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他們設置陷阱捕獲了一隻動物 40年來首次現身!

世界自然基金會3月22日表示,自然資源保護者最近在印尼婆羅洲捕獲一頭蘇門答臘犀牛(Sumatran rhino),這是40年來,研究人員首次可以觸及到這種瀕臨滅絕的物種,令科學家十分振奮。

據「今日美國」3月24日報導,「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說,蘇門答臘犀牛一直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2013年,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犀牛的蹤跡,在發現地點安置相機後,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張這種犀牛的照片,但一直沒有親眼見到這種犀牛。

根據該組織的數據,目前,只有不到100頭蘇門答臘犀牛在野外生活。馬來西亞已在2015年正式宣佈當地野生蘇門答臘犀牛全數滅絕。

3月12日,研究人員設置陷阱,捕獲了一頭母蘇門答臘犀牛。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尼分會負責人PakEfransjah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頭犀牛臨時被關在一個籠子內,隨後它將被送往受保護的森林區域生活,在那裏,研究人員可以進行育種計劃。

PakEfransjah說:「為了保護犀牛,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的工作。為犀牛提供一個安全的家是讓蘇門答臘犀牛能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

自然保護聯盟(IUCN)犀牛專家形容此次發現極之罕有,因該處有密集的雨林而且地點遍遠,故多年來研究人員都未親眼見過蘇門答臘犀牛。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表示,雖然這種犀牛體型看起來仍然較大,蘇門答臘犀牛還是最小的活犀牛。區別於其他亞洲犀牛,這種犀牛有兩隻角。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蘇門答臘犀牛簡稱蘇門犀,雙角犀屬的唯一一種,是現存最小的犀牛,肩高大約130厘米,體長約240-315厘米,體重約700公斤。蘇門犀長有兩個突角,這一點與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於亞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

蘇門犀是世界上最後存活的披毛犀牛,曾經廣佈於印度、不丹、孟加拉國、緬甸、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熱帶雨林與沼澤中。

蘇門犀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偷獵者想要獲得犀牛角而引發的偷獵。非洲犀牛的偷獵情況也很嚴重。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今日焦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615/755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