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山與西安兩地各掀起了一場有關是否要恢復古地名的爭論。4月13日,在主題為「黃山市恢復老名字徽州,你支持嗎?」的網絡投票活動中,71.4%的參與者(共14973人)表示支持,選擇了「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歷史」這一項。隨後4月15日,陝西省也對「西安要不要恢復『長安』?」一問展開投票,其結果也是支持者眾多。在超過1300位參與者中,有六成多支持「西安改成長安,有歷史感,還好聽」。
看來更多人對恢復古地名是充滿期待的,從中我們也能深深的感受到,儘管現代的中國社會被植入、甚至被強加了多元的文化因素,然而,中國人的記憶深處仍保留着一份想要追根溯源、認祖歸宗的情愫。一旦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與歷朝歷代的輝煌歷史能通過書籍、音樂、繪畫等各類形式得以展現,中國人就會情不自禁、不約而同的表示認同、熱愛與崇敬。因此,即便有人認為「西安」的地名亦始於久遠的明代,與「長安」一樣擁有歷史感,也無法阻擋人們追憶、回首漢唐盛世的熱情。於是,更多人只因「長安承載了中華民族最輝煌的記憶」而選擇了將「西安」改回「長安」。
相比「西安」與「長安」因同屬於古地名而存在着「改不改都一樣」的中立態度,將1987年設立的地級市「黃山」改回古地名「徽州」的提議則引起了更對立的爭論。反對者的觀點主要集中在商業需求上,認為「黃山」的品牌效應能拉動招商引資。事實上,我們不必糾結這一觀點本身的對錯,因為此「黃山」或非彼「黃山」,真正能吸引到文人墨客、旅者遊客的應該是那座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名山大川。
說到聞名遐邇的黃山,我們不妨說說這一山名的由來。根據道教舊籍《周書異記》、《身陷補闕傳》記載,「江南黟山(黃山古名),據得其中,……,是軒轅黃帝『棲真之地』」。後來,唐玄宗因此將其更名為黃山。此外,唐朝僧人釋島雲也在《望黃山諸峰》一詩中寫道,「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雲車。」其中所言也隱射出當時軒轅黃帝在此處修道成仙的故事。也就是說,「黃山」這一山名所承載的,其實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所蘊藏的修煉文化以及有神信仰。除了古書的記載之外,「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這堪稱「黃山四絕」的景觀,也都與此地由古時流傳至今的仙風、神跡有關。
中國名山大川眾多,自然不止黃山這一處因神跡而得名。既然山名如此,地名也自是不必說。相傳秦朝一統天下之前,就有神跡通過地名而廣為流傳。比如陝西省寶雞一地,在《史記‧封禪書》曾有如下記載,當時「秦文公得到一塊質似石之物,遂於陳倉山北城邑中祭祀。其神有時經歲不至,有時一年數次降臨,來時常在夜晚,光輝似流星,從東南方來集在祠城,像雄雞,鳴叫聲殷殷然,引得野雞夜啼。用牲畜一頭祭祀,起名陳寶(譯文)」。而那塊石頭形如「玉雞」或「石雞」,因此,「陳寶祠」又叫「寶雞神祠」。有預言稱,「得陳寶者,則有霸主之業」,後來秦國一統天下。
又比如江蘇無錫一地,可追溯到秦始皇二十四年,當時老將王翦帶兵至錫山(今無錫也)時,「掘地得一古碑」。上面寫着「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當地人說,「此山自周平王起,盛產鉛錫,因名錫山」,「但近日出產漸少」。王翦聽後說:「此碑出露,天下從此漸寧矣。豈非古人先窺其定數,故埋碑以示後乎?今後當名此地為無錫。」從這一地名的由來中,我們皆可見古人對天命的尊崇與順應,並相信冥冥之中自有神佛安排世事的變遷。
類似由神言、神跡所表現出的神傳文化而來的地名應該還有很多,若仔細翻閱古代典籍、且參悟其中,也定會發現長安、徽州等地名同樣承載着深邃的文化。而反觀之,我們終會發現,中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耐人尋味,正是由於其「萬變不離其宗」的真理,皆顯現在對「天命」的敬畏以及對「有神」的正信上。而只要獲悉了這一點,要不要恢復古地名以及如何恢復、為何恢復,也就不至於那麼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