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鮑里索維奇·祖波夫主編的《二十世紀俄國史(1894—2007)》出版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到一年就再版數次。參與這部書寫作的40餘名專家都感覺到20世紀俄國歷史上有太多的「空白點」,「不明白的地方」,因此他們寫下這部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李玉貞與陳鐵健、吳家林夫婦等6人,在採訪了俄國史學家潘佐夫後,在2010年第10期《炎黃春秋》中發表此文。
書中透露,列寧接受了德國的資助,而進行反對俄國政府的活動。列寧從1915年開始得到德國當局資助在俄國進行革命活動,實際上充當了德國的秘密代理人。德國撥出5000萬金馬克(約合9噸多黃金)資助俄國革命者。
書中披露,列寧接受了德國的資助,在俄國進行革命活動(網絡圖片)
列寧利用了德國資助推翻俄國政府
雖然十月革命在《二十世紀俄國史》中是以「政變」一詞出現(順便指出,這幾乎成了大部分教科書的觀點),本文作者為敘述方便,依然使用「十月革命」。
在革命期間,列寧是否接受德國的資助,以進行反對俄國政府的活動?該書作者認為「是」。他們引用一些學者據德國外交部公佈的檔案詳細敘述德國威廉皇帝的計謀:設法從俄國內部尋找代理人,利用這隻別動隊,從俄國內部瓦解沙皇的力量。列寧從1915年開始得到德國當局資助在俄國進行革命活動,實際上充當了德國的秘密代理人。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就主張俄國失敗,堅持要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的階級鬥爭。二月革命後,1917年4月3日,列寧和一些政治流亡者,得由德國特種兵幫助順利經德國回到彼得格勒。(《二十世紀俄國史》上冊,127頁)。
潘佐夫教授解釋說,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並不是說列寧是德國特務。歷史上利用外國資助在本國進行政治活動的事例很多。潘佐夫的朋友r?契爾尼亞夫斯基認為,列寧不過是想利用德國援助達到在俄國掌權的目的。
關於二月革命後列寧對待臨時政府的態度,書的描述是:列寧於1917年3月6日從蘇黎世向彼得格勒發電報:「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絲一毫也不支持……不得謀求與其他政黨的任何接近」。他提出:「通過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建立布爾什維克的「一黨專政」(同上,405頁)同月,列寧在瑞士提出旨在進行社會主義政變的計劃。這個計劃得到德皇和德國總參謀部的「堅決支持」。
3月22(公曆4月4)日,德國駐伯爾尼公使向柏林發電稱,社會民主黨的書記,以俄國社會主義者及其領袖列寧和季諾維也夫的名義提出要求,請儘快允許他們從德國過境。此公使的電報最後說:「應予照准放行,使其儘快回到俄國……這符合我們的最高利益,盼急復」。威廉頒旨稱,如果瑞士拒絕他們過境,就讓這些俄國社會主義者穿過火線過境(同上,405頁)。
德國撥出5000萬金馬克(約合9噸多黃金)資助俄國革命者。書中詳細描述這些錢如何分批交到俄國革命者手中(同上,405~406頁)。4月8日,德國總參謀部向威廉皇帝報告稱:「列寧順利回到俄國。他幹的確如我們所願」(同上,406頁)。1917年夏季就有英、法、俄反間諜機構探明這個情況,臨時政府掌握了這個動態,但是沒有能力立即予以處理。4月16日列寧一回到俄國便宣佈了其著名的《四月提綱》,其中宣佈俄國第一階段的資產階級革命已告結束,現在的任務是立即做好向革命的第二階段——社會主義革命的過渡做好準備。
阿波羅網白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