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手機輻射致癌嗎?科學家研究十年後有了新發現

兩項新研究讓大鼠和小鼠接受高劑量的射頻輻射,即手機釋放的那種輻射。但研究人員發現,手機對人類幾乎沒有癌症風險。 

手機致癌嗎?

儘管已研究多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衛生官員稱,周五公佈的兩項分別在大鼠和小鼠身上進行的相關政府研究表明,即便有風險,也是比較小的。

多年來,隨着手機成為大部分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關它們的安全問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風險也可能影響成千上百萬人。

這兩項針對手機輻射影響的研究歷時10年,耗資2500萬美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

研究認為,雄性大鼠的心臟腫瘤和高劑量的手機輻射有關。但雌性大鼠和所有小鼠均未出現這個問題。

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的高級科學家約翰·布赫(John Bucher)在一場電話新聞發佈會上說,研究中使用的這些齧齒動物連續兩年每天接受九小時的輻射,超過大量使用手機的人,因此相關結果不直接適用於人類。

他說,研究結果並沒有促使他改變自己的手機使用習慣或勸說家人這麼做。但他也指出,大鼠的心臟腫瘤,即所謂的惡性神經鞘瘤,與聽神經瘤類似。後者是人體內的一種良性腫瘤,涉及連接耳朵和大腦的神經,一些研究認為它與使用手機有關。

他說,在這個問題上已經開展了近20項動物研究,「就癌症而言,絕大多數的結果都是陰性的。」

布赫表示,另外一些機構正在研究人們使用手機的情況,試圖確定它是否和任何類型的癌症的患病有關。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它尊重毒理學計劃的研究,並對其他很多有關手機安全的研究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充分的證據表明,暴露在當前的射頻暴露極限或以下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出自FDA設備和輻射健康中心主任傑弗里·舒連(Jeffrey Shuren)的這份聲明還寫道,「即使絕大部分成年人每天頻繁使用手機,我們也沒有看到腦瘤等病例的增加。」

聲明說,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會對手機的射頻能量制定輻射極限,但它依賴FDA和其他衛生機構提供科學的建議來確定這些極限。

衛生官員對擔心相關風險的人給出了常識性的建議: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使用耳機或揚聲器模式,這樣手機就不會貼着頭部;以及避免在信號微弱時打電話。布赫指出,當用戶在信號不好或時有時無的地方時,手機不得不更加努力地連接,導致釋放的輻射增加。

新研究在接受射頻輻射的小鼠和大鼠的大腦和另外一些器官中也發現了腫瘤。但布赫說這些發現「很模糊」,強調只有心臟腫瘤提供的證據足以讓研究人員採信。他說,其他可能的影響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另一些人覺得,即使是模糊的發現也值得關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家庭和社區健康中心(Center for Family and Community Health at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主任喬爾·M·莫斯科維茨(Joel M. Moskowitz)說,根據這項研究的總體結果,政府應該重新評估和加強對手機可釋放多少以及什麼類型的輻射的限制。

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只有雄性大鼠會患上心臟腫瘤,雌性大鼠卻沒有,但布赫說,一種可能性是雄性體型更大,吸收的輻射更多。

這兩項研究還發現,暴露在輻射中的動物體內的一些DNA受損。這有些意外,因為科學家本以為射頻輻射不同於X射線中的電離輻射,不會損壞DNA。

「我們覺得對這些結果的了解還不夠,無法對結果有高度的信心。」

一個看似矛盾並令研究人員感到困惑的發現是,暴露在手機輻射下的大鼠實際上比對照組活得更長。布赫說,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輻射或許會緩解炎症,並減輕一種慢性腎臟疾病的嚴重程度。這種疾病在老年大鼠中很常見,可能致死。

被問及使用手機是否有可能幫助人們活得更久,布赫說:「針對人類的推斷須採取大量超出我們目前研究範圍的舉措。我不認為這個問題目前能夠具體回答。」

周五發佈的報告被認為是草稿,意在徵求公眾意見,並於3月26至28日在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Research Triangle Park)的環境衛生研究所接受外部專家的檢查。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8/0221/107308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