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羋月的私生活為何如此開放?原來都是因為商鞅

電視劇《羋月傳》播出後,劇中主人公秦宣太后的歷史,被媒體一再「普及」。其中最津津樂道者,莫過於秦宣太后超級開放的性觀念。史載,宣太后執政期間,韓國曾向秦求救。宣太后在朝堂上對韓國使者大談性生活:「從前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壓在賤妾身上,賤妾很難受;先王把身子壓在賤妾身上,賤妾卻很愉悅。為什麼呢?因為承寵交歡,對賤妾有利。韓向秦求救,要拿什麼讓秦不覺得沉重,而感到愉悅呢?」這種開放,不止於言辭,且見於行動。執政期間,宣太后曾與秦國北方強敵之主「義渠君」私通生了兩個兒子,換來秦國北方邊境的三十餘年平靜;晚年又在甘泉宮詐殺「義渠君」,徹底剿滅了義渠國。此外,宣太后長期豢養情夫,也是當日人所共知之事。

秦宣太后在性生活上放蕩不羈,與商鞅變法排斥仁義、貞廉有關

這種開放,一般被解讀為兩大原因:1、秦國地處西陲,受戎狄文化影響較大,故不似中原國家那般重視禮教;2、宣太后取得執政地位後,權勢熏天,自我放縱。其實呢,還有第三大原因,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商鞅變法。商鞅曾把禮樂、詩書、良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列為毒害國家的「六虱」。認為國家要想強盛,必須先剷除仁義、和平、善良、孝悌;只有杜絕了「六虱」,兵民才會爭先恐後樂於被國君所用。

商鞅於秦孝公時代將上述理念付諸實踐。孝公死,秦惠文王即位,商鞅被車裂,但其法未變。秦惠文王,即是宣太后的丈夫。秦國的立國理念,既然排斥禮樂詩書、誠信貞廉,宣太后如此作風,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秦宣太后執政前後秦國世系。宣太后約去世於公元前265年

商鞅為了建立自己的理想國,不惜以整個社會的道德大倒退為代價

細說起來,商鞅的理想國,本就是以整個社會的道德大倒退為代價而建立的。

消滅大家族後,小家庭面對國家機器毫無抵抗力;家庭倫理也隨之墮落

譬如,為強化國家對民眾的控制,商鞅用律法阻絕了任何大家族存在的可能性,即所謂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家中有兩個男丁而不分家者,田賦加倍徵收。如此,大家族制消亡,原子化的小家庭直接面對強大的國家機器,自然毫無抵抗力。同時,也直接導致秦人家庭倫理的墮落,漢人賈誼後來形容說:秦時,兒子借給父親一把鋤頭,常流露出施恩的神色;母親拿幾隻瓢碗笤帚,兒媳就會說難聽的話,簡直快趕上禽獸了。

以「愚民」、「弱民」為基本統治手段,扼殺民眾求學啟蒙的可能性

那要怎樣讓民眾保持愚昧呢?商鞅的辦法有三:一是要驅逐知識分子,燒毀詩書;二是政府不要因戰功、農耕以外的任何理由獎賞百姓,如此,「則民不貴學問,又不賤農。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無外交則勉農不偷;民不賤農則國家不殆」——民眾鄙視學問,就會變愚昧,就不會有多餘的外部交往,就會安心耕種,國家就不會衰弱。三是大臣、士大夫,不許做展示自己博學多聞、能言善辯的事情,以免成為百姓的榜樣。

上述政策,確實產生了商鞅所期待的效果。據秦宣太后執政時期成書的秦《日書》,秦人普遍沒有讓自己的子女讀書上進的期望。幾乎都在祈禱兒子出生後孔武有力,利於耕戰;希望生子做「吏」,生女兒「為邦君妻」。宣太后死後不久,荀子來到秦國,其所見所聞是:秦國沒有知識分子,百姓都很愚昧,服飾簡樸,相當害怕官府,相當服從。

睡虎地秦簡

最終,宣太后時代的秦國,已經成了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國家

總結起來呢,就是經過了商鞅變法,到秦宣太后的時代,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已經大滑坡了,「笑貧不笑娼」已經成了官方認可和宣傳的價值觀了。這種價值觀下面,自然不會對宣太后的淫亂,造成任何輿論壓力(知識分子都不存在了)。宣太后臨終前,很有自信地公然要求以自己最喜歡的情夫來殉葬,也與此有關。相比之下,當時中原國家的不少君王,雖然也很淫亂,但終究不能這樣放肆,現在《詩經》裏頭,還留存有很多的篇章,就是在諷刺中原地區君王們的淫亂。這是當時中原國家的一種原始的「輿論監督」,也是中原國家的一種價值觀。這種「輿論監督」,和這種價值觀,在秦宣太后執政時期的秦國,那是完全沒有的。為什麼沒有呢?因為秦國搞了商鞅變法。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搜狐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1105/119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