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再響警 最怕劣勢延至2019年

每逢新一年來到,主觀願望當然想萬象更新,惟客觀現實依舊殘酷。 中國在2018年最後一日公佈了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2016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貿易戰影響逐漸浮現,經濟前景確實轉差,亦意味着2018年第4季經濟難有驚喜,惡劣情況勢延續至2019年。

上述指數主要是衡量每個月的工業產出、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存貨、供應商發貨、就業及製造成本投入的價格,為整體經濟的前瞻指標。若細緻地看,12月無論是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及進口指數,全部均處於盛衰分界線以下,預示着不論是 大陸還是海外市場,整體需求下跌壓力正在加大,情況未許樂觀。

對上一次該指數處於收縮期是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當時 中國實施了一系列措施穩住了經濟,美國聯儲局亦因擔心中國因素而暫停加息,歐洲央行更在不久前的時間落實了大規模放水政策。足見當年中國經濟能渡過難關,外部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惟目前不同的是,美國聯儲局12月再次加息,歐洲央行2019年1月1日起也停止放水了, 大陸則因債台高築及要扞衛人民幣匯價,很難顯着地放水救市。

事實上, 中國近期公佈的數據已反映受到貿易戰拖累。舉例來說,2018年11月工業企業利潤出現2015年12月以來首次收縮;11月整體國企盈利倒退;11月出口增幅由之前的高雙位數大跌至僅5.4%。

難怪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風騷地吹噓說:「中國經濟有麻煩,全因為我。」同時聲稱過去多月對華徵稅已達成果,美國經濟反而未受壓力。姑勿論他的言論正確與否,惟明顯地看到中美貿易戰是誰佔上風!

事到如今,雖然中美雙方同聲透露,貿易談判有「積極」進展,惟就算最終能握手言好,已被破壞的經濟及互信關係真的能復原嗎?恐怕只要經濟復原,或任何一方找到新的增長模式,往後全球局面只會更趨向「兩極化」,恐印證2018年是全球分道揚鑣的一年,「一體化」只會慢慢衰落。一旦如此,結果如何乃未知數。

目前數據擺在眼前,中國經濟確實陷入困難之中,當下首要穩住的固然是近14億人的「吃飯問題」。2019年來臨,中央將落實一系列減稅措施,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均會受惠,再加上中美貿易戰有望緩和,在內外皆有利好消息下,寄望新年新氣象能如願以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9/0101/122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