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大陸女教師跳樓自殺 數十位老師急了 原來背後有秘密

2016年12月7日凌晨,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工公寓發生一起墜樓身亡事件。墜樓者為該校女老師李某某,警方調查後認為這是自殺,得知這一消息後,學校的數十位老師非常着急,難道這位墜樓的女老師之死背後隱藏着什麼秘密嗎?

12月7日上午,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學校向老師們通報了這起事件,這一消息讓很多老師感到意外。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黃老師:很意外非常意外之前晚上還沒有任何徵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情】

對於李某某的墜樓自殺,人們除了感到意外和惋惜,也非常焦慮和擔心,因為大家有一大筆錢在李某某手上,黃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黃老師:好像是2013年2014年左右吧當時她怎麼跟你說的當時她說她老公和老公的妹妹合夥開一個美容店,差點資金,一開始第一次是5萬,3分利息。按計算的話,總共是103萬多,超過103萬】

103萬,這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巨款,李某某墜樓自殺,這筆錢怎麼要回?黃老師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其他老師,而其他老師在聽到黃老師的傾訴後也非常驚訝,因為他們也曾多次借錢給李某某。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盧老師:2016年2月的時候,(李老師)她打電話給我,她說我做生意,我表哥買一個鈎機,你借點錢給我,差十萬不夠,我說是真的嗎,她說是真的,然後她說給我三分利息嘛,要一年而已。】

在短短的一年裏,盧老師先後借給李某某27萬元。在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像盧老師這樣借錢給李某某的人還有好多,他們的借款大多數十萬,有個別幾位超過了百萬。讓大家更意外的是,這些人中有一位老師,她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大家都以為她逃過了此次借貸風波,可沒想到,她不僅將家裏的積蓄全部借給了李某某,甚至還將親戚托她保管的錢也借了出去。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韋老師(化名):她說黃老師我覺得你家庭比較困難,我就想幫幫你,借你的錢其實也不是白用,她做建築的,給回利息給你,給回三分利息給你。】

韋老師將自家的十萬積蓄都借給了李某某,之後每月她都會收到利息,利息加上工資,韋老師發現每月收入不僅夠家裏的開支,甚至還有了結餘,這讓韋老師對李某某有了信任感,當李某某主動找韋老師,說要不要還錢給她時,韋老師都不想失去這個發財的機會。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韋老師(化名):她說你那些錢要回來嗎,我說我這邊也不太急着用了,如果她還想用的話,可以再用,她當時就說你還有錢的話呢,可以再放點進來。】

韋老師最終沒有經受住蠱惑,將親戚托她保管的十萬塊也借給了李某某。現在不僅自己家的積蓄沒了,還欠了一筆債。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韋老師(化名):反正現在我凡是周末都得想辦法借點錢還給我親戚,因為我親戚不知道我把錢借給李某某的。】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些老師並不是為了高息而借款給李某某,那又是為什麼呢?

眼前的這間辦公室是貴港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語文組辦公室,辦公室里有一個空着的位置,就是李某某生前的辦公桌,劉老師(化名)就坐她隔壁桌,他說他跟李某某認識了十多年,李某某在同事中的人緣非常好。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劉老師(化名):平時的話,李某某很講誠信的,形象也很好,結婚的時候,也是我們全部同事都去參加的,我們一個科組還另外送她禮物的,都很信任她。】

2016年9月底,李某某找到了劉老師並向他借錢,可能是認識了十多年了,知道劉老師的為人,所以李某某這次借錢並沒有說高利息。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劉老師(化名):她主要是說她有個老表,是在中行工作的,因為酒駕,把別人給撞了,別人要求賠六十多萬,她說他們也借一些還不夠,她剛開始問我,我說差多少,她說差十萬,我說那行吧,我幫你籌一籌。】

在今後的數月里,李某某就用"老表撞死人要賠60萬元"的理由,先後幾次向劉老師借錢,劉老師最終籌了41萬給李某某,而且這些錢都沒有利息。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劉老師(化名):後來借這麼多,為什麼我都借,主要不是我投資什麼的,就是想幫她,真的就是想幫她。】

發現打"感情牌"很有效果,李某某就以"母親病重"、"店裏的工人摔死要賠償"等理由向他人借貸。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王老師(化名):李某某急需十萬塊錢,她說都借不到,辦公室的人都沒有肯借給她,她說只有求助於我了,把希望給寄託到我身上,然後就這樣子借給她了。】

但不管以什麼理由借錢,李某某都會向放款人說同樣一句話,那就是"我只向你一人借錢,你要保守秘密哦",借錢給李某某的老師雖然都是同事,有的都在一個屋辦公,但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借過錢給李某某。放款的老師們除了聽到相同的一句話,他們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自己整個家庭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黃老師:她現在這樣子的話,就變成我背上了一大筆債務,可是大家知道老師這個職業不能賺多少錢的,所以我不知道這輩子能還清這些債務嗎?】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盧老師:我很多錢是我老公花心血賺錢了,我老公是教練,都是在外面通過心血賺來的錢了,全部積蓄被人家騙了。】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劉老師(化名):借錢都幫助她,最後你害這麼多人,這麼多家庭,你又不負責地走了,我就覺得,這惋惜的感覺就沒有了。】

放款給李某某的二十多名老師都不想讓自己的錢"打水漂",他們去找學校的一位姓盧的中層領導要錢,原來,這位盧先生就是李某某的丈夫,他們夫妻二人都在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工作,可這些老師找到盧先生時,盧先生的回答讓他們的心更涼了。

【李某某丈夫盧先生:這個我承擔不了,這麼大的一個數目以我現在的狀況是承擔不了的,一個就是這筆錢我不知情,李某某借前借後都沒跟我提起過,至於追究我的連帶責任我也沒辦法。】

由於妻子墜樓自殺,盧先生請了長假處理後事,記者在該校並沒有見到他,只能通過電話了解情況。盧先生說,李某某自殺前並沒有什麼徵兆,家人也沒發覺她有什麼異常,所以她的墜樓自殺,也讓全家人都很意外和悲痛。他也是在妻子自殺後,才知道她借了學校的老師們那麼多錢,而且他和這些老師有一樣的遭遇,因為妻子李某某說和人合夥開美容院,讓他籌兩百多萬給她。

【李某某丈夫盧先生:有一部分向老師,我們學校的同事,平時關係比較好的同事借的,有些是向我的朋友借的。】

盧先生說,李某某帶他去過她投資的美容院,但妻子墜樓自殺後,他去那家美容店問過,那家美容院卻說李某某從沒投資過這家店,盧先生也檢查了李某某生前留下的銀行卡。

【李某某丈夫盧先生:她名下的賬號就沒有,沒有什麼錢了,她有幾張卡嘛,幾個銀行的卡有些只剩幾塊錢,有些只剩幾毛錢。】

但對於盧先生的說法,其他放款給李某某的老師們卻並不認可。

【桂平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黃老師:什麼都不知道,我覺得這完全不合情理是吧,這麼多年來,你老婆拿錢去幹什麼了,你怎麼可能說我拿了幾百萬給老婆,我什麼都不知道老婆拿去幹什麼。】

盧先生告訴記者,他希望放款的老師們能冷靜下來想一想,他們家這幾年都沒什麼變化,如果錢他們自己用了,那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生活了。

【李某某丈夫盧先生:也沒有買什麼奢侈品啊,沒有為家裏面購置什麼東西,物業啊,家裏用的家電啊,或是什麼之類的東西。】

記者了解到,盧先生與其他放款老師一樣,都已到當地公安部門報案,他們希望公安部門積極介入,查清資金流向。記者隨後也聯繫了當地的公安部門,因為此事還不構成立案偵查的條件,所以當地警方暫時無法介入。

如何追回千萬資金?

當地公安暫時無法介入,放款人又該如何追回自己借出去的錢呢?

記者採訪了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黃宇,黃律師首先解釋了當地公安機關為什麼不能立案。

【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黃宇:經偵所受理的案件是有一定範圍和限制的,按照法律規定,他們只能受理與經濟有關係的詐騙、欺詐啊這方面的案件,但經過審查認為,這個案件屬於民事間的糾紛,或者是經濟糾紛的話,不涉及經濟犯罪,這個經偵部門沒有權力立案的。】

黃律師說根據放款人所提供的情況來看,借款人李某某雖然也有欺騙行為,但她的行為只是民事欺詐行為,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公安對這種行為是可以不立案處理的。有人也許要問了,這李某某借錢都發生在和盧先生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進行處理,而她的丈夫盧先生拒絕承擔責任又是依據什麼。

【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黃宇:按照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作為夫妻的另一方,他確實是不知道這筆錢什麼時候借的,向誰借的,而且這筆錢確實不是用於這個家庭的共同生活用途的,他是可以不承擔責任的。】

難道這筆錢就追不回來了嗎?黃律師說根據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這李某某應該只是中間人,真正拿到這筆錢應該另有其人,雖然公安機關不能立案偵查,但放款人可以起訴到法院,法院有權追查這筆資金的流向。放款人的當務之急就是收集證據,儘快到法院起訴,儘早查清和確定資金的流向。

【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黃宇:最後找得到借他們款的第三方或第三方公司,最後可以向法院要求第三方公司或個人來承擔相應的還款責任。】

通過此事,律師也提醒大家,借款給他人時,簡單的欠條並不保險,要避免出現李某某墜樓自殺所引發的這些情況,在欠條上最好多上一份保險。

【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律師黃宇:最好能提供一個擔保人,相應來講有財產、有支付能力的這麼一個擔保人,作為擔保人在上面也簽字按手印,這樣一旦出現債務人無錢可還,甚至逃跑的情況,就可以找到擔保人,由擔保人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中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7/0124/87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