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預言在兌現中 更多工程在塌陷

武漢水漫全城,海外媒體質疑武漢一個城市的基建費用超過了英國一國的建設花費,誰之禍?早在2005年已經有人預言,江澤民時代大搞基建、面子工程,遺患無窮,10多年前已經開始塌陷,江澤民時代的豆腐渣工程還將會繼續坍塌。

水漫全城誰之禍?

《東方日報》7月8日以「武漢水淹全城人禍烈於天災」為題,直指武漢水災實為人禍,文章中說,武漢當局曾豪言擲二萬億元進行城市建設,一市的基建超過了英國一國的建設。如今一場洪災,將武漢城市建設的問題暴露無遺,那些高樓大廈、高架交通,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是華而不實,透支了未來。更重要的是,不科學的建設規劃,給城市留下了數不清的不定時炸彈。

武漢大水圍城,多處潰堤,上萬人轉移,全部學校停課,火車站多處出口臨時封閉,長江隧道封閉、三環線江岸段封閉,多個地鐵站點被雨水倒灌……

預言在兌現中江澤民時代的豆腐渣工程不斷坍塌

早在2005年,自由作家曾仁全在《胡溫暗中討伐江澤民時代的失策政治》(刊登於香港《爭鳴》雜誌)曾預言,江澤民時代的豆腐渣工程將會繼續不斷地坍塌。

今天的武漢大水,也是江主政時期遺禍之一。武漢市有「百湖之市」的美譽,大小湖泊曾經星羅棋佈,遍佈武漢三鎮。但過去10多年的填湖運動,如今只剩下20多個湖泊,被填的湖面,有的被用於城建項目,有的被用來搞房地產,有的被開發成市場。填湖風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官商合作大發財。武漢市中心城區土地數量有限,價格高昂,填湖比拆遷成本低廉,操作也方便,一些部門便不顧社會環境效益,通過填湖開發獲取利益,不少開發商更是找關係、批條子,肆意扼殺自然資源、填占湖泊。

湖泊有雨水調蓄功能,漢口後湖水系,原可調蓄雨水七千多萬立方米,現在只有不足兩平方公里的「養魚池」,怎麼能調蓄呢?因此武漢逢雨必災,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當地人形容:再不煞住填湖風,大家都要去坐「水牢」了。

江時代特色:搞基建、面子工程名曰擴大「內需」實則悶聲大發財遺禍無窮

曾仁全說,在江澤民執政時期,他的政策有兩個最大的「亮點」:

一是大搞創建評比活動:「創建全國百強縣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旅遊城市」、「全國環保城市」,要創建評比必須有「看點」,有看點就是硬件指標「達標」,在達標過程中,大小城市開始包裝起來:馬路要寬、亮、新,迎街面的樓房、立交橋、霓虹燈要高、大、新,於是,全國大小城市一窩蜂的「推倒了重來。利益集團相勾結而開發的新的建築材料在濫坎亂伐中裝飾了城市的新貌。

二是全國舉債一窩風大搞基本建設,以此來擴大「內需」。高速公路、橋樑、鐵路、廣場有如雨後春筍地冒了出來。各式各樣的開發給權貴們轉包工程、承攬工程中貪污受賄大行其道之外,一哄而上的建築材料的開發以犧牲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代價,製作出各種不合格的假冒偽劣產品,又通過利益集團的渠道投入了市場。這就是豆腐渣工程的隱患之一。

2005年,在《江澤民時代豆腐渣工程逐漸坍塌》一文中(載於大紀元),曾仁全曾粗略有個統計,江澤民執政的十三年裏(2005年前)僅大中型橋樑坍塌就有近十座,小型橋樑坍塌數不勝數。一些隱患嚴重的豆腐渣工程還在裝飾門面,記錄江核心十三年的輝煌。

豆腐渣工程降繼續坍塌時間會證明一切

曾仁全在《火車脫軌是豆腐渣工程坍塌的繼續》(發表於2005年)歷數了幾個人們熟知的坍塌工程:

2005年3月廣西百色市一段鐵路因山體滑坡,造成至少8人死亡,該鐵路是1995年前後動工修建,1998年才竣工通車,正是江澤民時代貫徹執行「三個代表」最為紅火的年代。僅僅使用6、7年時間,就出現了山體滑坡、車毀人亡的事故。

2004年12月11日建於1999年、於2002年才通車的高速公路、甬台溫高速公路溫州樂清柳市段發生塌方事故,致使溫州大橋白鷺嶼至樂成鎮一段高速公路雙向車道全部中斷。事故發生後,一些御用「專家」歸結為「不可預見的地質災害」。而民眾則普遍認為,這明顯的是工程偷工減料、山體徒坡地段切割清除不徹底的原因。

2004年11月18日,經江澤民提名的「鍾祥大橋」停止各種載重車、貨車從橋上通過,改從鍾祥大橋南側的鐘祥皇莊汽車輪渡渡運,原因是這座大橋已成為危橋。而這座橋投資5千多萬,專家檢測發現大橋箱梁共裂縫100處,裂縫最長的地方競達8.2米,拱橋已下沉近40厘米。當地民眾氣憤地反映,這座大橋是當時全市百萬人捐款、集資及貸款修建的,以市委書記陳永貴為首的腐敗官員們,在工程承建中大做手腳,百姓的血汗錢都被地方官員們中飽私囊。大橋建成後,地方政府安排了近兩百人的收費人員,人頭經費開資就要數百萬元,十年時間不僅銀行貸款沒有償還,連民眾集資款都沒有付清,危橋出現的問題沒有任何部門追查責任。

2004年6月28日,準備在七月一日「黨的生日」這天剪綵通行的江蘇省徐州市弘濟橋突然塌陷,無人員傷亡。損失一千多萬元。

2003年4月21日,廣東珠江大橋橋面塌陷,橋面形成一個10多米長的「大坑」,兩傷一亡。

2002年8月16日,河南省內鄉縣寶天曼旅遊公路上正修築的萬溝大橋在合龍時突然發生倒塌,10人當場死亡,兩人受傷,損失數千萬元。

2001年11月7日,當時被讚美為四川宜賓縣「十大工程」、「亞洲第一大中承式鋼筋拱橋」的「金沙江大橋」倒塌,三死五傷,損失二千多萬元。

2001年6月23日,投入使用僅四年時間、被當地人譽為巨貪的「傑作」的廣西合浦縣城郊的文尉坊大橋西端引橋塌陷,幸無人員傷亡。

1999年1月4日,被譽為「長虹臥波,綦城一景」的綦江虹橋僅開通三年多時間就倒塌了,40多人遇難,損失數千萬元。

曾仁全說,這些事故還會繼續,因為江澤民當政、幕後當政的幾十年來製造的豆腐渣工程何止成千上萬,時間會說明一切,歷史會證明一切。

阿波羅網葉淨菡報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葉淨菡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709/76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