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持續到1918年。沙皇俄國屬協約國集團,與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一道攻打德國及其同盟國盟友。然而普京在2012年時稱「布爾什維克政府與德國單獨媾和,俄國因其賣國行徑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普京為何如此發言?
美國政府於1918年10月公佈了一批檔案資料,全面證明列寧是奉德國的命令行事的。圖為列寧在街頭髮表演講
普京稱布爾什維克在一戰中賣國
俄羅斯《消息報》2012年6月28日報道,普京總統27日在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回答提問時說,布爾什維克政府與德國單獨媾和,俄國因其賣國行徑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普京說:「我國輸給了這場戰爭的失敗方。這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我們輸給了戰敗的德國,事實上是向它投降,後來它又向協約國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持續到1918年。沙皇俄國屬協約國集團,與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一道攻打德國及其同盟國盟友。
但由於受布爾什維克革命和內戰的牽制,俄國的戰力大打折扣。無視協約國盟友,布爾什維克與事實上戰敗的德國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簽署和約。部分歷史學家認為,通過訂立布列斯特和約和退出戰爭,布爾什維克兌現了先前為換取德國對其奪取政權的支持而作出的承諾。普京說:「這是當時政府賣國的結果。很顯然,他們害怕這一點,不希望談論這一點,因而避而不提……」
他說:「之所以避而不提還有其他原因。我國實質上輸給了戰敗一方……這是賣國行徑,為了黨派利益,它不敢承認這一點。」普京認為,一戰的失敗代價是大片國土喪失和巨大的人員傷亡。
長期以來,蒙着神聖光環的列寧和他締造的布爾什維克竟然被普京說成賣國。這是怎麼一回事?
下面根據斯大林統治時期,蘇聯外國工人出版社1937年出版,中國三聯書店翻譯,1975年出中文版的由凱爾任采夫著的《列寧傳》,以及中國何方、金雁等編著的《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回憶與思考》、陸南泉等編著的《蘇聯真相》以及其他有關書籍,簡單介紹列寧其人和布爾什維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主要活動:
1898年,俄羅斯社會民主黨曾在明斯克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出中央委員會。但會後不久,全體中央委員和部分代表都被捕。1903年7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第二次黨代表大會,在討論黨綱、黨章時,列寧提出,爭取實現無產階級專政應是黨的首要任務。他還提出,要成為黨員,只承認黨綱還不夠,還必須服從黨的紀律,並參加黨組織活動。馬爾托夫反對列寧的主張,認為黨員只要承認黨綱就夠了。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最後在表決時,贊成列寧主張的佔多數,成為多數派,按俄語譯音,多數派稱為布爾什維克,馬爾托夫派為少數派,按俄語譯音,少數派稱為孟什維克。1905年,俄國爆發了第一次民主革命,列寧於同年回國領導革命,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裝暴動失敗,列寧於1907年底再次逃出國。
在1912年在布拉格召開的第6次黨代表會議上,孟什維克被清除出黨。布殊爾維克成為獨立的政黨,改名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以後,在很長時期內,在世界範圍內,「布爾什維克」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俄、美、日等為一方(協約國),德、奧、土耳其、保加利亞為另一方(同盟國),雙方激烈交戰。列寧和布爾什維克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殖民地的骯髒戰爭,交戰各國的社會主義政黨都應反對本國政府參戰。列寧提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各國社會主義政黨都應努力使本國敗北」的口號。但當時第二國際,包括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袖考茨基在內的各參戰國的社民黨都支持本國政府參戰,被列寧斥為社會沙文主義,是叛徒。後來他還寫了《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在一戰期間德國在東西兩面同時作戰,負擔沉重,犧牲慘重,所以德皇威廉二世和德軍總參謀部很想和東線的俄國談判和平停戰,以便把東線的兵力調到西線和英、法決戰。但俄皇尼古拉二世予以拒絕。1917年俄國2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國成立臨時政府,仍然拒絕和德方和談停戰。德國環顧在西歐的多個俄國革命黨派,只有提出「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口號的列寧的布爾什維克,和自己的目標最吻合,因此給予列寧大力支援和資助,使布爾什維克在俄羅斯國內外的影響和勢力大增,於1917年4月,德國政府把居住在瑞士的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袖們接到德國,並用密封火車和火車輪渡把他們送到瑞典,他們由瑞典轉到芬蘭,後進入俄首都。列寧發表了《四月提綱》,指出要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奪取了政權。
關於這段歷史有一些問題,長期成為國際學術界關心的熱門研究課題。
第一,列寧和他締造的布爾什維克黨的大量活動經費從何而來?
列寧兩次出國,出國時間,共十多年,他曾在瑞士、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瑞典、芬蘭、丹麥、捷克、波蘭、奧地利等國家的20多個城市居住和工作過,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布爾什維克的其他領袖們也類似。他們都是職業革命家,以革命為職業,是沒有工資收入的。據《列寧傳》資料,他們在明斯克、日內瓦、倫敦等地召開過黨代表大會、黨代表會議,他們還在巴黎近郊辦過布爾什維克黨校,接納從俄羅斯出來的布爾什維克信徒。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們在歐洲各地生活,開會,辦黨校,辦刊物等經費從何而來呢?
為紀念十月革命90周年,2007年出版的何方、金雁等編著的《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回顧與思考》文集中,對解答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和參考的珍貴的第一手史料,簡單介紹如下:美國政府於1918年10月公佈了一批檔案資料,即在現代史上極受重視的《西遜文獻》(Sisson Documents)全面證明,列寧是奉德國的命令行事的。這文獻公佈以後,歐美政界和史學界曾討論一項根本問題:列寧秘密回國後極力鼓吹片面締結和約的政策,是否足以證明他是個德國的間諜?他在瑞士期間以及回國後,是否仍不斷接受德國的津貼?
齊曼編的資料。英國學者齊曼(Z.A.B.Zerman)編的《俄國革命與德國——1915至1918年的檔案資料》(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齊曼文件集)。這本書的資料中列出了德國政府為支持俄國的革命運動所花的款項和德皇政府與布爾什維克及其他俄國革命政團之間的關係。
這批文件提到的德皇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付出極大的款項,給各種各樣的俄國革命分子在俄國境內進行顛覆沙皇政府的宣傳活動,但這些文件沒有說明這筆巨大的款項中究竟有多少用在俄境內,接受此種津貼究竟是誰?他們如何用法?
一般人認為,德皇政府和俄國的接受者都不會保留詳細的賬目和收據,但還是有許多蛛絲馬跡,使研究者們可以看到一些事實真相。
從這批文件中可以看出,早在1915年3月,德皇政府已撥出200萬馬克供俄國革命分子作宣傳經費。這筆錢的極大部分是由一個名叫海爾芬博士(Dr,Alexander Helphand)的德皇政府特務交給俄國革命分子的(這位海爾芬博士是托洛斯基的好朋友),他曾化名巴伏斯(Parvus)。在1915年底,德國政府又撥給他100萬馬克。他在1915年3月寫給德皇政府的報告中說,在俄國組織大罷工,社會民主黨的極端激進派(按:指布爾什維克)已經投入行動……他接着還提到列寧以及其他一些布爾什維克領導人的名字。他主張應通過邀請這批人參加擬議在德國召開的俄國各革命黨派聯合大會,以便立即發動反對沙皇政府的行動。
巴伏斯(海爾芬博士)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為其活動中心,經常與流亡在該地的一些布爾什維克黨人如拉迪克等接觸,但由於大家都知道巴伏斯是德國特務,因此列寧在1917年4月返俄的秘密旅程途經斯德哥爾摩時,拒絕和他當面晤談。列寧是一個細心謹慎的人,他知道國內的政敵,將會利用他借道德國返俄一事對他大肆攻擊。但當時在斯德哥爾摩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如拉迪克·漢尼基等仍然肆無忌憚地與巴伏斯會晤,而漢尼基在事實上是受巴伏斯僱用的。
列寧默許接受德津貼這些布爾什維克要員與巴伏斯之間的聯繫,列寧不可能不知道,但為了他的黨的利益,他允許這些勾搭繼續下去,巴伏斯津貼布爾什維克毫無疑義,連德皇政府的外交官也都知道此事。1917年11月22日(按:此時布爾什維克已奪得俄國政權),德國駐瑞典公使致柏林外交部的報告證明了這一點。這位公使表示反對任命巴伏斯為德國駐蘇俄首都彼得格勒公使。他在報告中說:「這項任命將會使布爾什維克的政敵們獲得攻擊這個新政權的大好藉口。任命一個曾以大量金錢供應布爾什維克的人為德國駐蘇俄公使,將會使俄國人士認為這個新政權是根據我們的命令行事的」。(見齊曼文件集第87頁)
津貼總共花了四千萬馬克1917年2月革命後成立的臨時政府繼續堅持和英、法等協約國的盟約,拒絕與德國談判和平,使德皇政府更加增加對布爾什維克黨的「津貼」。1917年4月間撥了500萬馬克,11月間又撥了1500萬馬克(見齊曼文件集第24頁、第75頁),直到1918年3月德蘇片面和約(即所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訂之後,德國仍繼續津貼蘇維埃政府。據1918年6月德國駐蘇公使(當時首都已遷至莫斯科)米巴哈伯爵發回柏林的密電中說:「由於協約國極力拉擾這個新政權,我認為每月的津貼增加到300萬馬克是必須的……」柏林接受了這個意見。德國撤回公使團時,總共給了蘇聯政府4,000萬馬克(見齊曼文件集第130、133及137頁)。
雖然,這種私相授受的款項沒有收據和賬冊,但是從德皇政府的檔案中,可以找出一些證據來證明這些款項的用途。德國副外長馮·柯爾曼於1917年5月19日從斯德哥爾摩發給德國總參謀部的報告中,指出德國的大量款項使布爾什維克得以在俄國的政治鬥爭中迅速接近勝利。他在電報中說:「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已獲得巨大的成就,布爾什維克運動如果沒有我們的不斷支援永遠不可能獲得今天這樣的規模……」(見齊曼文件集第70頁)。布爾什維克已在俄國執政後,馮·柯爾曼於12月3日致外交部轉德皇威廉二世的電報中說:「我們通過各種關係和使用各種方式把大批經費供應布爾什維克,使他們的基礎大為發展。現在,布爾什維克執掌了政權已建立自己的《真理報》,從而進行有力的宣傳,將他們的政黨在原來很狹窄的基礎上大為發展。」(見齊曼文件集第94頁)。
馮·柯爾曼於1918年5月18日致莫斯科米巴哈伯爵的電報中說:「為我國利益計,我們務必使布爾什維克政權得以生存下去……白衛軍是反德的,保皇派如果執政也會反對和約(按:指蘇俄政權與德國簽訂的賣國條約布列斯特和約),保皇派重起會使俄國團結,這對我們是不利的……因此我們必須支持最左的黨派」(見齊曼文件集第128、129頁)。
德國為了促使俄國停火,因此大力支持俄國贊成停火的政黨,並在締結和約後仍全力支持此黨繼續執政。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為了奪取政權和保持政權,他們最缺乏的是經費,因此下決心不擇手段,接受被稱為最封建、最專制的德皇政府的「津貼」。這就是全部問題的答案。
在《對俄國十月革命的回顧與思考》文集中,金雁的《十月革命的前因後果》一文指出:布爾什維克早期活動經費很大部分來源於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東正教分裂派教徒,當時在俄國共有約1000萬人。著名的莫羅佐夫就是分裂派教徒。1915年莫羅佐夫家族的工廠有6萬人,資產在1億盧布以上,這個家族堪稱大資本家。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的大本營普梯洛夫工廠就是他們家族所有(這個家族允許在他們的工廠內建立工人組織和赤衛隊),所以布爾什維克才能把那麼多的工人組織起來,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1917年十月革命後,1918年6月莫羅佐夫的整個家族的企業都被蘇維埃政府沒收了。
第二,列寧是怎樣離開他長久居住的瑞士回到俄國的?
列寧長期住在瑞士,瑞士的社會民主黨領袖格林就是德國的間諜,由於得到格林的庇護,列寧才能在瑞士長久居住和工作。
列寧是怎樣離開瑞士回到俄國的呢?據《列寧傳》第165頁說:「獲悉1917年2月革命後,列寧急於回到俄國領導革命。他決定取道德國,在瑞士的社會主義者協助下,開始進行允許他經過德國回俄國的談判。經過長期的磋商,有消息傳來說,請求已經被批准了,列寧決定乘坐兩小時以後的最近一班火車,列寧和他的同志坐上了去德國的火車……途經瑞典……經過芬蘭……走過邊境進入俄羅斯」,云云。
事情真的這樣簡單嗎?在這裏,《列寧傳》隱瞞了下列事實,正是由於得到德皇政府的特別批准,列寧等才能經德境回國。為什麼德國政府這樣做?道理很簡單,希望列寧等早日回國,推翻臨時政府,以實現和德國談和。且看對列寧十分崇敬的美國著名傳記作家路易斯·費希爾寫的《列寧的一生》(中國社科出版社翻譯出中文版時改名為《神奇的偉人—列寧》)。在這部中文版第175頁和以後許多頁中,有如下的敘述:「俄國參加世界大戰這一行動,迫使德國在兩條戰線上作戰(有一個時期,東方戰線上的德軍,超過了西線),使德國有遭到失敗的危險。凱撒(按:即德皇威廉二世)企圖同沙皇締結單獨和約,但沒有成功。」1917年2月革命後成立的臨時政府也拒絕和德國和談,於是德國政府便轉向列寧。早在1914年9月間,一個叫亞歷山大·克斯庫埃拉的愛沙尼亞人把住在瑞士的俄國革命僑民的情況大致告訴了德國駐瑞士伯爾尼的全權代表貝格·馮·羅姆貝格男爵,克斯庫埃拉又在1915年3月25日寫給羅姆貝格的一份文件,敘述了列寧的政治綱領,就是「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羅姆貝格把這份文件交給德國首相。德國當局還通過其他渠道,也了解列寧的主張,於是決定準許列寧等經過德國回俄首都。
在羅姆貝格幫助下,瑞士的社會主義者很快就辦好了一切與列寧等回俄的細節。回俄的人在伯爾尼集中,他們包括列寧夫婦、季諾維也夫夫婦等共31人,離開瑞士到德國後,改乘「用鉛封上的車廂,」只有俄國人才有權坐這個直達車,出入德境的護照和行李都免予檢查,還配備一位高級廚師,他們享受外交特權。為保證他們能到達俄國,德皇想得很周到,他下了一道命令:「如果瑞典當局不許布爾什維克過境的話,我們可以讓他們從東線的德軍駐地通過。」瑞典當局沒有阻止列寧等過境,但由於有這道命令,以後許多布爾什維克也可以通過東線德軍駐地回俄了。在哈雷(地名),為了能讓列寧等坐的火車通過,德皇太子坐的火車被阻留了兩個小時。
通過以上史料,我們可看到,德國當局是多麼迫切,多麼急不可待地要把列寧等送回俄國。
由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由歷史學家祖波夫等撰寫的《二十世紀的俄國史(1894—2007)》一書,簡要地介紹了列寧、季諾維也夫等人是得到德皇政府的特別批准才能經過德國回到俄國的。該書還介紹了列寧、布爾什維克接受德皇政府大量資助的事實,指出:「德國撥出5000萬金馬克(約合9噸多黃金)資助俄國革命者。」德國總參謀部向威廉皇帝報告稱:「列寧順利回到俄國,他幹的確如我們所願。」
布列斯特和約的簽訂
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的當天(1917年俄歷10月25日)在晚上10時45分,在武裝司令部所在地斯莫爾尼宮召開了全俄工兵蘇維埃第二次全體代表大會,代表共有670人,(其中布爾什維克300名)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並選出了人民委員會即蘇維埃政府來管理國家,列寧當選為主席,十月革命領導人之一托洛斯基當選為外交人民委員。
當時,蘇維埃政府緊急的任務是停戰,因為俄軍在對德前線已接近崩潰,士兵普遍厭戰。《和平法令》呼籲協約國和同盟國各個參戰國家進行談判,實現不割地,(即不侵佔別國領土,不強迫合併別的民族)不賠款的和平。這些呼籲被協約國置之不理。
俄歷1917年11月14日(公曆11月27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對蘇維埃政權的呼籲作出了回應,表示同意和談。同盟國之所以同意和談是因為經過三年多的殘酷戰爭,這些國家也犧牲慘重,物資奇缺,廣大人民包括部分高級官員在內也有反戰情緒,而且德國統治階層也希望早日能在東線停火以使把東線兵力調往西線和英法決戰。
俄歷1917年11月20日(公曆12月3日)布爾什維克派出越飛等談判,提出以《和平法令》原則作為談判的基礎,被德方代表團長霍夫曼拒絕,德方提出苛刻的條件:不僅要求蘇俄放棄波蘭、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白俄羅斯一部分地區,而且覬覦烏克蘭。
1918年1月蘇俄重新開始和德國談判,地點仍然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蘇俄方面以托洛斯基為代表團長,團員有越飛等人。托洛斯基主張「既不進行戰爭,也不簽訂和約」。其理論根據認為這種「不戰不和」的方針一定能導致德國革命危機的尖銳化,使德國無產階級反對自己的政府,而在這種條件下,使德軍的進攻成為不可能,或者很困難。托洛斯基也知道,此時俄軍打不過德軍,因此「不戰不和」的方針是「拖延」策略,他曾向列寧表示:「必須儘可能拖延時間,」他認為「必須給歐洲工人階級以最多的時間,讓他們看清蘇維埃革命的真相以及和平政策。」列寧也曾贊成拖延政策,但他認為只能在一段時間,德國人不下最後通牒,我們就一直拖延下去,等他們下最後通牒,我們就最後讓步。
德國當局也意識到拖延下去對自己不利,1918年2月9日,德國在強力進攻的同時,德方代表向蘇俄提出最後通牒,提出更為苛刻條件:讓德國人佔領整個波羅的海沿岸,俄軍和赤衛隊必須退出芬蘭和立窩尼亞,(按即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蘇俄必須馬上從芬蘭和烏克蘭撤軍,同烏克蘭拉達(政權)簽訂和約,要蘇俄立即開始全面復員軍隊,並向德國賠償60億馬克。
這個苛刻條件被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大力反對。為是否簽訂和約,在布爾什維克黨內高層也引起嚴重的分歧。列寧主張立刻簽訂和約。他說:「如果不簽約那你們等過三星期就執行對蘇維埃政權的死刑判決。這些條件並未觸犯蘇維埃政權,我絲毫不動搖。」列寧和布爾維克黨為了保持蘇維埃政權,不顧人民群眾的反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