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日本公佈了「處女率」 舉世震驚 全球譁然!

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調查報告:

日本18至34歲女性中,有39%還是處女,日本18至34歲的男性中,有36%是童子身。

調查報告還顯示:

18歲至34歲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沒有男朋友;在35歲至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而日本34歲以下的女性的處女率達到40%。

這足夠說明:日本的男男女女並不像AV片中那樣激情奔放,這說明日本社會確實已經進入了無欲望社會。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呢?

自從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被稱之為「失落的20年」。

這導致未滿35歲的日本人,從懂事以來就面對「失落的20年」

所謂「低欲望社會」:是指在一個奮鬥不再能改變命的社會裏,奮斗主力也就是年輕人群,開始對周圍的一切喪失興趣。

此時,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大多數人不願意背負房貸,或創業失敗的風險。

低欲望社會,不只是反應在性問題上,也反映在社會的各個方面:譬如日本人沒有炒房的欲望、沒有炒股的欲望、沒有結婚的欲望、沒有購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覺得麻煩,上超市覺得多餘,一部手機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

日本從2005年開始人口負增長時,小城市缺乏就業機會,大量年輕人湧入大城市,小城市房屋大量空置,而大城市一房難求,對於男性來說,沒錢沒房的經濟壓力影響最大。對女性來說,除了沒錢,排在第二位的阻礙因素是家人是否同意。

在育兒方面,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研究部長石井太說,新生兒數量再創新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於,人們認為撫養和教育子女費用和負擔過高,因此無法按理想中的數量生育更多孩子。

和過去不一樣的是,孩子得上學到二十多歲才能步入社會上班,對比以前十幾歲出去打工養活自己已是天然之別。由此可見,日本年輕人也並非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同時,日本年輕人看着自己父母親辛勞的生活,越來越不願意結婚,晚婚年齡一再推高。

男人覺得自己婚後就像是一部掙錢機器,拼命努力,還滿足不了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而女人們也感覺到結婚生子,整天呆在家裏伺候孩子伺候老公失去人生的價值。

所以,無論男女,更願意去享受一種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這導致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終生未婚。

他們越來越傾向於不結婚、不生子,因為他們覺的這會讓自己增添一輩子的負擔,他們更傾向於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個人獨居、蝸居。

低出生率帶來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消費萎縮。

日本的年輕人對於買車、奢侈品之類的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

雖然隨着互聯網與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但是,除了一部手機,其他商品再也調動不起年輕人購物的興趣。看不到年輕人買汽車,看不到年輕人買房子,LV包包沒人碰,電視機銷量大跌。你如何宣傳大拍賣、大出血,年輕人就是心不動、腳也不動。年輕人數量逐年減少,消費市場更加趨於飽和和低迷。

你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對於許多日本的年輕人來說,是毫無意義的話題。東京這麼一大國際大都市,85%的年輕人結婚時租房子結婚,只有5%的年輕人買汽車,這種地域物質的低欲望,使得銀座街頭的奢侈品變得毫無價值。

甚至,日本的空房子越來越多,總務部2014年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全國住宅總量達6063萬戶,其中閒置空房820萬戶,也就是說,每七戶住宅中就有一戶空置。野村綜合研究所表示,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空房比率將在未來10年提高到20%。

但與此同時,日本人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讓他們有些哭笑不得的現象數據顯示,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首都圈人口正在迅速膨脹。東京爆滿,鄉村鬼城,這一現象可能將成為未來數十年困擾日本的怪病。

低欲望社會,是資本主義國家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表現,因為資源和資本越來越掌握在少數人手裏,這些人通過聯姻、設置門檻都手段不斷鞏固自己地位,而大眾能夠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少。於是,大家慢慢放棄奮鬥,並對周圍變得麻木不仁。

不僅日本,我們再看看那些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年輕人是什麼狀態吧:

在美國,他們叫做千禧一代(millennials);

在英國和澳洲,他們被叫做Y一代;

瑞典,他們是冰壺一代;

在德國,他們是也許一代,

在西班牙,這代年輕人直接被叫做沒沒一代。他們既不上學也不上班,成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

英國衛報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西方社會年輕人和上一代人的財富鴻溝愈發巨大:在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退休人群要窮;在英國,退休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相當於年輕人收入增幅的3倍;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加拿大也同樣存在這種情況;還有一些國家,年輕人工資縮水的而程度甚至超過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

曾經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是社會上流行的口號。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努力和奮鬥很難再改變命運,勤勞致富作為社會最傳統的美德和習慣,正在離世界遠去。

有句話說得好:如今的年輕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他可能指的是年輕人不夠有決心,但是也變相說明了年輕人的無奈。

一套房子,就足以讓一個年輕人少奮鬥20年,也足以讓一個年輕人多奮鬥20年。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每月拿着幾千塊錢的收入,然後租了一個小單間,但這套單間價值卻需要你30甚至50年的工資,你是否覺的人生太無望了?

在現實面前,年輕人的理想、價值觀、才華、激情,根本都不值一提。於是很多年輕人寧可獨處、獨居,也不願意結婚生子。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新浪財經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18/115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