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央行放水 水漫銀行間!中國警惕墜入流動性陷阱

作者:
然而,銀行越來越發現:錢倒是越來越多了,但卻怎麼樣也流動不起來,大家都把錢捂在手裏,仿佛有一個黑洞存在似的。

2019開年,中央推進逆周期調節的決心異常大——全面降准、激勵各大銀行、提前下放地方政府專項債、推進普惠性減稅……

然而,銀行越來越發現:錢倒是越來越多了,但卻怎麼樣也流動不起來,大家都把錢捂在手裏,仿佛有一個黑洞存在似的。

水流不出去會有什麼後果?最直觀的是經濟增速下降,最糟糕的情況當然就是通縮了。

01

錢太多了,但流不動

2019年,中國或許很快迎來貨幣+財政雙擴張。

伴隨着2018年四次定向降准,新年伊始央行就放出全面降准,打響了逆周期調節戰役的第一槍。

央行持續向各大銀行「灌水」,希望能幫到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不過,「刺激中小企業融資」這句話聽得越多,就仿佛離我們越遠。

一方面,中小企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2018,去槓桿、環保風暴、匹凸匹暴雷、股市暴跌等一系列重大變故讓一批債務違約、產能過剩、迷信槓桿的企業直接死在了戰場上,被動放棄了需求。

與此同時,即使是循規蹈矩經營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也開始出現動盪。穩定,成了這個時代的稀缺品。企業們也不大敢放手融資、貸款、接項目,主動地放棄了需求。

另一方面,銀行也找不到什麼好項目進行信用擴張。以前還有城投集團、大企業幫忙,可現在就沒什麼好項目,連忙也幫不上了。

房地產就更別提了,房地產調控雖有調整但總體還在嚴控,能夠隨便起高樓宴賓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大基建也曾經是一塊吸水「大海綿」,可是隨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些高回報率的項目早就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高風險、低回報的項目,地方政府把錢砸進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投資成本。限於對高赤字的恐懼,不少大基建項目不得不被腰斬或延後。

一句話,企業不敢輕易貸款,銀行不敢隨便放款,央媽卻放水不停,流動性就日復一日地在金融機構中淤積。

更嚴重的是,整個管網恐怕都生鏽了。以前,銀行間可以互相交易資金,利率高的時候,還能收點利息,但這個銀行間市場利率目前特別低,隔夜式加權利率再次接近近三年來最低水平,甚至一度低於央行逆回購利率,銀行當然更樂意配合央行逆回購,結果就是水更多了。

但最需要水的地方,水卻流不過去。央行放的水就這樣一直「水漫銀行間」。

02

流動性陷阱

沒有好項目,聽起來各大銀行和地方政府怪無奈的,可到最後吃啞巴虧的,除了普通老百姓還有誰?

用行政命令督促各大銀行實行信用擴張,就好像用鞭子趕着牛馬走路,一不留神,牛馬都沖了出去。據報道,多家大型國有銀行已經下調了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而且降至幾乎無法覆蓋銀行資金成本和相應違約風險的水平。

銀行們豁出去了,勇氣固然可嘉,可紛紛被打臉也是事實。

2018年這短短一年間,中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連跌3個百分點,年末更跌穿了10%。一邊是逐漸走低的市場利率,一邊是漲不起來的社會融資,貨幣政策的效用發揮到頭了。

根據「流動性陷阱」的現代解釋,簡單來說,就是居民和企業放在銀行的錢在增加,而銀行放在央行的錢在減少。

怎麼預知流動性陷阱。就是看M1和M2走勢。我們知道,M1是正在流動的現金加上你銀行里隨時可以取出來的活期,M2則是M1再加上你的定期和儲蓄。當M1增速小於M2時,就意味着大家在存錢,不消費。來,看下圖。

至於不斷下調的存款準備金率,說白了就是在壓縮各大銀行放進央行的資金,相當於把資金釋放回銀行。

03

衰退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要想刺激經濟,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了,甚至出現了流動性陷阱,而財政政策似乎還有很多餘地。於是,2019新年伊始,擴大政府專項債和推進普惠性減稅同時被提出。

貨幣+財政雙擴張的時代到來了。

1月9日,國常會決定再推出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預計可為小微企業減負約6000億元。

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合計1.39萬億元。

從經濟規律來說,實行更為擴張的宏觀調控,是因為經濟進入了衰退期。

世界銀行已經下調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2018年經濟增速,中國12月的CPI和PPI增速也開始了下滑,經濟增速和通貨膨脹增速雙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湧向國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開始下降,PMI數據也跌破了榮枯線……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111/123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