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杜耀明:減少新移民是改革醫療制度的第一步

作者:
當前線醫護髮覺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他們又怎不心力交瘁?他們選擇向社會公開醫療系統已陷入危機,以悲慘的工作狀況示人,正好刺中特區政府的虛偽和無能。這樣的政府可以慷公眾之慨,不計回報投入千億元計金錢興建中港基礎建設,卻對市民健康淡然置之,只懂增撥五億元給醫管局去為崩潰的醫療制度小修小補,又怎教他們不感到旁徨、氣憤、絕望呢?

流感殺到,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再次身陷水深火熱之中,不過今趟終於忍無可忍,上街示威,部分更大聲疾呼,直指大陸新移民導致醫療服務需求大增,並要求特區政府正本清源,立即取消由大陸來港每天名額一百五十人的移民政策。

驟眼看來,此說以偏概全,因為醫院爆滿,原因其實相當複雜。眼下一些重災區病房負荷超載四、五成,醫護人員顧此失彼,忙於奔命,是源於兩方面。一是需求因素失控(如人口老化、新移民人數、大陸來港就醫者增加、公立醫院來者不拒的政策),另一方面則是服務人手和設施供應不足(如醫護人員流失、人力培訓不足、醫管局管理不善、增加病床速度緩慢)。

同時,新移民大量加重本港醫療系統的負擔,只是個別醫護人員的觀感,卻是查無實據,醫管局從不提供新移民使用醫院服務的數字,更不要說具體評估他們有否濫用,以至對醫療制度有何衝擊。因此,把眼下醫療服務的困局,歸咎於新移民身上,只是尋找代罪羔羊,甚至有歧視之嫌。

不過,面對嚴峻形勢,常識比數據重要,行動比空話實際。醫管局沒有數字,就該立即統計,立案調查,數據不全不是否定前線醫護人員觀感的藉口。更何況,由九七至今,以每年大陸來港定居五萬人計,總數早已破了一百萬大關,但政府何曾作出預算,又採取甚麼行動,去滿足這批佔全港近七分一數目的新增人口的醫療需要?

過去二十年,政府不是沒有為香港人的未來醫療需要打算過,只是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夢想之中,誤以為通過強制的醫療保險計劃,公私營服務並駕齊驅,便可大量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奇怪的是,政府從不作兩手準備,如設想的醫療保險政策無法推行,一直承擔九成醫院服務的公營系統又該如何維持下去呢?結果是搞了十年,一切原地踏步,只能推行自願醫保的扣稅計劃,而公立醫院服務仍要承擔沉重責任,前景如何,照舊是見步行步。

面對未來三十年,政府也確曾成立「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由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當主席,其後發表報告,只指出香港人口將持續增長,至2041年,將達到接近850萬人,但對於如何應付這批新增人口(其中大陸新移民佔七成)的醫療需要,並無提供任何線索。

醫管局之後亦沒有未雨綢繆,提出跨世代的三十年服務大計。換言之,人口不斷擴張,卻對如何應付再多一百萬人的醫療需要則束手無策,那麼大家對未來二、三十年公立醫院的合理的期望,只能是比現況更差。當前線醫護髮覺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他們又怎不心力交瘁?他們選擇向社會公開醫療系統已陷入危機,以悲慘的工作狀況示人,正好刺中特區政府的虛偽和無能。這樣的政府可以慷公眾之慨,不計回報投入千億元計金錢興建中港基礎建設,卻對市民健康淡然置之,只懂增撥五億元給醫管局去為崩潰的醫療制度小修小補,又怎教他們不感到旁徨、氣憤、絕望呢?

既然當局在醫療服務方面沒有突破困局的重大措施,大家只好着眼控制需求,但人口老化不能扭轉,公立醫院來者不拒的政策也該保持,剩下來只有縮減大陸來港定居的名額和限制大陸人來港就醫。後者或可減輕私營醫療機構爭搶醫護人手的壓力,卻涉及降低短期旅客來港數目,也有礙香港發展醫療產業,因此唯一可考慮的便是限制單程證來港人士的配額,此舉當然不能改善醫療服務質素,但可立即大幅削減人口增長七成,以紓緩現行服務惡化的速度。事理俱在,政府若連如此卑微的要求都不敢向北京提出的話,與見死不救有何分別?

政府當然可以大義凜然反駁,不能漠視家庭團聚的需要,但家庭團聚的代價若加速醫療服務惡化,結果是剝奪市民(包括新移民)得到合理醫療保障的權利,那麼何不暫且放緩步伐,讓香港好好規劃一下未來,切實提升服務水平使病人得到應有的尊嚴對待,不是更有意思嗎?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215/124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