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在職場上 有一種成長叫解決衝突

作者:

我們常說,就事論事,生活中工作上,儘量不要把個人情緒帶進來。總覺得聊感受太主觀,不專業。

於是,我們不去想它,有情緒儘量壓着。可是人總有情緒,不去管它,它還在這裏。

「就事論事」通常不能解決問題,至少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一、我們為什麼要注重感受?

1)有衝突必有情緒。不解決情緒,衝突就無法徹底解決。

很少有人爭得面紅耳赤,內心卻平靜如水。

如果你管一個項目。有個其它部門的同事遲遲未完成他的工作,導致你整個項目延遲。

你一封郵件把狀告到大老闆那裏。事情是暫時解決了,這個同事被迫連夜加班完成他的工作。但他對你心存不滿,下次在你的項目上更加不合作。

只不過下次手法更高明,讓你告不到老闆那裏去。

2)不化解對方的情緒,對方很難傾聽我們的辯解。

如果對方在「氣」頭上,他的接受、理解和判斷能力都會被情緒佔上風。他聽不到我們的解釋。即使聽到,也會從自己的角度來臆想我們的意圖。

3)有時候情緒不僅是衝突造成的副產品,更是造成衝突的核心原因。

比如,夫妻兩人平時很晚下班,獨處時間不多。老婆周末想和老公多呆一會兒。可老公卻經常出去和哥們看球賽,他認為看球賽可以解壓。

老婆不讓老公出去,夫妻兩個吵架。

這裏雙方的不滿不是因為吵架造成的,相反,吵架是因為對方不讓自己滿足情緒上的需求。

4)有時候不解決心裏的小情緒,情緒會在內心升級並以不可控的形式爆發。

說個我身邊的故事吧。我有個朋友很愛自己的男友,但她被寵壞了,喜歡拿男友的小缺點當眾開玩笑。

她認為小玩笑無傷大雅。男友雖然心裏不爽,但也不好意思拿這點「小事「說事。

一次我們幾個朋友出去喝酒,我朋友又拿她男友的缺點開玩笑,他男友可能還帶着酒勁,「啪」的一下重重地把啤酒杯往桌上一放,大聲說「TMD,不說你還來勁了是不是?」

我們驚若木雞,我朋友哭着跑回家。

你瞧,其實這事只要兩人早早地私下溝通一下就可以解決,何必鬧成這樣。

二、為什麼大部分人迴避討論感受?

1)談感受的話,自己會無法控制情緒,變得太情緒化。

的確,有些情緒與我們深層次的需求有關。

挖深了,都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和他人。有時候,不提則已,一提真的難保不會激動。

這種擔心是合理的。但不深入解決情緒,問題就無法解決。如果是同事間或普通朋友間的矛盾,我們可以等幾小時或一兩天,等到能控制情緒了再聊。

如果是親密關係的家人或朋友,那偶爾剖開心靈聊一聊、哭一哭估計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吧。

2)沒有做好傾聽並回應他人感受的準備

a.聽別人說感受讓我周身不舒服。

這種情況在直男中很多。不是每個人天生就習慣所有的東西,我只能說如果你認識到聊感受的好處,那就多練習練習吧。

b.如果對方聊了負面感受,我就有義務去幫助消除他的感受

其實不必有這種顧慮。你只要傾聽並認同對方的感受,他就會覺得好受很多。不必為了讓他好受而改變自己的決定。

比如你因為業績問題沒有給一個下屬獎金。你不必迴避他。如果你不想他馬上跳槽,你就更應找他聊聊感受。

他可以說受傷、憤怒,你也可以說理解並解釋原因並承諾會幫助他進步,但你不用給他加獎金。

3)萬一我說出了真實感受,傷了他的心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忠於內心地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值不值得解決。解決問題所帶來的益處比可能傷到別人帶來的負面影響高嗎?

不是每個問題都要被解決,我們要有所選擇。

如果決定不提自己的感受,就要做好這個問題可能無法解決的準備,並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讓它影響其它事情。

如果決定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那在闡述自己感受的時候要掌握技巧(下文有支招)。

不是所有負面情緒就一定會招致負面反應。我們要向溝通專家好好學習。

三、如何有技巧地討論感受?

1)瞭解自己真實的感受

人的心理是多面且複雜的。比如說,如果你大齡單身,父母催促你找朋友。你可能會覺得父母很煩,老古董。

於是,你減少和父母見面的次數。但你不願意見父母可能還因為覺得有愧於父母。雖然你已打定主意非真命天子不假,但你可能覺得讓父母擔心不好。

又或者是連你都有些恐慌,不知道此生會不會遇到真命天子,父母的勸說時時提醒你的恐慌,所以你就只能避而不見。

只有深度剖析自己的多方面感受,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不要指責對方,只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仍用上面的例子。好了,你現在瞭解了自己的感受。但對父母避而不見既不能滿足父母對你的愛,也不能實現你的孝心。

你必須通過和父母聊自己的感受才能說服父母用一種你能接受的方法和頻率來闡述他們的焦慮。

記住,這裏只談感受,不指責對方。比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你們的話我都聽進去了。

我只是想討論一下方式方法。現在,我們每次見面都要聊找對象的事,我都有點害怕和你們見面了。

我其實還想和你們聊聊我的工作,聽聽你們旅遊的軼聞呢。」

千萬別說,「你們老說找對象的事煩不煩啊?你們現在變得很無聊。談來談去就是這些。」

這樣,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加劇矛盾,因為人都有為自己辯護的本能,有時還會用攻擊來保護自己。

3)把所有的感受都說出來,不要只挑一樣說

前面說了,人的心理和情緒是多面的,如果只挑一樣說,並不能幫助對方完全理解整個問題的根源,那他的應對可能並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

還是用上面的例子。如果你只說覺得父母嘮叨,父母可能情願你煩也要把重要的事說n遍。

但如果你還談到他們的嘮叨使你產生愧疚感,從而無法面對他們。他們可能會認識到適得其反了,應該調節方法了。

如果你談到了自己的恐慌,那經驗豐富的他們可能會和你分享一下他們的經驗。

4)如果對方不分享感受,我們可以幫他說出來,這樣會讓他覺得我們懂他

繼續用上面的例子。如果父母比較保守,不喜歡說愛啊關心啊。

那你幫他們說出來,比如:我知道你們是愛我為我好。

這樣,父母就會明白你不是完全沒良心,也是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那以後他們可能催你就沒那麼緊了。

好了,現在總結一下本文重點。

我們為什麼要注重感受?

1)不解決情緒,衝突就無法徹底解決。

2)不化解對方情緒,對方很難傾聽我們的辯解。

3)有時候情緒是造成衝突的核心原因。

4)不解決心裏的小情緒,情緒會在內心升級並以不可控的形式爆發。

那為什麼大部分人迴避討論感受?

1)太情緒化

2)沒有做好傾聽並回應他人感受的準備

a.聽別人說感受讓我周身不舒服

b.如果對方聊了負面感受,我就有義務去幫助消除他的感受

3)真實感受會傷對方的心

如何有技巧地討論感受?

1)瞭解自己真實的感受

2)不要指責對方,只談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3)把所有的感受都說出來,不要只挑一樣說

4)如果對方不分享感受,我們可以幫他說出來,這樣會讓他覺得我們懂他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微文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1105/102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