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的英語老師、民國時期自學成才的出版家王雲五先生在年輕的時候是這樣自學英語寫作的:
找到一篇英文的名家佳作,熟讀幾次以後,把它翻譯成中文,等過了一星期之後,再依據中文反過來翻譯成英文,這個期間絕不查閱英語原文。翻譯後再與原文比對,找出自己翻譯的錯誤、失誤和不夠精良之處。
如此反覆練習,王雲五先生練就了紮實的英文功底,為日後的英語教學和出版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那個科技、信息遠不如今天發達的年代,有限的學習條件迫使人們靜下心來轉向這種深度學習。
時間撥到百年之後,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巨變,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質和信息豐富時代,新奇有趣、輕簡濃縮的知識隨處可見,人們擔憂的不再是無知識可學,而是學不完的知識。
時至今日,恐怕很少有人能像王雲五先生這樣主動靜下心來深度學習了,甚至很多人認為,現今時代的學習已經不必如此「費勁艱辛」。
人們有太多的方式可以讓自己輕鬆地獲取知識,比如每天聽一本書、參加牛人的線上課、訂閱名家專欄或參加某某學習群……輕鬆高效,乾貨滿滿,只要自已持之以恆,就定能有所成就。
可惜的是,這種認知註定是一個錯覺,因為科技和信息雖然在我們這一代發生了巨變,但人類的學習機能並未隨之快速變化,我們的大腦運作模式幾乎和百年前一模一樣。
更壞的消息是,「豐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在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深深地損耗着人們「深度學習」的能力,並且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
三個月前,羅振宇在2017跨年演講中提到這樣一個事實:
用鈔票和用微信/支付寶支付,有什麼區別?
表面是更快更方便;實質上,用鈔票支付,是在理性決策;用手機支付,是在衝動消費。
購物,越來越不是理性的決策行為,用戶用本能花錢,追求的是快感。
種種跡象表明,快速、簡便、輕鬆的方式使得人們低層次的「原始腦」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高層次的「現代腦」功能則進一步弱化,而深度學習能力幾乎全部依賴高層次的「現代腦」(大腦皮層)。
商家已經看清了這一點,於是想方設法推出各種代讀、領讀、聽讀的產品,讓人們瞬間體驗到輕鬆獲取知識的快感,並且產生勤奮的感覺。
而現實的情況是:人們越學越焦慮、越學越浮躁,懂得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現在(別說是一生了)。
我隱隱約約看到這個世界正朝着兩極發展:
一小部分知識精英依舊直面核心困難,努力地深度鑽研,生產內容;絕大部分信息受眾享受輕度學習,消費內容。
知識階層在逐漸固化。如果長期陷於錯誤的認知或習慣於輕度學習,一旦喪失深度學習能力,將很難打破知識階層的限制,被困在認知低層。
深度學習的能力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在時代潮流中佔據一席之地,那就應該儘早拋棄輕鬆學習的幻想,錘鍊深度學習能力,逆流而上,成為稀缺,否則人生之路會勢必會越來越窄。
1
0
什麼是深度學習?
1946年,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Edgar 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之後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也做了相同的實驗,並發佈了「學習金字塔」報告。
報告稱:人的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個層次。
被動學習:如聽講、閱讀、試聽、演示,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為5%、10%、20%、30%。
主動學習:如通過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能將原來被動學習的內容留存率,從5%,提升到50%、75%和90%。
這個模型很好地展示了不同學習深度和層次之間的對比。
反觀自身的學習,我們同樣可以清晰地劃分出不同的層次。以閱讀為例,從淺到深依次為:
聽書
自己讀書
自己讀書+摘抄金句
自己讀書+思維導圖/讀書筆記
自己讀書+踐行操練
自己讀書+踐行操練+輸出教授
當前有很多聽書產品,讀書達人用十幾分鐘解讀一本書,一天聽一本,一年下來就三百多本,這種便捷新穎、濃縮乾貨的學習看似輕鬆高效,實則處於被動學習的最淺層。
好一點的情況是自己讀原書,但讀完之後卻不回顧或少有提煉總結,只滿足於輸入的過程,這類學習的知識留存率很低。卿不見幾天之後就想不起來自己讀了什麼了嗎?
更糟的是,這種努力會導致盲目追求閱讀的速度和數量,讓人產生勤奮的感覺,實際上這是低水平的勤奮,投入越多,損失越大。
初級閱讀者不可避免會踩入這兩個坑,而另一類淺層次學習的人數也不少,這類人能夠自己閱讀,也做讀書筆記或思維導圖,但遺憾的是,讀書筆記的內容往往是把書中的內容梳理羅列了一番,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大綱。
很多人醉心於此,似乎自己對全書的知識了若於胸,殊不知自己只是「農夫山泉」而已——「我們不生產知識,我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雖然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屬於主動學習,但它僅僅是簡單「知識陳述」,與高級別的「知識轉換」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一層的是,讀書之後能去實踐書中的道理,哪怕有那麼一兩點讓生活發生改變,也是很了不起的,因為從這一刻開始,知識得到了轉化。
從知道到做到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自己知道或做到是一回事,讓別人知道或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信試着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向別人清晰地講出來,你會發現這並不容易,心裏想得挺明白,講的時候就開始語無倫次了,如果再讓你把知道的東西寫下來呢?你可能根本無從下筆。
請注意,這種困難才是真正深度學習的開始。
因為這必須動用原先所有的已有知識去解釋新知識,當你能夠把新學的知識解釋清楚時,就意味着把它納入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達到了教授他人的水平,並可能創造出新的知識。
羅振宇在60秒語音中曾提到他是這樣學習的:
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几個詞就行。
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扣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個反應用文字固化下來,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縫合」是深度學習的關鍵,而大多數人只完成了「獲取知識」,卻忽略了「縫合知識」這一步,學習過程是不完整的。另一些人有了一定的縫合,但縫合得不夠深入,沒有高質量的產出,也使得學習深度大打折扣。
淺層學習滿足輸入,深度學習注重輸出。從想法到語言再到文字,即網狀的思維變成樹狀的結構再變成線性的文字,相當於把思想從氣態變成液態再變成固態——那些固態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
畢竟任何知識都不可避免地會損耗,並且這種損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辦法讓自己學到的東西固化下來,時間一長就會煙消雲散,留不下多少痕跡。
有了自己的東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縫合」會相互形成鞏固和循環。
《暗時間》的作者劉未鵬說:「教」是最好的「學」,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講清楚,十有八九你還沒有完全理解。當然,「教」的最高境界是能用最簡潔的話讓一個外行人也能明白你講的東西。
可見,逼迫自己通過「獲取高質量知識」+「深度縫合新知識」,再用自己的語言或文字去教授他人,是為深度學習之道。
這是我目前能夠覺知到最高層次的深度學習了,也許還有更高級的,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講,能做到並做好這一點已經足夠了。
2
0
如何深度學習?
如上,深度學習有三個要素:
1、獲取高質量知識;
2、深度縫合新知識;
3、輸出成果去教授。
這樣的學習必然要放棄「快學」、「多學」的安全感,同時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面臨更難的處境,甚至還會「備受煎熬」。
但請一定相信:正確的行動往往是反直覺的,一開始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結果,而一開始難受和困難的事才能讓人真正產生收穫。
所以,我們需要逐步改進。
一是儘可能地獲取並親自啃讀一手知識。
從讀書角度講,就是讀經典、讀原著,甚至是學術論文。經典的一手知識已經經過時間的沉澱,價值深度已被證明,值得精耕細讀。
把精力集中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一手知識上,放棄那些「幾分鐘讀完……」「每天一本……」「十堂……課」的乾貨幻念,雖然那些也能帶來一些啟示,但終究是支離破碎、被人咀嚼過的。
親自啃讀雖然更艱辛,但唯有親歷過才能感受到深度理解或認知產生的真正快感,比吸收二手知識不知道要爽多少倍。
讀書這事最好不要請人代替,從長遠看,終歸是要自己獲得挖礦的能力的,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二是盡可量用自己的話把所學知識寫出來。
每讀一本有價值的好書,就用寫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語言重構出來,盡力結合自身的經歷、學識、角度去解釋、延伸,而不是簡單地把書本的要點進行羅列。
簡單的「知識陳述」無法達到深度縫合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識轉換」才能用舊知識體系對新知識進行深度縫合,所以在重構時只取最需要的觀點就好了,其它無關的觀點可以放棄,即使它們很有道。
真正深度的好文往往與原書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原書觸發了思考,引用了案例,最後看來,讀書筆記往往是一篇全新的文章,甚至創造了新的知識。
這個過程是漸近的,雖然剛開始說的好像都是別人的觀點,但逐漸地就會衍生出自己的觀點,雖然起初會有些吃力,但只要持續練習,能關聯的經歷、觀點、案例就會越來越多,對一個主題的思考也會越來越深入。
所以無需求快、求多。如有必要,可以花足夠長的時間去打磨一個主題或觀點。當一個趨近你當前最好水平的作品打動了別人,所產生的影響力和收穫遠比每天寫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強得多。
我鼓勵大家寫作,是因為一旦能寫清楚了,就必定能講清楚,而且文章具有複利效應,可以隨時被他人讀到,這樣也間接地達到了討論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
學習不止讀書,生活經歷同樣可以被深度學習。
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情如水流一樣經過我們,不會停留,如不留心,很難留下痕跡,就像最淺層的被動學習,留存率很低,缺少反思的生活難以產生深度。
《好好學習》的作者成甲就非常注重反思,他每天早上大約要花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復盤反思,而且要求自己的員工也這樣做。
他在書中花了大量筆墨闡述了反思的方法和好處,他說: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經驗總結、反思和升華的能力。
受這個理念的影響,我從去年2月份開始,持續每天反思總結,有時幾句話,有時上千字。
通過反思,我發現很多沒想明白的事情在反思的時候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在反思的時候變清晰了,很多看似並不關聯的事情居然找到了底層的聯通……
持續反思讓我對生活細節的感知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生活給我留下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或許這篇文章的立意與構思有很多要素也來自平日的反思。
如果讓我推薦一個不可或缺的習慣,我必推反思。
3
0
深度學習的好處
深度學習除了能讓我們放棄浮躁,磨練理智,還能帶來諸多好處,比如跨界能力。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一書中說到,人的能力分為「知識、技能和才幹」三個層次:
知識是最沒有遷移能力的,你讀到醫科博士,也照樣不會做麻婆豆腐;
技能通常由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專業技能組成,遷移性要好一些;
而到了才幹層面,職業之間的界限就完全被打破了。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牛人能夠輕易地在不同領域之間進行跨界,因為他們已經通過深度學習達到了某一領域的才幹層面,而這些才幹在其它領域同樣適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時間熟悉知識與技能就能玩得轉。
但反過來,如果你在一個領域從未達到過才幹層面,當換到其它行業時,只能從底層的知識和技能重新開始,這就非常吃力了。
深度學習能夠幫助人們跨界,這毋庸置疑,同時它還能幫人產生靈感。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在去專利局上班的路上,看到伯尼爾鐘樓時,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假設:「如果公交車以光速移動,那麼從車上看鐘樓的指針會不會是靜止的呢?」這個假設使得20世界最偉大的發現——狹義相對論從此走入人們的視野。
而另一個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是在非常疲勞的情況下做了個白日夢,夢到一條首尾相咬的蛇,這條蛇成了他發現了苯分子結構的線索。
人們都驚嘆科學家們的直覺和靈感,但假設愛因斯坦是一名理髮師,凱庫勒是一名管道工,他們就不會獲得這些直覺和靈感,因為只有他們在自己的領域探索得足夠深入時,靈感才可能在潛意識的幫助下顯現出來,這些原理在現代腦科學研究中都得到了應證。
雖然我們不是科學家,但深度學習依然能讓人更大概率地收穫意外的驚喜。
與此同時,深度學習能讓我們在高處俯視,看到一般事物的更多關聯,產生洞見,並且積累得越多,反應速度越快。
(中間刪略)
4
0
專注深度學習
同時對淺學習保持開放
說了這麼多深度學習,那像羅輯思維推出的那些專欄、精品課、聽書等產品應該如何對待呢?徹底拒絕或遠離嗎?
我覺得並不需要,因為深度學習與淺學習其實並不衝突,淺學習也有其價值。
重要的是不要搞反權重關係,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了解新信息的入口,但不能把成長的過程全部寄託於此。
更合理的態度是:專注深度學習,同時對淺學習保持開放。
選擇一些值得關注的人,通過這些平台和他們保持連接。他們釋放的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會引領我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但無論如何,最終要自己去讀、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就像這篇文章,如果觸動了你,也僅僅是為你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最終能否獲取深度學習能力只能靠你自己去行動,沒有人能夠替代。
學會深度學習,你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