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史上最矚目一周來襲!七顆「核彈」將引爆大行情

在告別了G7峰會之後,投資者將迎來堪稱史上最矚目的一個交易日,有「七顆」超級核彈即將引爆。央行方面,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將公佈利率決議。經濟數據方面,美國CPI和「恐怖數據」美國零售銷售重磅來襲。此外,「特金會」和英國脫歐法案投票也將吸引投資者高度注意。鑑於本周如此多的重磅風險事件扎推,預計金融市場將出現超級大行情。

1)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歷史性峰會,周二(6月12日)

當地時間6月5日中午,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美朝領導人會晤的地點定在新加坡聖淘沙島上的嘉佩樂酒店。具體會晤時間定於新加坡當地時間6月12日上午9時。

美國白宮希望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本周在新加坡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之時,就放棄核武力的時間表做出承諾。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四表示,他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之間的峰會籌備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我希望這種狀態能持續下去」。

但特朗普警告稱,如果朝鮮不棄核,就不會達成協議。特朗普並表示,他將解決朝鮮核問題。

特朗普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談到這個問題時表示:「我們會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我們絕對可能與朝鮮簽署協議」。

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朝鮮是否會同意以一種可核查的方式放棄其核武器進程?成功意味着簽署和平、無核化的路線圖,日後金正恩也許會訪問白宮。這將引發風險情緒,這種氛圍有利於股市和風險貨幣。美元將對除日元以外的所有貨幣貶值。

如果失敗,就意味着沒有達成協議,甚至會突然中斷談判。這將導致股市下跌,日元和黃金上漲。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四稱,如果外交努力無法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美國將加大旨在迫使朝鮮去核化的制裁措施。

荷蘭國際集團(ING)周末發佈報告稱:「美朝峰會將會吸引美元/日元的注意。或許我們低估了它對日元的影響,但考慮到脆弱的國際投資環境,我們傾向於認為,朝鮮半島和平的前景將美元/日元匯率推高至112/113。」

2)英國脫歐法案投票,周二(6月12日)

周二除了「特金會」外,同日英國將向下議院提交脫歐法案,此次的脫歐計劃投票至關重要,因為市場參與者將對首相特雷莎·梅的領導能力和提前選舉的可能性風險進行評估。

因政府尋求推翻上議院通過的法案中的15項修正案,投票可能意味着保守黨內各派別之間的攤牌。

彭博上周報道,英國的主要反對黨提出了一項使英國實際上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裏的計劃,此舉可能促使該國在脫歐之後仍與歐盟保持着較緊密的聯繫。

工黨領導人科爾賓(Jeremy Corbyn)提出對首相特雷莎·梅的核心脫歐法案的修訂版,將於本周進行表決。這可能使其成為保持英國對單一市場全面准入的談判中的一個正式目標。特雷莎·梅決意離開這一歐盟內部市場,該市場適用統一的貿易規則。

如果特雷莎·梅挫敗,提前選舉的風險就會增加,這將令英國脫歐進程陷入混亂,而且可能迎來一個工黨領導的政府。

另一方面,假如特雷莎·梅被迫修改她的脫歐方式並維持較為緊密的關係,那麼她可能面臨自己黨內脫歐支持者對其領導地位的挑戰。

ING稱:「周二對英國脫歐進程來說是個大日子。英國政府將就脫歐方案的重要調整進行投票。政府可能會失去其中一項關鍵的選票,畢竟在最終的英國退歐協議中議會確實有機會獲得「有意義」的發言權。這將降低硬退歐的可能性,並可能再次利好英鎊。」

3)美國通脹報告,周二(6月12日)

美國將於周二公佈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5月份的CPI同比漲幅將顯示整體和核心通脹率進一步高於2%。

今年4月,最重要的核心CPI同比漲幅為2.1%,略低於預期,令美元多頭感到失望。

繼4月份回升之後,CPI上漲的再次停滯導致美聯儲最喜歡的指標——核心PCE保持在2%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最新的通脹報告將於美聯儲決議公佈之前出爐,可能會對美聯儲的語氣產生影響。

分析師指出,任何通脹加速的跡象都可能提振美元,而重複或經濟放緩可能會令美元承壓。它還將對那些傾向於較低通脹和寬鬆貨幣政策的市場產生更廣泛的影響。物價上漲和隨之而來的加息可能會損害市場,而再次放緩可能會令股市歡欣鼓舞。

4)美聯儲利率決定,周三(6月13日)

美聯儲將於周三公佈利率決議,外界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加息25個基點。除了聲明和預測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召開新聞發佈會。如果前前瞻指引發生改變,投資者很可能會試圖從鮑威爾身上找到答案。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經暗示,除了3月份的那次加息之外,今年可能還會再加息兩次。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的就業和工資數據超過了預期,推高了通脹預期。因此,投資者需要做好美聯儲呈現鷹派立場的準備。

滙豐(HSBC)認為,美聯儲本周除了加息之外,還會傳遞鷹派信息,這將支持美元走高。

滙豐預計,美聯儲將再度加息,並且在撤出貨幣寬鬆方面變得更加激進,而市場尚未對此定價。

滙豐表示,FOMC本周可能會加息,同時也會暗示略微加快緊縮步伐。近期美聯儲官員的言論表明,利率可能高於中性水平。這將對美元構成支撐。

分析師指出,假如美元走強,那麼對於可能令金價遭受打擊。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上周四表示,在本周FOMC召開會議之前,金價可能難以大幅突破1,300美元/盎司的心理關口。這是因為美聯儲極有可能再次加息,這可能會令金價在那之前不會出現明顯上漲。

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RBC Wealth Management)駐紐約的董事總經理George Gero表示,在美聯儲會議召開前,黃金不太可能擺脫低迷狀態。Gero說道:「每個人都在等待加息和美聯儲的決策聲明,這打擊了對黃金的需求。」

不過有分析師指出,假如美聯儲在本周祭出「鴿派」加息,金價可能會大幅上漲。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表示,黃金對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反應非常溫和,但本周美聯儲「鴿派」加息可能最終會幫助金價攀升至1300美元/盎司上方。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上周發佈報告稱,考慮到市場定價早已反映出美聯儲本周加息的預期,因此法巴建議投資者為美元回落做準備。

ING稱,周三的FOMC會議料將加息25個基點,可能上調點陣圖預期,甚至還會對美聯儲的聲明做出一些實質性改變,因為它更關注國內經濟增長勢頭。

5)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周四(6月14日)

上周二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歐洲央行將在6月14日的政策會議上就結束量化寬鬆(QE)進行關鍵性討論。這則消息刺激歐元/美元升穿1.17關口。

緊接着上周三歐銀高官繼續助陣歐元反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的親密盟友、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上周三稱,本周央行政策會議將辯論是否在今年晚些時候結束購債計劃。

其他歐洲央行官員的講話和普雷特相呼應。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上周三也表示,有關歐洲央行將在今年年底前結束購債計劃的預期似乎是合理的。荷蘭央行行長暨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克諾特稱,歐洲央行沒有理由繼續實施量化寬鬆計劃。

因此,本周四歐洲央行決議備受市場關注,投資者猜測歐洲央行是否會在會議上暗示計劃開始退出刺激計劃。

雖然歐洲央行仍可能推遲到7月份才會作出最終決定,但現在有行動的理由。5月份通脹率創一年多來最快步伐——主要受能源價格反彈帶動,但核心物價也有回升的跡象——經濟擴張形勢未變,但較去年創下的十年高點有所放緩。

為重振歐元區經濟而在2015年啟動的資產購買計劃至少還會維持到9月份,屆時持有規模將共計2.6萬億歐元。市場預計到今年年底購債步伐將逐步減少至零,目前為每月購買300億歐元。

嘉信理財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歐洲央行本周可能會說他們討論了結束債券購買計劃(QE)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將得到的結果」。

Forex.com分析師Fawad Razaqzada指出,儘管周四歐銀不會有任何加息的驚喜,但本周該行高官已經就歐元區經濟發表強硬言論,這導致市場猜測歐洲央行可能宣佈其有意在今年年底結束QE。

如果歐洲央行明確暗示將結束量化寬鬆政策,那麼投資者可能會為歐元區收緊貨幣政策做好準備,歐元有望獲得重大支持。

6)美國零售銷售,周四(6月14日)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至關重要,鑑於其一貫的巨大影響力,可能成為影響日內各大資產走勢的關鍵因素。

由於美聯儲強調利率決定將取決於經濟數據,而消費支出佔美國經濟產出的70%左右,美國零售銷售數據經常在金融市場掀起「驚濤巨浪」,因此被稱為「恐怖數據」。

零售銷售報告的重點是4月和3月核心部分增長了0.4%。如增速加快將提振美元,而更糟糕的數字可能會對美元造成壓力。

彭博經濟學家撰文稱,5月份的零售銷售將為消費者推動本季度增長加速的程度提供重要信號。

由於這是本周的最後一個頂級指標,它可能對所有市場上產生決定性作用。

7)日本央行決議,周五(6月15日)

日本央行將於周四召開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該央行將於周五公佈利率決議。

自日本央行上次在4月份舉行會議以來,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顯然預示日本距離實現2%通脹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跌至0.7%,薪資增速回落至趨勢水平,GDP也結束了近三十年來最長擴張紀錄。

事實上,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等投行都紛紛推後對日本央行緊縮政策的預期。

日經新聞上周報道稱,日本央行將在6月14日和15日貨幣政策會議上考慮下調2018財年及以後的通脹率預測。4月物價漲幅放緩令多位央行官員感到意外。

東京Gaitame.Com研究所總經理神田卓也表示,一旦市場的關注焦點從政治事件轉向本周美國和歐洲的貨幣政策決定,日元可能會面臨拋售壓力。鑑於日本央行距離退出還很遙遠,日元恐遭到拋售。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FX168財經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611/112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