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工資高增長時代或將結束

2009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工資水平快速增長,但伴隨着經濟放緩,高增長時代可能要走向終結了。

根據彭博對經濟學家的調研,12位經濟學家中有9位均認為,外來務工人員的收入增速今年會滑落到7%以下。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072元,比上年增長7.2%。這一增速低於2014年的9.8%以及2013年的13.9%。

調研還顯示,有6位經濟學家預計今年中國消費者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6.5%-6.9%之間,而去年是7.4%。失業率方面,有7位經濟學家預計,今年的城鎮失業率會從去年的5.1%上升到5.3%-5.5%。

降低人工成本明確寫在廣東省的供給側改革方案中。到2016年底,廣東省要為企業減負約4000億元,企業綜合成本較2014年下降約5%~8%。同時,最低工資標準凍結兩年。

彭博寫到,勞動力成本增幅放緩可以讓中國的企業更有競爭力,同時幫助企業進行結構性改革。

況且整體經濟在放緩,企業盈利水平越來越微薄,「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能指望工資增速還和以前一樣快。」其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Louis Kuijs提到。

該研究院此前還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稱目前中國製造業單位勞動力成本已經趨近於美國(如圖1)。而兩國之間單位勞動力的生產率相差懸殊,則絲毫未見改善(如圖2)。

2月中旬,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亦公開批評《勞動合同法》,稱其導致勞動生產率過低:

《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約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不利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最終導致勞動生產率太低,損害勞動者的利益。工資剛性增長脫離勞動生產率,降低企業人力資本投資的意願。

但是工資增速下降可能會拖累消費。中國正從以投資和製造業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向消費為驅動力的增長模式。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323/71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