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英法聯軍為何要燒圓明園而不燒紫禁城

作者:

(一)通州談判中方逮捕英法方面39人

1860年,9月14日,英法聯軍與中方接上了頭,開始了通州談判。一談就是個八個鐘頭。

英方的意思是:除在天津與桂良議定的續增八條,另加兩條:第一,進京換約人數,我們英國準備一千人馬。第二,聯軍準備進駐張家灣南五里處。新的談判欽差大臣怡親王全部應允了,不應允不行啊,皇上都準備腳底抹油呢。應允之後,雙方約定9月17日簽字。

就在9月14日雙方談判的當天,咸豐看到了工科給事中何璟(又是一個給事中,天朝淨養些這等傻冒)的高策:夷人一直叫喚着要帶兵進京,真叫他們帶兵進京,他們敢來嗎?不必阻其前來,讓僧王在路上設伏,沒經咱同意,真來了,咱就打他們。若經桂良同意來了,也可以讓僧王在路上截殺他們。桂良不能失信,但是僧王負有領兵守土之責,他可以不講信用,半路截殺啊。遙想戰國年代,楚襄王遣子良割地於齊,而使昭常守之。齊使至受地,昭常以守土自任,矯楚王之命以拒齊。夫大將在外,有可以安國家利社稷者,可以不聽中央指揮瞎幹嘛,弱小的諸候國都敢這樣干,何況咱天朝乎?

估計是受了這給事中的影響,當天,咸豐給怡親王下諭:我看英方談判代表巴夏禮等人不象話,太狂了。我看和議弄不成了,必得跟其開戰。我已叫僧王與勝保做好準備了。看苗頭不好,就把巴夏禮那幫人給我扣押下來,停戰後再交還不遲。這個傻皇上,不知道就這麼一個餿主意,付出的代價是圓明園的被燒。

9月15日,怡親王給咸豐匯報:夷人連日來通,尚比較恭順。我看僧王那邊的情形,開戰並無把握。且通州離京較近,實有投鼠忌器之嫌。如果開仗的話,不但目前的撫局難成,此後更難辦。咸豐批曰:你可不能太遷就夷人,如果有實在沒法允準的條件,咱還是要跟他們開仗的。傻皇上,怡親王明明告訴他,僧王那邊不能指望,他偏叫喚着還要開仗。

9月16日,怡親王把與英法簽訂的續增條約上報咸豐。皇上看了,沒有讓自己特別不安的,遂一一硃批,作了批准。

問題是,9月17日簽字這天,事情發生了變化。巴夏禮告訴中方,除了進京換約之外,還有公使親遞國書一事呢。親遞國書嘛,就是親自把英國女王致中國皇帝的國書遞給中國皇帝。中方一聽傻了:你們怎麼這麼不講信用啊,之前從來沒說過這事啊。其實,之前的照會中,都提遞交國書的事了。只不過,沒說遞交的方式。對於英方來講,之所以不說方式,乃是他們認定,這事自有國際慣例,無須饒舌。對於中方來講,之前看照會,根本沒注意到這條。既使注意到了,心裏也有底,之前,俄國與美國都沒有親自遞嘛,再說了,非要親自遞,咱可以要求他們三跪九叩嘛。英方說:親遞國書這是國際慣例啊。可中方認為,我們大清就是國際,誰敢跟我們國際慣例啊!雙方吵了半天,按怡親王所言,吵得「舌敝唇焦」也沒有結果。

怡親王深深明白,對於咸豐皇帝來講,開放天津不是個事兒,賠銀一千六百萬兩也不是個事兒,帶幾百人進京換約也不是個事兒,就這個夷人親見皇帝,它是個事兒,事關國體啊。也不知道咋事關國體了,反正中國皇帝是見不得人的,這是底線。怡親王看巴夏禮不讓步,認定這談判已沒戲了。遂通知僧王作戰爭準備,僧王遂連夜派兵前往張家灣佈置。

第二天,9月18日,中國歷史上一個特別的日期,巴夏禮又來了,發現張家灣開始佈置軍防了,表示反對,並聲明親遞國書的要求不改。說完,騎上馬揚長而去。怡親王一看,乖乖個隆冬,敢這麼跟我拽啊,他想起了咸豐的那個餿主意,遂通知僧王,把巴夏禮等人逮住。於是,巴夏禮等人連同在中國區域內購物、休閒的其他人等,一共39個,全被逮了!

這一逮,就逮了個頭彩:他們的命運直接決定了後來的戰局,更影響中國政府在西方人眼裏的聲譽。但是清國政府不在乎。何況他們也不知道,這種行為在西方的遊戲規則中意味着什麼。

當天,怡親王把僧王劫獲巴夏禮一事當作一場勝仗匯報給了咸豐,並且說:擒賊擒王,巴夏禮是夷人主謀,這次被擒,夷心必定亂套,我已通知恆福等人了,讓民團截夷人後路。乘此發動戰爭,估計咱能打勝。咸豐的回覆是:怡親王再三反對,該夷仍然堅持親遞國書,這就是夷人的不對了,這不是故意打岔嗎?告訴他們,要遞國書,按美俄方式辦;非要親遞,須行中國跪拜禮。不行的話,咱就開仗。

咸豐傻,這親王似乎更傻。跟夷人打了幾天交道,知彼知己方面沒一點長進。巴夏禮被逮,夷人確實心亂了,但是跟他所想像的心亂根本不一回事。

(二)英法39人在北京體驗中國特色的刑罰

小巴被逮,英方當時並不怎麼擔心,英軍統帥格蘭特說他相信巴夏禮的才幹和能力,說不定還能見到中國欽差跟他吵架呢。英方特使額爾金更是認為,巴夏禮一個人就頂一支軍隊。但是法軍統帥孟托班認為,發動攻擊是救出這些人質的最好辦法。

就孟托班是對的,其他人全錯了。他們太不了解中國了。

僧王逮住巴夏禮時,雙方是吵架了,但是吵得很不平等。僧王訓了話,說:你們贏了兩次,而我們只贏了一次,你們兩次進犯大沽炮台,怎麼如此貪得無厭?我知道你名字,都是你煽動他們幹的,現在,該我教訓你了。

僧王教訓巴夏禮的方式就是讓人摁着巴夏禮的頭,在地面上連續磕響頭:你們不是不磕頭嗎?那我叫你一次磕個夠。

巴夏禮說:俺是談判人員,打着休戰白旗從你們防區經過的,且得到過貴方明確承諾,給予通行安全。你們現在為什麼不遵守遊戲規則呢?

對於他的質問,僧王報以爽朗的大笑。大笑之後,給手下示意,手下走過來,摁住巴夏禮的頭,又是一頓猛磕。

磕過之後,僧王要求巴夏禮立即阻止聯軍前進。巴夏禮說:這我作不了主。僧王覺得很奇怪:我看事事都是你作主,你咋就作不了主呢?說瞎話。巴夏禮說:全是真話。你打死我,我也阻擋不了聯軍的步伐。

還是雞與鴨的對話。

正對話中,前方炮聲響了,僧王命人把一干俘虜裝到車上,送往北京。中國的車子沒彈簧,所以一干俘虜很不舒服。據美國學者認定,這是美國公使華若翰先生上京換約的惡夢重演。這就是美國學者的不對了,睜着眼睛說瞎話。美國使者雖然坐了同樣的車,但是手上根本沒捆皮繩。巴夏禮等人,手上被勒了皮繩,這樣子坐車上,被車顛得東倒西歪沒法用手扶一下,人家哪裏受過這罪啊。

巴夏禮與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被關到了刑部大牢。洛奇為了聯繫到同志們,在牢房裏唱起了鳥語歌:《上帝拯救女王》。但是他沒得到回音,出獄後,他寫過回憶錄,說自己最擔心的是捆在手上的皮繩,那皮繩用水濕過,據說越勒越緊,勒幾天手腕處即開始腐爛生蛆。有興趣的人可自己在家做做試驗,不過試一天就行了,不必等蛆生出來。

巴夏禮和一幫子中國囚犯關在一起,在這裏,他得到了中國政府不曾給予過的尊重與友好,那些囚犯甚至儘可能的幫助他。有意思的是,刑部給他定的罪名居然是「謀反」。看來,中國政府在刑法上都是如此多情——把外國敵人當自己臣民來對待了。審訊的時候,對他也不算太狠毒,雖然威脅說要砍頭,但頂多是拉着他的頭髮或者耳朵在地上拖來拖去。縱觀中國從古至今的刑罰史,這種審訊算是溫情多了。

其他俘虜被關在了圓明園,據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和弗蘭克•薩奈羅這兩個美國佬說,皇帝曾秘密審訊過他們。這個可能是真的,否則沒法解釋他們何以會被關在圓明園。估計咸豐也沒審出什麼結果來。一是後來聽說八里橋戰敗,他當即跑了;二是僧王與他們對話都是雞與鴨了,咸豐與他們對話,不知成啥了。被關在圓明園的俘虜就慘多了,雙手被捆,整日下跪,水米不進,手腕處被皮繩勒得生出蛆蟲。據後來的倖存者回憶說:《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裏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里,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着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來着,說,一天可繁殖1000隻蛆蟲……

唉,好好體驗一下大清中土的野蠻法律吧。對他們道義上同情的時候,再想想咱中國的囚犯,心裏更不是滋味了。中國人民幾千年都這樣過來了,你們住了幾天,就瘋的瘋,死的死,矯情哪!

(三)法國要燒紫禁城,英國說憑嘛?只能燒圓明園!

巴夏里被逮之後,英法聯軍發動了張家灣戰役。英法聯軍4000名,僧格林沁騎兵2.5萬名。

僧王奏報斃賊無數,中國的一些現代軍事著作就總結為「給敵以重大殺傷」,也不看看英法方面的戰報:聯軍連傷帶亡35人,清方1500人。

當天,英、法聯軍佔領了張家灣。為報復中方之失信,聯軍總司令部下令給予士兵24小時的搶劫時間。這符合他們的遊戲規則,因為張家灣是在戰爭中被打敗的,所以搶劫戰利品是合法的。

士兵們當然不客氣了。在夷人眼裏,搶得最厲害的是印度兵、兵營中的妓女和中國苦力。

9月21日,八里橋大戰打響,英法聯軍8000人,僧王軍隊2.5萬人。僧王說,他奶奶的兔腿兒,本王跟他們拼了,拼的結果。別說僧王匯報了,還是看聯軍方面的奏報吧:

法軍:3人陣亡,17人受傷;

英軍:2人死亡,29人負傷。

中方:2000人死亡。

戰爭太輕鬆了,聯軍方面有些士兵又不樂意了,他們說:「這場戰役給人以做夢一般的感覺。我們光打死別人,自己卻幾乎絲毫無損」。

聯軍覺得不過癮,可是咸豐覺得夠了。這傢伙,要跑了!跑之前,把恭親王奕訢提溜出來:弟辦事,哥放心。老六,四哥就看你的了。

1860年9月25日,英法方面發出最後通牒,宣佈三天內若不將全部戰俘釋放,並同意於通州簽訂條約,就攻佔北京。新的談判大臣奕訢認為,巴夏禮不能放,放了,外國不會罷兵,說不定,巴夏禮因此攻城的勁兒更大呢。老六這麼聰明,老四聽了好高興,指示說,以後情形,實難逆料,朕亦不便遙為指示,你辦事我放心,你自己看着辦吧。於是,奕訢在給英法聯軍的復照中堅持先撤軍後釋放戰俘。否則俘虜安全我就保證不了。不過老六退了一步,不再要求英法撤到大沽口,撤到通州就行。

額爾金於9月30日宣佈拒絕交涉,將此事移交聯軍司令部處理。和議受阻。僧格林沁此時早成了響噹噹的主和派,請求咸豐一定要優待巴夏禮,並建議趕緊議和,就是多答應些人家的要求,也不妨。這就叫實踐出真知——僧王,他是從戰場上敗下來的啊。至於留京辦事之王大臣們,原先都是嗷嗷叫的主戰派來着,現在都啞巴了,連哼哼都沒了。碰頭時乾脆不提守城之事,現在不得不提了,又提不出一個什麼決策來,碰碰頭就散了。甘肅、河南、陝西的勤王兵來了一些,但是北京也沒人接待,連吃飯都沒人管。一切都亂套了。

奕訢一看全靠自己這邊了,於是開始優待巴夏禮。同時送給英方一封巴夏禮的漢文親筆信,信末還附有洛奇的幾行印度文。中文意思是親王這人不錯,可以跟他談談。印度文的意思是,這信是俺們被逼之下寫就的。中方也找了翻譯,但是看不懂印度文,說這下面是年月日和名字簽名,於是這信就給英方遞走了。奕訢優待巴夏禮自是蒙對了,但是做的遠遠不夠,因為他僅按中國常識來了,僅優待巴夏禮、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H. B. Loch)等幾個中國人眼中的大人老爺了,而沒有想到英法被俘的39人,每一個人的生命在夷人眼裏都是至尊的,特別是這39人中,還有一個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記者。如果39個人都受到優待,不因中國式的酷刑而致死一多半的話,那麼火燒圓明園的事兒就不會發生。

現在我們看看這些人的結局:

10月8日,留京王大臣們釋放巴夏禮等8人。

13日至16日,英法的強烈要求下,中方陸續把其他俘虜放還,問題是聯軍一看這些俘虜就冒火了:賣瓜的,總共俘走俺39人,活着回來的僅19人。有些人的屍體乾脆被大卸八塊,還有些人腐爛得沒法瞧了,還有些人找不到屍體了。再聽聽活人的講述,更是毛骨悚然。賣瓜的,這個野蠻的政府!

冒火與悚然之餘,英法方面召開了會議,不開不行,這事兒,百年沒遇過呢。巴夏禮是中國通,他知道,對中國人來說,殘酷虐待囚犯,甚至要他們的命,小菜啦。但是對英法這些來自西方的夷人來講,那就鬧大了。

英法都同意懲罰清方,按他們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性命不保,它日城破,雞犬不留。但是兩人提出的懲罰方式有異。額爾金的意見是:

第一,這些可憐的俘虜是在圓明園內受到虐待的,那麼我們就必須將這個園子夷為平地。(格蘭特將軍附議此點。巴夏禮更附議此點。英國的隨軍牧師孟紀不愧是負責靈魂那塊的,乾脆認為,中國的圓明園甚至不抵一個英國士兵的性命。沒辦法,可惡的外國佬就是這麼看重他們的個體生命。他們不知道中國的規矩,死亡有價呢,有些人死得重於泰山,有些人死得輕於鴻毛,而是傻乎乎地以為,所有人的死都重於泰山)。

第二,應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設立紀念碑,用滿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低頭認罪的碑文,落成後由清方大臣護送死者屍體前往天津參加揭幕儀式。

法國公使葛羅對額爾金的意見表示反對:

第一,圓明園沒有設防,嚴格說來非交戰區,燒了人家,乃無益之報復(孟托班將軍附議這一點)。

第二,立碑一事不好辦,清政府驕傲慣了,受不得這等侮辱,刺激他們過分了,說不定會影響我們的談判。

第三,實在想報復,咱就燒北京的皇宮吧,燒皇宮比燒一個園子,更能讓清朝統治者印象深刻。

額爾金不同意燒皇宮,說:進京前,答應人家留京王大臣了,人家和平開放永定門,咱進去後不擾民不燒搶。現在燒人家皇宮,不是咱不講信用了嗎?再說了,北京居民沒惹咱,燒皇城,相當於燒北京,何苦跟人家的百姓過不去呢?至於天津不立碑,額爾金倒是同意了。最後他就堅持一條:燒圓明園!

10月18日,英方開始焚燒圓明園。雖然法國方面堅決反對,但是額爾金認為燒得有理,解釋如下:

「第一,被囚諸人,手足縛系,三日不進飲食,其受如斯野蠻之待遇,即在此地。第二,若對於中國政府所為不顧國際公法之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之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若現即與之媾和,訂約撤兵而退,中國政府必以吾國人民為可以任意捕殺無忌,在此點上必須警醒其迷夢也。皇帝避暑行宮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損失,在一月內即可恢復原狀。……圓明園宮殿之為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為嚴創中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要想取消毀壞圓明園這事,若單要求賠款,在這種擾亂的情形中,中國政府,除了民脂民膏以外,也付不出大筆款項。其次,或是要求清政府交出那般苛待英人,和破壞和約的人們,一些可憐的屬員,也許要呈獻出來,作替身了。假若要求僧格林沁本人,中國政府大約不能答應,更決不能實行。尋思推繹的結果,只有毀壞圓明園,似乎是唯一的方法,而且這種責罰,僅降在清文宗本身,與人民無關。」

為了讓大清人民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額爾金放火前,專門在北京張貼中文小廣告,公佈放火時間解釋放火原因:「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為其愚蠢的欺詐行為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為皇帝食言之懲戒,作為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為其負責。」

他這解釋在當時純粹是自作多情。據說,「中國人看到告示後,絲毫沒有為即將發生的事情操心,而是對其蹩腳的語法大笑不已」。

看明白了吧,英國火燒大清皇帝的私家花園,只是針對皇帝一人的,與屁民無干。你現在還小臉掛不住,是覺得自己的臉比人家皇帝屁股還大乎?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305/107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