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趙紫陽:一名中共不想記住的改革先鋒

作者:

王雁南仍然希望,父親的功績有一天能夠得到平反

北京城中一個小小的院子裏,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紀念趙紫陽。30年前的,他是中共最高領導層中極力反對派出坦克出入天安門廣場鎮壓要求民主的中國學生。

後來,中共黨內定性,認為他在那一天犯了「嚴重錯誤」,其名字也從官方歷史當中刪去。

悼念者和記者要輾轉穿過迂迴的胡同,才能來到北京城裏趙紫陽的老四合院式住宅,途中警察和便衣保安數步一哨,隨時準備盤查來訪者。

這是一個寒冷的一月天,也是2005年因中風逝世的趙紫陽的忌日。多輛警車在每一個路口駐守。住宅門外則停着一輛沒有車牌號的國安車輛,車上的人監視着到來的人和車,不時還在對步話機說着什麼。

「你們能出席就是個奇蹟,」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對我們這些到訪者說。

中國共產黨在近30年時間裏一直試圖將1989年6月4日發生的事件從歷史當中抹去,而這裏的年輕人對於那一天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趙紫陽的處境也印證了當局仍然在這樣做。他是當時中共黨內排行最高的官員,但是在關於那場重大事件的歷史記錄中,已經沒了他的名字。即使他已經不在人世,卻仍然被看作是一個威脅。

他的家人說,每一年,前來悼念的人數每年都在減少。有些人是被擋在外面,不允許進入。還有一些人則是被禁止在城市裏自由活動——就像趙紫陽本人在16年前的待遇一樣。

「這麼多年都是這樣,我們還能怎樣?」趙紫陽的兒子趙二軍對於這些干預已經司空見慣。

「有時候我們出去,幫着帶人進來。這個人以前是我父親的秘書——他和外面的警察吵起來了。就是他也差點不讓進。」

「我們屋裏說吧,」趙二軍指了指院子旁邊的高樓說,「那裏有人臉識別攝像頭,來的人臉和身份都會錄下來。你這次進來了,下一次可能就難一些了。」

一小撥人走進了趙紫陽的書屋,裏面陳列着他的照片、文檔和一些物品,還有他已經過世的夫人。這裏呈現的是一個充滿愛的家,一個為他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家——他曾是中共的總理、中共中央總書記。在被排擠下台之前,他也曾經被看作是推動中國大陸重大經濟改革的功勳人物。

書房裏已經放滿了香氣滿溢的鮮花,更多的鮮花被放在了門外。

很多來訪者都告訴我們,他們是來自趙紫陽的老家。這未必全部是事實,但是似乎這樣說會比較容易通過警衛的一關。而他們來這裏,不僅是想保存關於趙紫陽的記憶,還有他的信念。

張保林(音)過去擔任記者。他報道了趙紫陽給中國大陸很多地方帶來財富但同時也被指引來腐敗的年代。在那之後,趙紫陽挑戰了他的政黨,在天安門的抗議當中維護學生。

張保林說:「趙紫陽在改革開放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任內帶來了很大的進步。所以我覺得,對於像趙紫陽這樣一個去世多年的老人,我們應該紀念。在改革開放紀念當中沒有(他的名字),我們認為是非常不公平的。」

趙紫陽忌日不僅沒有出現在中共官方的紀念當中,而且就像與天安門事件有關的一切事情一樣,它的名字也沒有出現在中共官方的歷史書上。但是,在四合院裏的這些人希望,這種情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一名來訪者說:「我相信有一天,趙紫陽會平反的,因為歷史不會永遠扭曲。有一天人們會知道真相的。對,它沒有寫進歷史教科書,但在我們家,我們經常說起——我不希望下一代忘記。」

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感嘆說,對於是否有一天能夠看到她父親的功過得到政治平反,她只能謹慎樂觀。

「信心是有的,希望也是有。但現實就是現實。」

1989年,知道黨內的強硬派正佔上風的趙紫陽去了天安門廣場,勸諭學生離開,保住他們未來的生命,再去和執政黨談判。

他對學生說:「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

但是,將近30年之後,記住趙紫陽和他的信念,對於一些人來說卻是前所未有地重要。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124/1236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