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張學良懺悔並非真心 發動西安事變不後悔

—張學良到死也沒回大陸,是因為覺得沒臉回來嗎?

作者:

對於西安事變的懺悔之語,並未能打動蔣介石張學良見恢復自由無望,自60年代起對西安事變也就緘口不言了。恢復人身自由後,張也一改昔日之說。如1990年接受日本NHK電視台採訪時,張說道:「我為了停止內戰,全國抗日,發動西安事變,我沒有錯。也許方法欠妥。」1992年,張又對唐德剛說:「至於你們問我,為什麼會有西安事變,我只能這麼說,我相信中國一定要統一,要槍口對外,不要再打內戰了。這是我的一貫信仰,從東北易幟到西安事變都如此,談不上什麼後悔不後悔。」1995年,九十五歲生日時,張又公開說:「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做西安事變之事。」

張學良與蔣介石合影

眾所周知,張學良晚年獲得自由後,始終沒有回過大陸,最後終老於夏威夷。坊間流傳一種說法,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張後悔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自感對不起祖國人民,沒臉回大陸」。這種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重獲自由後,張學良多次公開表示:西安事變沒有錯,不後悔

張學良一生最關鍵的兩大事件,乃是「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對「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晚年表示:最對不起東北父老鄉親,希望能回去認個錯

對前者,張晚年確實表達過歉意。他曾對東北軍將領王樹常之子、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主任王冀,如此說道:

「當時怎麼打?這仗根本沒法打。像馬占山那種游擊隊,打完仗就跑到蘇聯去了,他可以,東北軍不可以,東北軍沒法這樣打。有人說蔣介石給我條子命令我不准抵抗,其實沒有這回事,蔣介石發來電報沒說打也沒說不打,他希望由『國聯』來幫助中國解決日本侵略問題。最後的命令是我下的,要部隊儘量避免和日本軍隊接觸。我當時認為日本人只是挑釁找事,並沒想到會真的發動戰爭。後來東北軍仗沒打好不能怪別人。我直到現在還覺得最對不起的是東北父老鄉親。『九一八』打得不好,那些將領都是我父親的老部下,我也沒辦法。」①

不過,張也並沒有因為感覺「最對不起的是東北父老鄉親」,就決意終生不回大陸。恰恰相反,1991年初,張曾找到王冀,鄭重對他請求:「我打算去大陸老家看看,去東北給父老鄉親認個錯。你能不能去大陸幫我先打個招呼?」

對「西安事變」,晚年的張學良,無論公私場合,其回應一律都是「無悔」

至於西安事變,當分兩個不同時期來說。五十年代,張學良為了恢復自由,多有懺悔之語。如其奉命所撰《西安事變反省錄》,稱自己「對共黨無深刻之研究,無正確之認識」、「立志救國,反而誤國,想救民,反而害民」、「誤長官,害朋友,毀部屬莫此為甚!坐收其利者,反為共產黨耳。」②另據張學良日記,1958年底,蔣介石曾召他談話,二人「相見之下,不覺得淚從眼出。……總統說,西安事變,對於國家損失太大了!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③1959年4月,張又主動作詩表露心跡,希望蔣介石能釋放、起用自己:「不肖聽人喚,聰明空自負;一覺黃梁夢,懺悟向誰書!空負怨天願,罪孽罄難書。聖明憐未棄,夕陽照征途。」④

不過,這些懺悔之語,並未能打動蔣介石。張見恢復自由無望,自60年代起對西安事變也就緘口不言了。恢復人身自由後,張也一改昔日之說。如1990年接受日本NHK電視台採訪時,張說道:「我為了停止內戰,全國抗日,發動西安事變,我沒有錯。也許方法欠妥。」1992年,張又對唐德剛說:「至於你們問我,為什麼會有西安事變,我只能這麼說,我相信中國一定要統一,要槍口對外,不要再打內戰了。這是我的一貫信仰,從東北易幟到西安事變都如此,談不上什麼後悔不後悔。」1995年,九十五歲生日時,張又公開說:「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做西安事變之事。」⑤

當然,究竟該怎樣表述西安事變,張的內心也很糾結。他曾對友人說道:「這要我如何回答呢?如果我說是受共產黨的欺騙,顯然是罵自己糊塗;如果說我是一時衝動,顯然是罵我自己無能;如果說是老先生(蔣介石)該被扣留,顯然表示我還沒有承認錯誤,與我當時親自護送老先生回南京的心願不符。所以,我絕不能見記者,因為我怎麼說都不行。」⑥糾結歸糾結,晚年的張學良,無論公私場合,但凡被問及西安事變,其回答一律都是「無悔」。

1991年,張學良計劃回大陸遇挫後,「徹底斷了回大陸的念想」

既然張並非「自感對不起祖國人民,沒臉回大陸」,甚至還「打算去大陸老家看看,去東北給父老鄉親認個錯」,那麼,張學良在人生的最後10年裏,究竟為什麼始終沒回大陸呢?

張學良瞞着台灣主動與大陸接觸,希望先「拿到鄧小平或者楊尚昆的邀請信」

1991年,張學良確曾計劃回大陸一趟。該年年初,張將老部下之子王冀叫到台灣,希望由他穿針引線,瞞着台灣當局,先秘密與大陸方面接觸,「拿到鄧小平或者楊尚昆的邀請信」。王冀回到美國後,「和北京政治局的朋友直接取得了聯繫」,同年3月,王冀前往北京商議具體事務,臨走時強調「此事一定要保密,信(邀請函)寫好務必要直接交給我,我會親自來北京取。」⑦

當然,王冀不是張學良所依賴的唯一途徑——同年3-6月份,張自台灣赴美,住在「紐約女朋友」蔣士雲家中,曾透過舊部寧承恩,向閻寶航之女閻明光、之子閻明復(曾任統戰部部長)傳遞信息,欲談「統一問題」。大陸方面,4月份也通過其他渠道得到消息——「張學良表示一定要回大陸,但現在不是時候,一個月以後再定」,開始有大的動作,決定向張派出「中央特使」;遼寧省委指示要求恢復大帥府原貌,遷走其中的住戶和外圍的棚戶區居民。5月底,呂正操作為大陸特使赴美與張會面,但讓呂失望的是,張表示:「我這個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現在不是時候。」⑧

但邀請信沒交到張學良手上,而是讓台灣當局方面的人得到了

至於最初的牽線人王冀,則始終沒有拿到大陸方面準備的邀請信。1991年秋,他再赴台北拜訪張學良,問及回大陸一事的進展。張說:自己並沒有改變主意,還是很想回大陸,「不過這次的事情很不妙,總之,我們以後不要談它了。」同年聖誕節,王冀回大陸,「碰見一個前政治局委員,也是當時中國決策層的核心人物。他和我是世交,他的父親是我父親20世紀30年代的舊部。我問到邀請張學良這件事,他告訴我說:『邀請張將軍這個事情是我們弄砸了。邀請信倒是寫了,可是信沒有交給你,沒有送給張學良手上,而是到了不該給的人手裏,弄巧成拙了。如果當時把信給你,估計就成行了,壞就壞在信交錯人。到底是怎麼交錯,誰交的,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也不太好說。』」

據王冀披露:「後來,我慢慢了解到整個事情的原委。邀請信沒交到張學良手上,而是讓台灣當局方面的人得到了,台北提前得到了張學良想回大陸的確切情報,這樣一來,張學良回國就沒希望了。蔣經國死後,張學良將軍一直受到李登輝的厚待,並且得到自由。然而,張學良秘密聯繫回大陸的事情是台北方面不能容忍的。這件事台北當局提前知情,使張學良在李登輝面前十分難堪,威信掃地。如果神不知鬼不覺回去倒也罷了,怕就怕台北先得到消息,這樣不但無法成行,張學良也有失體面,兩頭為難。像張學良這樣好面子重尊嚴的人,出了這樣的紕漏,顏面盡失,自然非常不高興。於是只好作罷,徹底斷了回大陸的念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對我說以後不要再談了的原因。」⑨

至於李登輝和張學良之間,因為此事發生了怎樣的衝突,尚不得而知。可知的是,張1991年想要回大陸,並非「故鄉行」這般單純,而是試圖在「兩岸統一」這個問題上充任某種重要角色,故與呂正操會見時重點談及了這個話題,二人還就李登輝是不是「台獨」發生了意見衝突。張堅持認為李「是相當愛國的人」,「不是『台獨』,他是個學者、基督徒」。張還對呂說:自己回台後,要向李登輝轉述大陸的對台政策,「我不能替李作主,也做不了主。但可以原原本本地把你們的意見告訴李」。張自信「也許將來兩方面有用得着我的時候。」⑩張心思如此,其與李登輝的衝突,也應與此有關。此番衝突,大約也讓張明白了自己在現實政治中已沒有扮演大角色的機會。如王冀所言,此後,張再也沒有興起返鄉之念。

注釋

①王冀,《從北京到華盛頓:我的中美歷史回憶》,華文出版社,2012,P217。

②張學良,《西安事變反省錄》,未刊。

③《張學良日記》,1958年11月23日。

④楊天石:《張學良及其西安事變回憶錄——我讀張學良檔案之一》,中華民國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華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卷)。

⑤於翰,《張學良後悔發動西安事變嗎?》,今日話題歷史版第33期。

⑥孫玉清,《張學良在台灣》,《新觀察》1985年第2期。

⑦王冀,《從北京到華盛頓:我的中美歷史回憶》,華文出版社,2012,P222-223。

⑧《張學良年譜》,張友坤等/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P1143-1148。

⑨王冀,《從北京到華盛頓:我的中美歷史回憶》,華文出版社,2012,P225-226。

⑩《張學良年譜》,張友坤等/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P1149-1150。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6/0229/70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