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深度思考 你需要克服這 4 個誤區

作者:

回想一下: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情景:

遇到一個稍微有點陌生的問題,就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只能搜腸刮肚,試圖用熟悉的經驗來「套」;面對同一個話題或事件,總是難以打開思路,直到看了別人的分析,才恍然大悟「啊,原來還可以這樣」;討論交流時,別人思路清晰、鞭辟入裏,自己明明肚子裏也有很多想法,卻總是不知道如何表述;讀了一堆書、文章,卻始終沒形成自己的觀點,只能拿別人的內容當做談資,拾人牙慧……

為什麼會這樣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養成良好的思考模式。

大多數人的思考,都是遵循着習慣性的路徑,按照慣常的模式,在「差不多」「大概吧」的時候就淺嘗輒止。這樣得出來的結果,註定只能是平庸的。甚至,為了偷懶,我們會直接複製別人的想法,把別人的結論、觀點當成自己的,以節省自己動腦的成本。

這樣的後果,就是你只能人云亦云——你的思維都是由別人所影響和決定的,很難真正有自己獨立的想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呢?我歸納了幾個常見的思考誤區,不妨一起來看看。

-01-

把資料搜集當作思考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人:閱讀量並不算少,但特別容易依賴於自己讀到的內容、搜集到的資料。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某某書上是這樣講的,所以我要這樣做」。

無論是後台還是訓練營,都能看到這樣的提問:老師,某某書上講了某某內容,但跟您講的不一樣/跟我感受到的不一樣/跟其他書講的不一樣,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應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他們大多都忽略了兩點:

1)書不一定是對的。

2)即使書是對的,也受限於眾多變量,未必廣泛、普遍適用。

展開來說:

每本書都有觀點和立場。你所看到的,只是作者基於他的觀點,用來自我證實的框架。說句不太好聽的話:每一本書都有偏見,只是有的偏見不那麼嚴重罷了。不僅僅是書,任何一種載體的信息,比如課程、節目、文章,都是如此。

如果你沒有「以我為主」的思維,就很容易把這些偏見當作真相。

,我經常問:讀了這麼多的書,對於某個主題,你的理解和思維框架是什麼?拋開任何一本書,不要告訴我「某某書上如何如何寫道」「誰誰誰如何如何說」——我想知道的是你的看法。

它是什麼,它不是什麼?它的邏輯和原理是什麼?它分為什麼,每一部分如何影響?我們如何應用它,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其實,無論你是閱讀,還是聽課,還是看文章,這些行為本質上,都是一種搜集——你所搜集起來的,也不過是資料而已,並不是知識。

什麼才是知識?只有把這些資料,組織、整合起來,再從中進行歸納、解讀、對比,得出你自己的觀點和結論,這才是知識(Knowledge)。

知識一定是整體性的。它來源於基礎的質料,但高於這些質料本身。

把這部分知識,再進行延伸、遷移、標準化,轉移到新的問題、新的領域上,內化為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這就是「智慧」(Wisdom)。

缺了這兩點,讀再多信息,搜集再多資料,也只是在進行數據的複製-粘貼而已。

-02-

把分類和標籤當作思考

回憶一下,在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聽到這些話:

A:他的文章寫得真好。

B:因為他是學文科的呀。

A:為什麼你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呢?

B:大概因為我的性格比較內向吧。

A:這家公司的成長比較慢。

B:沒辦法,因為他們是做傳統快消行業的。

……

標籤和分類,本來是我們發明出來、用來輔助我們思考的工具,但很多時候,它們卻成了我們「停止思考」的理由。

如同上面的例子。學文科就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嗎?文章寫得好跟學文科一定有關聯嗎?不一定,也許有,也許沒有,這個因人而異。同樣,內向是「不跟人交流」的原因嗎?實際上,這只是把「我不喜歡跟人交流」重複了一遍。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思維慣性。我們總是喜歡給事物安一個原因,哪怕這個原因並不合理、不準確,也不會在意——只要給出一個原因,我們的大腦就會感受到「穩定性」,從而安心下來。

如何快速給問題安一個原因呢?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提取它的主要特徵,從類別裏面去尋找,試圖對它進行歸因。

但實際上呢?分類並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一樣事物被歸到一個類別裏面,是由於它呈現出來的某個特徵,而這個特徵的源頭跟這個類別,很可能是毫無關係的。

這是一種因果顛倒的邏輯謬誤。

舉個例子:他的文章寫得好,是由「讀文科」造成的嗎?未必。很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喜歡閱讀、寫作,因此文章寫得很好,所以才報了文科。

這家公司成長慢,是由「傳統快消行業屬性」造成的嗎?也未必。只是因為很多「傳統快消公司」成長都比較慢,我們就建立了這麼一種刻板印象和聯結。

但「很多公司」能否直接推及到「這家公司」?當然也是不能的——它成長慢完全有可能是因為別的原因。比如管理、戰略、執行,諸如此類。

但在這種思路之下,我們就很容易停止思考,把錯誤的原因當成結論。

所以,思考問題時,不要滿足於「分類」。分類永遠不是原因,它會丟失大量信息,使得你的判斷落入大眾化、庸俗化的陷阱之中。

-03-

把啟發式當作思考

什麼是啟發式?就是構築在我們大腦之中,由經驗所組成的直覺模式。它們更容易被我們所調用,能幫助我們節省認知成本,也能應對一些一般性的問題。但啟發式結果,永遠是粗糙的、直覺的、簡單的,它只能得到「一般解」,往往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滿意解」。

舉個例子:

A:我最近變胖了,怎麼辦?

B:少吃、多運動。

這個說法一定是沒錯的,它符合我們的直覺和經驗。但是,A變胖的原因一定是多吃、少運動嗎?有沒有可能是壓力過大、精神焦慮、作息不規律,甚至是生病了?同樣,A攝入過多熱量,一定是因為吃得多嗎?有沒有可能不是量的問題,而是飲食結構的問題?

諸如此類。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啟發式的結果往往「沒錯」,但是「不夠好」。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產品銷售不理想——一定是銷售人員不用心,KPI加倍。

最近閱讀量跌了——一定是推廣沒做起來,全都給我想辦法漲粉。

最近總覺得疲勞、沒精神——一定是睡得不好,今晚早點休息,不要熬夜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更好的方法是「算法式」。也就是避免先入為主,而是用一套思維模型和體系,全面地、逐一地去審視所有可能性,對每一種可能性進行溯源和追問,找到真正的根源。

當我們滿足於啟發式時,往往就會忽略背後真正的原因。相反,去走一條更曲折、更迂迴的道路。它們或許也能解決問題,但通常不是最有效的,也未必能持久,因為真正的癥結並沒有被找到。

記住:當你在「直覺」處停下時,你往往也就遠離了「本質」。

-04-

把一般性歸納當作思考

我寫文章的時候,偶爾會看到這樣的留言:

這不就是xxxxx嗎?

這和xxxxx究竟有什麼區別?

這幾點不是講了同一個問題嗎?

諸如此類。

這其實是一種偷懶的做法,我將其稱為「一般性歸納」。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提取事物的主要特徵,模糊掉細節和個性,試圖將主要特徵歸納、整合,放到自己熟悉的框架裏面去理解。

它跟「分類和標籤」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一樣。用大家熟悉的話來說,就叫做:手裏有一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學了一個概念,就傾向於用它來解釋任何事物——儘管很多時候,它們只是看起來相似罷了。

比如:

學了「巨嬰」,看到一切依戀、不成熟,都給他戴上一頂「巨嬰」的帽子;

學了「防衛機制」,看到一切拒絕、封閉,都定性「你這就是防衛機制」;

學了「倖存者效應」,看到一切數據統計謬誤,都用它來進行解釋。

……

最需要避免的是什麼呢?就是你過度依賴於某個框架,用它來看待、思考別的事物,碰到任何一個新對象,都試圖把它放到舊框架裏面套用。這就是把思考的權利交給了別人。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其常見。

舉個例子:我帶團隊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份策劃、文案,看起來似乎沒問題,但總覺得缺了點什麼,換成其他一家公司,似乎也能完全成立。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他們在做策劃、寫文案的時候,只停留在「一般性歸納」的層面——這個方案是投放在什麼媒體的,目的是什麼,期望結果是什麼,受眾是什麼,等等。

然後,去套「套路」和「公式」:要漲粉,就做一點激勵;要打品牌,就搞一點噱頭;要刷屏,就做一些互動……諸如此類。

他們考慮的,都是「相似」,很少真正去考慮「不同」和「獨特」。因此,這樣的思考只能流於表面,很難真正擊中問題的核心。

-05-

如何破除這些誤區

仔細分析它們,你會發現,這4個誤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思考的過程當成了結果。無論是資料搜集、分類,還是啟發式、一般性歸納,它們的本質是什麼?都是輔助我們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結論。

但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節省認知成本,就很容易在路上停下來,把過程當成結果,告訴自己「到這裏就好了」。這就是深度思考的大敵。

下面分享幾個建議,幫助你在思考的時候,用來規範和警醒自己。

1.多問「為什麼?」

我們對「為什麼」有一個天然的牴觸:我們渴望穩定,渴望已知和可控,但追問「為什麼」,就是在質疑和打破這種確定性。但很多時候,我們所得到的原因,未必是真實的——它往往只是因為我們急於得到一個原因。

所以,只有不斷地向上追問、溯源,打破內心的排斥和牴觸,才能真正抵達問題的核心。

2.審問「還有嗎?」

讓思考更全面,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問自己「還有嗎?」

這非常難,因為它需要讓思維不斷轉動,不斷「無中生有」——但這個過程,也正是鍛煉思考能力、不斷打開思路的過程。你可以用一些方式來輔助:模型,案例,現象……可以試着把這個問題跟其他概念、對象結合起來,不斷嘗試各種可能性,不斷問自己「如果這樣,會怎麼樣?」

重要的是,不要讓思維停下。這樣,才能拓展思考的邊界,讓你的思維更全面,也更容易理解事物的複雜性。

3.質問「真的嗎?」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來源於各種信息、經驗和信念,它們構成了我們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所以,我們的思考過程,也是建立在這些框架之上,受到這些框架的束縛——這決定了每個人的視野。

如何打破這種束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斷追問「真的嗎?」

儘可能從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用「正-反-合」的模型,不斷去消解、解構自己的認知框架,減少偏見和盲區。這在思維方法論中,稱為「零基準思考」。

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L先生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706/113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