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富察:何清漣悲哀慨嘆中國是潰而不崩

更早的不提,1980年代以後至今的四十年,預測中國的未來,一直是個嚴肅而現實的政治議題,但也一直是有趣的政治猜謎遊戲和充滿各種商業考量的利益推演。

「我是誰,我在哪裏,我往何處去』這個哲學命題,對個人或國家一樣適用,但——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被如此強烈關注其去向,並引發全球規模的巨大討論。

就像《笑傲江湖》裏的劍宗和氣宗之不可調和,在英美世界,有所謂的「擁抱熊貓派」和「屠龍派」的對立。簡單粗糙地說,就是親中派和反中派。這兩大派,此起彼伏地交錯唱和着「中國崛起論」和「中國崩潰論」,固然這裏面一定會有多多少少的學術熱情和學術支持,但也有不少被既定立場所左右、被利益收買的論述。而崛起論又引述出兩條支線,一種是中國威脅論,強調它對現有的全球秩序造成了威脅;一種是北京模式論,肯定它將替代華盛頓,而成為新典範。

台灣輿論界、台灣的中國/大陸問題研究者,大部分是跟隨歐美唱和(因為太窪地,提不出自己的論述)。不但顏色鮮明,而且陣地鮮明,這一批人入閣成為資政或戰略顧問,一定有另外一批人閒雲野鶴,打算賣文或種田。

出版界也毫無例外地折射了這個現象。

略舉幾個例子,簡單梳理下台灣出版社對這個議題的回應——

《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章家敦着,雅言文化2002年出版

《中國大趨勢》(China’s Megatrends—The8 Pillars of a New Society)奈斯比着。天下文化,2009出版

《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馬丁‧賈克著,聯經,2010年出版

《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陳思武著,八旗文化,2010出版

————

簡單說,崩潰論和崛起論的狐步舞,大致有三個時段,一個是1989-1992之後;一個是2008-2010前後;一個是2015-2017前後。

天安門事變之後,西方大量出現崩潰論。集大成者就是2001年的章家敦。顏擇雅眼光敏銳,動作敏捷,次年馬上出版了此書。

然後,中國比預言家設想的都有韌性,一直沒有崩潰,反而憑藉加入世貿WTO,進一步利用自己的市場和人力優勢取得西方的技術和資金,到了2008前後,成長為全球第三大、第二大經濟體。

這時,你就會看到了中國崛起論在鎂光燈下,塗脂抹粉了。

未來學家、《大趨勢》的作者奈斯比接受江澤民的邀約,寫出《中國大趨勢》,此書台灣版上市時(2009),來勢洶洶,不論是書店和媒體,都大為捧場。而《當中國統治世界》台灣版(2010)的文案是:當中國統治世界,台灣不會缺席!(當然不會缺席,因為中國真的統治了世界,也自然先統治了台灣。哈哈)

也是在這時(2009年),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出版書籍《中國共產黨:收縮與調適》,認為中共能夠克服其自身的內部矛盾,是個調適性的政權,因此可以與時俱進,推動中國向前。此書沒繁體版。

2010前後的理論界,大有用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的野心和胃口,八旗這個時候,不合時宜地推出了華人經濟學家陳思武的《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

陳思武的看法逐漸佔了上風。相隔六年,沈大偉改變了自己的風向球。

2015年3月6日,《華爾街日報》刊登沈大偉的文章〈即將到來的中國崩潰〉(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宣稱中共在中國的統治已開始進入「殘局(endgame)」,無人能預測中共將於何時崩潰,「但很難不得出結論說,我們正在目睹它的最後階段。」2016年他出版了China’s Future(《中國的未來》)。此書無中文版。

然而他不希望自己被視為變色龍,所以區隔了他和章家敦。當年4月,沈大偉說,Please don’t put me in Gordon Chang’s camp,強調自己預測的是中共的「延長式衰落」,與章家敦提出的中國崩潰論是兩碼事。總之,當下的歐美主流是新一輪唱衰中國,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十九大艱難召開了。

這時,又有一位華人學者挑戰了沈大偉及西方的論述。這次是何清漣

在90年代的中國讀者心中,何清漣是個響亮的名字。我手上至今還有她的《現代化的陷阱》。時隔20年,她再一次推出自己對中國時局的觀察,結論就是書名:中國,潰而不崩。

如果《環球時報》批評沈大偉是「庸俗的對華占卜者」,暗示了這位西方占卜家牆頭草版的特質,那麼,《環球》一定會認為何清漣是「頑固的中國預言家」。20年前,她預測的中國發展的陷阱被不幸言中,令她悲哀。20年後,被驅逐到美國的她繼續悲哀的預測中國的下一個20年可能發生的事情。

和沈大偉不同的是,何清漣熟練地使用了西方的分析框架(她的詞彙「共產黨資本主義」遠比「列寧資本主義」或「國家資本主義」更一劍斃命,點到要害),又結合了自己豐富的在地生活經驗。所以,沒有沈大偉的那些眼花繚亂的招數名詞——中國可能發展為新極權主義(neo-totalitarianism);也可能沿着現今的硬威權主義(hard authoritarianism)道路一直往前;或者走回1998年至2008年的軟威權主義(soft authoritarianism)道路;或是向右轉向「新加坡模式」的半民主社會(semi-democracy)。

她用大量數據、實例進行分析,毫不客氣地指出:

1、中國社會一定繼續潰敗,因為中共這個列寧黨的本質就是從母體攫取奶水,養活自己。

2、而且中國的潰敗會向外輸出,港台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3、但,中共會維持不崩。因為這個組織已經消滅、壓制了中國母體內的各種反制力量和組織,而西方國際環境發生變化,忙着自家事,出現了只掃門前雪的趨勢,不再大力輸出民主。中共最擔心的就是金融危機、經濟崩解,但它還是有很多辦法弄到錢,維持自己的運作。

武俠小說里寫,最厲害的招法往往是最簡單的、最質樸的。在預測中國這件事情上,窪地中國和台灣都往往拾西方牙慧,賣弄名詞。而這個名詞解藥,其實是西方社會內部知識脈絡的產物,用到中國病人身上,不全然適用。只是窪地思維久了,大家拿到西方就是寶而已。

我必須承認,何清漣的論述,遠非西方學人的學術包裝那麼厲害,和八旗出版過的另外一個華人學者裴敏欣的《出賣中國》比,外觀上也頗為不如。然而,我卻傾向於認同她的結論(當然書中的部分小節,我也很想和她商榷)。她分析的中國和中共之間的關係,形成了路徑鎖定。而一旦形成,再解開就更加困難了。

另外,我也被她包含濃烈情感的思考所打動,對於一個流亡在美國的中國學者,她對中國的占卜怎麼會和把中國僅僅視為「研究客體」、並賣給政府出資人的學者相比呢?本書中的三位序言作者(張清溪、吳國光、徐友漁)也同樣具有這股濃烈情感。

出版者能做到的似乎只有這些,只是發發感慨和牢騷而已。如果中國真的陷入潰而不崩的困境,台灣能夠做些什麼呢?

————

2017年11月10日和17日晚上,有兩場與本書有關的活動,都在金石堂城中店。一場是邀請台灣三家媒體機構中負責中國採訪的資深記者,他們剛剛從北京採訪完十九大,感慨非常多,其分享可以和本書的結論及觀察相印證。

第二場是切身台灣的,如果中國的潰而不崩狀態會「輸出」到台灣,那麼台灣該怎麼面對?我們邀請台大經濟學教授張清溪先生和評論家範疇,交鋒對話。

以下是相關書訊:

https://www.bookrep.com.tw/book/472/483/12498
讀書共和國的網站,可郵購
(它是八旗上面的集團公司)
https://www.bookrep.com.tw/
讀者俱樂部購書管道
https://www.bookrepclub.com.tw/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何清漣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114/102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