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張鳴:怎一個懟字了得!

作者:
人人都講道理,不動不動就損人,罵人,羞辱人。這是一個美好的境界。可惜,被懟慣了,懟就成了習慣。不能懟的時候,就老老實實挨懟,能懟的時候,就一定要大懟特懟。哪怕小事懟成大事,大事懟出人命,也一定要懟。懟的泛濫,不僅說明人人肚子裏都有火,而且說明這個社會沒有講道理的習慣。

自打進入網絡時代,國人的漢語水平照我看是在下降,偶爾一個中學生寫幾句半通不通的文言,都能引起一陣又一陣的讚嘆,但是,奇怪的是,隔段時間就會有一個生僻的漢字被人鼓搗出來,走紅網絡。這一陣兒,走紅的是個‌‌「懟‌‌」字。

這個字,我認識它的時候,是跟怨字相連的,叫做怨懟。不過是怨恨和哀怨的意思。然而,現在這個懟,卻有了強烈的攻擊性。但凡誰把誰跟頂了,給刺了,甚至給罵了,都叫懟。一個網民的解釋是說,所謂懟,就是把對方給干趴下。想了半日,終於想明白了,原來大家說的不是這個懟,而是另一個詞:搥!兩人吵架,一方把對方說的話,活生生,用大力氣給搥回去。不消說,這個詞在民間,很黃很暴力的。

明明是搥,幹嘛要用懟呢?語言上的事兒,真是沒理可講。約定俗成,現在看來是錯了,過若干年之後,語言學書上,再提到懟,估計就得加上現在的用法。以至於我們的後輩,想弄明白都難了。

坐在家裏生悶氣的懟,到底怎麼被賦予火藥味十足的搥的意義呢?追究第一個幹這事兒的人,已經沒有意義了。叫我看,是因為大家心裏都很懟,尤其是碼字的小編以及碼農們,懟着懟着,就爆發成攻擊性的懟了。套用一句現代漢語的話,就是把形容詞轉成動詞了。

然而,在網上找找,但凡跟懟字有關的新聞,這樣的懟,就跟用大錘子夯一樣,儘管把對方搥得人仰馬翻,並非以理服人,跟擺事實講道理,基本上無緣。無非是用惡毒解氣的語言,把對方暴打一頓。這樣的懟流行起來,倒是也符合現實。現實中人與人只要發生點衝突,如果不至於開打的話,基本上就是互相懟,看誰能把誰懟到南牆上去。如果一方是大人物,那麼,懟就成了一邊倒。像瀑布一樣的噁心詞兒,接連不斷地澆到小人物的頭上,怎麼損怎麼說,怎麼解氣怎麼來。一邊頤使氣指,一邊低三下四。就像當年的日本兵,挨軍曹的耳光,一個只管打,一個只管‌‌「哈依‌‌」。在網上看大人物懟人很過癮的網民,在單位,也許就是那個只能挨懟的小人物。

人人都講道理,不動不動就損人,罵人,羞辱人。這是一個美好的境界。可惜,被懟慣了,懟就成了習慣。不能懟的時候,就老老實實挨懟,能懟的時候,就一定要大懟特懟。哪怕小事懟成大事,大事懟出人命,也一定要懟。懟的泛濫,不僅說明人人肚子裏都有火,而且說明這個社會沒有講道理的習慣。看着網上的怒懟,狂懟,惡懟,就像人家在欣賞歌劇。越是沒有風度,也是胡攪蠻纏,沒理攪三分,大家就越是喝彩。就像閒人在看街頭打架,看熱鬧不怕亂子大。

蠻不講理曰懟,胡攪蠻纏曰懟,當面損人曰懟,背後下刀曰懟,破口大罵曰懟,撒潑打滾亦曰懟,哇呀呀——懟他個鵝飛水盡吧。

怎一個懟字了得!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314/89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