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這樣的唐詩 一生寫出一首就夠了

作者:

打開唐代詩歌那精彩絕倫的畫卷,我們會看到有這樣一些作品,它們繞過了那些炙手可熱的詩人,卻也能以獨特的魅力,盡現唐詩的絕代風華。它們是詩人最重要的代表作,而我們也會因為一首詩,記住一個名字,一個地方,一份感情……

對於這些詩人來說,一生中能寫出這樣一首作品,留給自己,留給歲月,留給千年的大浪淘沙,足矣。

1.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張若虛,初唐詩人,現存詩作僅兩首,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有時,走在路上無聊,我會默念一些詩詞來打發時間,而這首《春江花月夜》總會不經意地浮現在腦海里。

想着念着,便好似看到了一個春天,澄江如練,月光如水,花落花又開,樓上人依舊。

輕靈,空遠,皎潔,而浪漫,帶着春天的思念,與月夜的美感。

在這首詩里,有最美的景致描寫——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最感傷的眷戀之情——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有最富哲理的遐思冥想——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有最深沉的思鄉情懷——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這個春天的夜晚,一雙眼睛看見了喧囂之外清靜的美,一支筆記錄了那不被打擾的悠悠思念。不知道滾滾江水送走了多少光陰的流淌,不知道月圓月缺帶走了多少世事的變遷。

整首詩中,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兩地情思,天涯路遠,同望一輪明月,卻聽不見彼此的聲音,此刻多麼想化成月光,緩緩傾照在你的身上。

它讓我想起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或者范成大的「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當然,還讓我想起遠方的你。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整個世界好像也安靜了下來,我們會感知到很多不經意間忽略的東西,也會想起某些封存於心靈深處的故人,甚至我們久久無法觸摸到的精神的故鄉與家園。

而每一次細細體味着《春江花月夜》,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2.《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中唐詩人,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到五十首,其中《楓橋夜泊》最負盛名。】

一首長長的《春江花月夜》寫盡了春夜之美,而一首短短的《楓橋夜泊》卻恰好道盡了秋夜之幽。

原本打算寫完第一首的賞析就去休息了,但莫名的,我的手已經飛快地打出了這首七言絕句。輕輕地讀着,心也跟着輕輕地顫動,於是不禁感慨,唐詩之美,有時真是美得讓人想落淚。

那裏有滿天的霜,和滿江的愁。詩人當時羈旅在外,行至楓橋,夜泊於此。在那樣一個靜謐的秋夜裏,身在異鄉的旅人滿懷愁思,獨難成眠。

一個人,如果內心是孤獨的,那麼他所看到的東西也盛滿了孤獨;一顆心,如果裝着無法排遣的惆悵,那麼他所聽到的聲音也會如嘆息般幽長。

孤月,清霜,寒鴉啼;江楓,漁火,不眠人。此時此刻,他感受着人間最自然的景致,心裏卻瀰漫着最難捨的情與愁,思鄉,憂國,以及對身處亂世的迷惘不安,畢竟他的國家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它給予了當時大多數文人一種力不從心的焦慮。

深夜的寺院定是寂然無聲的,而那鳴響的鐘聲不但不會顯得驚心刺耳,反倒會更加襯出夜的沉靜,悠長的聲音似乎能傳到很遠很遠,遠至江中的客船。那麼,客船能帶去那份思歸的心情嗎?讓遠方的人也聽到這如鐘聲般的嘆息。

正因為這首詩,寒山寺成為了蘇州的旅遊勝地,那年我也曾踏進寺門,流連其間,但遺憾的是,在白日遊客紛紛的熙攘里,又怎能體驗到那「月落烏啼,江楓漁火」的意境呢?

3.《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淒淒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年間進士,《全唐詩》收錄其作品42首,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黃鶴樓》。】

如果說寒山寺因為《楓橋夜泊》而為世人關注,那麼黃鶴樓也正是因為崔顥的這首詩而更添盛名。

看,詩的魅力多麼強大,一首好詩,足可以讓我們記住一個地方,讓我們對詩與景的完美結合充滿好奇與嚮往。

恢弘大氣,又餘音裊裊;景致動人,輕愁更觸人心。這正是《黃鶴樓》給我的感受。

詩的前四句,多次提到「黃鶴」二字,但並不讓人覺得重複與繁瑣,反而有一氣呵成的流暢。我們能感受到一位詩人,在面對黃鶴樓時那種開闊的眼界,那份弔古懷今情腸。「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似在描摹一個地點的空寂,卻也是在感嘆時光的流逝,世事的變遷。「一去不返」的是黃鶴,也是無法倒轉的歷史進程;「空悠悠」的是飄蕩的雲,也是內心深處的無限遐想。

看得見平原草樹,看得清鸚鵡芳洲,卻望不盡故鄉的日暮,家在哪裏,愁有幾多?浩渺的江水又寄得回幾番離愁?於是,《黃鶴樓》便在這樣悵然鄉思中收筆,輕輕的,宛若帶過一陣空靈的風。

最後要說一下,這樣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佳作,在當時就很有名氣,據說大詩人李白也曾登黃鶴樓,有人請他題詩,他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可見,這首《黃鶴樓》也贏得了李白內心的讚賞與肯定。

後來,李白作了一首《登金陵鳳凰台》,與《黃鶴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其實我個人更喜歡這首《登金陵鳳凰台》一些,因為那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會讓我想起那年行船在夜幕下的秦淮河,看見過「二水橋」,心中便默默吟起這首詩。

4.《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唐代詩人,《全唐詩》存詩六首,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

如此淺白易懂的詩,卻又經得起細細品味,然後於我們心底生出了重重波瀾,這波瀾盪開了記憶的門,停在時光的某一個結點,我們突然發現,物是人非事事休,大抵如此吧。

可以說,詩是最短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盪開自己的遐想,補出那些或跌盪起伏或皆大歡喜的橋段。但屬於詩歌獨有的餘韻與含蓄,會給相對應的故事增添一份浪漫而唯美的情致。

這首《題都城南莊》裏必然是有故事的,故事裏有美麗的邂逅,在春桃盛開的時節,一個男子對一位艷若桃花的姑娘一見鍾情。時光荏苒,一年之後,春回大地,桃花依舊,可那個心儀的女子卻不知道去了哪裏。

都說「得不到,已失去」是最美的遺憾,那麼這首詩可以說把這兩種情形都含蓋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試想,兩個原本陌生的人不期而遇後,即便互有好感,也會讓那份感情藏而不露,且作沉澱。這即是所謂的不得。「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顯然就是失去了,至少是失去了找到的可能。

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桃花依舊與佳人不在的反差,總讓我想起那首《生查子》來: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一首是韻味緲緲的唐詩,一首是情意悠悠的宋詞;一個是花面交相映,一個是月伴佳人行,但詩詞中的幽幽感嘆與遺憾卻是一樣的,那個期待的人不在了,也唯有賦詩填詞,聊表情意吧。

5.《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唐代邊塞詩人,《全唐詩》中有其詩14首,其中《涼州詞二首其一》最為有名。】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曾把這首詩與王之渙的那首《涼州詞》弄混過。那首詩中寫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都叫《涼州詞》,又都跟邊塞的風光有關,而且都帶有一種悲壯蒼涼。不同的是,王之渙的詩里是山川大河的雄偉開闊,而王翰的詩中更顯聲色與綺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詩的前兩句直接將我們帶入一個熱鬧的場景,有香氣醉人的美酒,有五光十色的酒盞,有錚錚作響的琵琶……但這可絕不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江南,而是「長河落日孤城閉」的塞外,在艱苦而危險的軍旅生活中,難得有這樣一次歡聚的酒宴,他們喝着西域出產的葡萄酒,聽着胡人的琵琶曲,卻仍不免會想起家鄉吧。

但是,誰的心裏都清楚,「古來征戰幾人回」,既然難有生還,莫不如就醉臥沙場。酒,激發了將士們的豪情,以及視死如歸的勇氣,他們興奮地喊叫歌唱,可誰又能知道這無限歡騰的背後有多少悲情。

回不去的故土回不了的家,見不到的父母與妻兒。此時此刻,怎能不讓人想起陳陶的那兩句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也就是說,在後方的家裏,那些望穿秋水的妻子,可能還不知道她們的丈夫已經成了河邊的一具具白骨。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也是一個生命的取與舍。

今天,當我們用「葡萄美酒」來點綴甜美愉悅的交往場景時,大概很難想到這幾個字是出自一首如此悲壯的詩里吧。那裏有飲不盡的酒,歌不盡的鄉思,留不住的性命,滅不掉的豪氣。

這正是邊塞詩壯美的魂。

6.《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

【常建,唐代詩人,現存詩作不多,《題破山寺後禪院》最為著名,是山水詩中別具一格的名篇。】

體驗過了塞外的蒼涼悲壯,那麼不如到一個悠然而幽靜的世界裏調整一下心性吧。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首五律,雖然並非出自名人之手,但意境之幽美卻妙不可言,而且為後世創造了兩個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語:曲徑通幽和萬籟俱寂。

紅樓夢》中,賈政為試寶玉功課,讓他給大觀園裏的景點題名,寶玉便將一條「苔蘚成斑,藤蘿掩映」的羊腸小徑直接命名為「曲徑通幽處」,真是恰當致極。

那麼,再回到這首詩,先放下一切雜念,單純地去體會詩人游寺後禪院的觀感。

那是一個美好的清晨,旭日初生,古寺中如往常一般靜謐。悠悠地走過了曲折的小徑,才發現花草樹木深處那古樸的禪房。面對如此幽深寂然的景致,詩人不禁生出一種「人在塵世間,心至天地外」的感覺。晨光普照的山林讓鳥兒生活得愉悅而自在,碧潭清雅,使人的心情也變得明淨空靈。這一刻,似乎萬物都歸於沉寂,只有鐘聲在輕輕迴蕩。

古代的很多文人都具有隱士情懷,而這首詩正含蓄地表達了這樣一種遠離俗世、歸於自然與本心的理想。其實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有時候累了煩了,讀一讀這樣的詩,大概也能獲取一點通達與安慰吧。

而這正是詩詞所給我們的影響力,它緩緩地撥動着我們內心深處的某根弦,讓我們感受到了現實世界中少有的純美與寧靜。

誠然,詩與詞比,我個人更喜愛詞,但有些詩的意境之美也真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對於詩和詞,我經常這樣說——情深知宋詞,意遠吟唐詩。無論哪個,其實都是我深愛的文學形式,所以,我希望自己對於詩詞的解讀能夠兼具美好與生動。

有時候我會因為一首詩詞而想起什麼,那麼我就會把某種感受寫出來,而這,正是詩詞與生活的牽手。若讓詩詞更好的傳承下去,並保持它的生命力,就不要讓它離我們的生活太遠。詩詞不應該是只在課本上,只在必背的篇目里,它應該是入心的。一顆詩心,一份詩情,會讓我們在很多東西上都感受到詩意的美好。最後,願你我都能擁有最美麗的情懷。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簡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130/84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