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透視:「不以性騷擾為恥」的邪氣為何能毒染全社會 ?

—反性騷擾 學術界與公益界應如何反省?

作者:

最近,反性騷擾成為整個社會的重大潮流和話語空間的主要議題,時不時有關長江學者、博導再加上公益大佬們的曝光,讓遭受高價藥品、疫苗和晶片被禁等不爽事件的人們有更多機會發發牢騷,「中國學術(公益)界,真爛!」

實際上,這一輪主要出現在學術和公益圈子中的性侵曝光,雖然是美國反性騷擾運動延伸到中國的產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已經和起源地美國有所不同。比較明顯的一點體現在:反性騷擾運動在美國更多針對的是更加強權的人物,比如影視明星和製片公司高管、公司CEO,再比如國會議員和其他政治人物,我所在的紐約州檢察長最近也因為反性騷擾運動而聲譽掃地,雖然當時他正在帶領全美同行通過司法手段起訴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踐踏人權的行為。

為何會有這種區別?難道是因為中國學術和公益界格外爛嗎?難道中國的企業界相比學術界就更潔身自好?難道「90%以上的落馬官員(中紀委多次場合都提及過這一比例)都有不正當兩性關係」的作風就一定好過學術界?

未必。

為什麼曝光集中在學術和公益界?

這一輪曝光的性侵事件,初看令人震驚,但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整個社會「不以性騷擾為恥」的文化的反映。

之所以前不久問題集中暴露在高校教師(尤其是一些知名學者)之中,現在又暴露在公益圈子裏,並且都成為媒體熱點,是因為這些領域一直以來都頭頂光環,不論是師道尊嚴,還是無私公益,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一旦因為性侵或其他事件被爆出道德瑕癖,就會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能形成新聞熱點。

另外,這一輪曝光集中在公益圈和學術界,也與這個領域的受害者有關,因為她們有更多的權益意識,有更加積極的保護行為,更容易受到反性騷擾運動所倡導的女性自我保護理念的影響,並且,做出曝光後其本人受到的傷害和利益損失也相對更小——做公益,本身就沒有什麼不能失去的利益,學生舉報導師固然要冒難以畢業的風險,但決定學生畢業與否的,也不是導師一個人說了算。

毫無疑問,包括學術和公益界在內的社會各界都應該嚴懲和克制性侵的行為。而且我們也看到,相比以往,學術界還算迅速(但也是在巨大社會壓力下)地對當事人做出了處理。在今年年初北航堅決處理長江學者陳小武時,曾有媒體報道,過去5年學術界曾爆出12起性侵事件,但無一得到像陳小武這種被迅速解聘和剝奪學術身份的嚴厲處理。

公益界的處理雖然還沒有明晰,但反響已經可以看到。雖然公益組織沒有黨紀機構或「有關部門」,但社會捐助者這一公益組織的生命線已經做出了反應。相信接下來,這方面事態會有更好的發展。

透視「不以性騷擾為恥」的社會文化

雖然涉事的公益「大佬」及其組織終將會為其行為的不檢點付出代價,但公眾的憤怒並不能完全平息。憤怒的部分來源在於:當事人的回應很難讓人滿意,比如,一位當事人用喝醉了來搪塞,另一位則聲稱,一起合影或吃飯時,摟摟肩不算什麼。這其實暴露出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不以性騷擾為恥」的文化。

看看這些當事人的辯解,總體上而言,不論是推脫為醉酒,還是認為拉拉手樓樓肩沒什麼大不了——雖然這種社交文化與走到拉手樓肩摸大腿甚至更甚的性騷擾、性侵行為並不等同,但在輕視女性、侵犯女性權益方面,它們的實質是相近的。

長期暴露在對性暗示不以為然的社交文化中的強勢男性,更有可能實際發生拉手樓肩摸大腿甚至更甚的性侵行為。在歐美,這些行為毫無疑問都會被界定為性方面的不當行為,而在中國社會,強勢者其實不把帶有各種性隱含、性暗示的身體、語言與目光接觸行為當成性騷擾,認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尤其是在社交場合相對比較熟悉的人之間廣為接受的玩笑,似乎有了這個玩笑雙方的心理距離就可以拉近,全然不顧這種玩笑對女性,尤其是弱勢女性造成的傷害。

除了不以為然,更耐人尋味的是,當事人的表述中,似乎還透露出一層「冤」的意味:社會上有那麼多人這樣做,憑什麼媒體和公眾就盯着我們?

我這麼說,不是為涉事的學術或公益大佬們洗地,但我們確實要看到,相比其他領域,當有關性侵的新聞發生在學術和公益界時,社會壓力更多是來自道德反差,這其實並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因為這相當於印證了對性暗示不以為然的社交文化的深入影響。

因為,在這種文化潛移默化影響下,媒體(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都津津樂道於揭穿道貌岸然,而不是聚焦於剖析性侵文化本身的傷害和深入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僅僅是揭發出更多學界、公益界、最新又擴大到宗教界的不檢點大佬,並不令人樂觀。因為,這就意味着,那些沒有戴上道德高帽的人,比如老闆們、企業高管以及部分官員們,如果有性騷擾或性侵行為,這些行為也不會得到如此大的社會關注。而且,往往只要沒有走到人證物證聚在的強姦被舉報那一步,就不會受到懲罰。希望接下來反性騷擾運動的深入發展,能不再局限在揭示道貌岸然這個層面上。

貫徹「距離文化」很重要

在我看來,學術界和公益界「大佬們」的不檢點行為,也與公益領域長期以來忽視了作風建設,以及學術界沒有認真貫徹「距離文化」有關。

先來看看公益界。

從被曝光的大佬們的諸如酒醉縱慾,諸如摟抱一下不算過分這樣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心中並沒有對受害者有真正的同情,或者至少是忽略了受害者的感受。這不是說公益本身有問題,而說明,像其他任何領域一樣,公益圈也應該加強作風、制度和行為的文化養成建設,讓尊重女性(或尊重性弱勢者)、保持適當距離、克制任何具有性暗示的語言、形體、注視等各種行為舉止,像獻身公益一樣,成為社會尊崇的美德。

而對於學術界,由於各種制度和習慣性的約束,無疑在常規的言行舉止上,對異性弱勢者的尊重要好於公益界。但這並不夠。學術界還應該格外推行和引領一種「距離文化」,也就是說師生之間,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距離,尤其是異性之間。

男女之間應該保持一點「距離」。圖片來源:Pixabay.com

比如,我所在的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與異性學生說話要遵循很多不成文的規範,比如:敞開辦公室的門,拉開距離,迴避長時間注視等。成文的規範也不少,比如嚴禁教授或擔任教學任務的助教與本科生發生性行為甚至談戀愛,嚴禁他們和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研究生戀愛或發生性行為,一經查出,基本上結果就是開除(當然要經過聽證程序),即便有終身教職也不能豁免。

因為相對於公司或政府,師生之間,尤其是直系導師與學生之間其實有更多擺脫不掉的利益勾連。在這種客觀存在的利益關係難以徹底去除的情況下,不論是作為弱勢者的學生,還是作為強勢者的老師,都可能既是不當性接觸的施害者,又會成為受害者。

當然,雙方的權力關係是不對等的,學生成為受害者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做施害者。但無論如何,保持恰當的、具有宣示效應的距離,既會直接防止由於不當言行或者衝動做成的直接傷害,也會通過減少讓關係過分親密發展而導致的不當性接觸,從而間接避免了傷害。

應該說,隨着中國的高等教育越來越國際化,「距離文化」已經成為不少師生之間默認的交往原則。但在體制化層面,這一行為還沒有得到有組織的推廣,也沒有成為對大多數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師們進行行為準則教育的組成部分。

期待着教育管理部門、媒體、NGO以及政府企業間都將推廣「距離文化」作為本單位基本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809/115586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