最高13.6元相比,國購產業可謂是大虧「出局」。

2018年7月3日,*ST安凱公告稱,在公司的定向增發中,國購控股到期未繳款構成違約,公司董事會擬授權經營層通過協商等方式妥善處理國購控股的違約事宜。而根據簽訂的補充協議,如國購未能按照協議約定履行認購義務,則需要向*ST安凱支付其認購總金額20%的違約金。按此計算,國購控股應當向*ST安凱賠償7000萬元。

對於該筆賠償款進展以及處理情況,財聯社記者於8月15日致電並發送採訪提綱至*ST安凱,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退出*ST東凌和*ST安凱也意味着,國購集團參股兩家上市公司的計劃徹底「告吹」。好在國購集團還有一家控股公司司爾特,但是國購集團在司爾特的投資情況也不妙。

8月15日,一位司爾特內部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國購是資金狀況不大好,我們也是大概去年11月左右才知道,他們那邊很多事情我們也不一定清楚。後面國購凍結的股權是否會導致公司實控權變更,還要看後續進展。」

公告顯示,目前國購產業持有司爾特98.62%股權遭到質押,100%股權遭到法院凍結和輪候凍結。曾有媒體報道稱,國購對外質押的上市公司股權質權人簽署的相關協議中,不存在股票質押觸及平倉線的情形,沒有強制平倉的風險

宋文閣表示,就算沒有平倉線,如果它無法按時支付利息且歸還本金,還是可以按照協議約定進行起訴,甚至要求拍賣股權,這可能會導致司爾特實控人變更。

上述司爾特內部人士表示:「國購就只派了三個董事在這邊,也就是開董事會、股東會時候來下公司,公司的決策、生產經營、管理等都還是原來的董事長、原班人馬在管,對於實控人的情況我們也不清楚,他平時也不來公司,他在這邊其實相當於是財務性的投資。」

事實上,即使只是個財務投資人,國購賬面浮虧也比較嚴重。

2016年,國購產業以8.8元/股價格受讓司爾特控股權,而截至8月15日收盤,司爾特股價已經回落至5.11元(復權價5.46元),以此計算,國購產業賬面浮虧近四成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界面/有道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822/133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