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財新網:以「臨時」為名 透露事故「兇手」

王石的周一見,被別人搶了頭條。雖然全國人民的目光還在深圳,但是關注點已經不在萬科,而是誰堆起的土山,怎麼就埋掉了90多個人。

剛剛看到的時候,新聞是這樣的。12月20日上午11點40左右,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恆泰裕工業集團後側發生一起山體滑坡事故,導致工業園區多幢廠房側塌,多人被困。

我們以為這又是一次自然災害,由於水土流失,多日降水,可能會導致山體鬆動乃至滑坡,對山上的建築物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影響。但是這樣的情況似乎很難避免,在香港、台灣也時有發生。

但是後來大家發現,衝擊工業園區、造成垮塌的泥土並非自然山體,而是近兩年附近施工挖土、在山體上堆積的渣土。當地一位目擊者告訴記者,發生滑坡的山體其實不高,但這兩年附近基建挖出來的泥土都堆積到山上去。

sz

不斷堆高的余泥渣土形成一個不穩定體,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轟然倒塌,衝垮了附近的工業園,導致90多人失聯。

光明新區安監部門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稱,事發原因初步斷定是臨時余泥渣土受納場違規作業,受納泥漿漫溢,衝出山體,衝進靠近山體的工業園。

當天晚間,國土資源部官方微博「國土之聲」發佈消息稱: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區垮塌體為人工堆土,原有山體沒有滑動。人工堆土垮塌的地點屬於淤泥渣土受納場,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築垃圾,由於堆積量大、堆積坡度過陡,導致失穩垮塌,造成多棟樓房倒塌。

臨時余泥渣土受納場,這個拗口的名字不大好記,說白了就是一座建築垃圾填埋場。根據住建部發佈的《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範 CJJ134-2009》,工程渣土有兩個主要處置方式,一個是回填,一個是填埋。其中回填是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中間覆蓋用土,或者回填局部標高低於規劃使用要求的地坪,填埋則是要在專門的建築垃圾填埋場。

如果用於回填,回填前要對低洼地進行清理,採取排水、清淤等處理措施以利於加固基底土體。回填後採用相應的壓實措施。雨期作業時,應採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人回填點內部,並應避免邊坡塌方。

如果是建築垃圾填埋場的話,則應選擇具有自然低洼地勢的山坳、採石場廢坑等地點,並應滿足交通方便、運距合理的要求。建築垃圾填埋區應根據規劃限高、地基承載力、車輛作業要求等因素,合理確定分層厚度、堆高高度、邊坡坡度,並應進行整體穩定性核算。

填埋場在作業期間應進行環境質量監測、地質沉降監測、對於堆體的穩定也有相應的技術規定。作業完成後,還要完成封場工程,包括堆體穩定、地表水導排、植被類型選擇與分佈。

而這座紅坳余泥渣土臨時受納場,在今年5月的官方列表裏,仍然被稱為臨時受納場。原來就是一座採石場廢坑,如果套用國家標準,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建築垃圾填埋場。但是妙就妙在「臨時」兩個字,咱們是臨時的,不是長期的。既然「臨時」,就規避了正規的垃圾填埋場所需要的標準。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上個月我們剛剛去看過亞洲最大的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場,由於這裏靠海,土壤基本上是長江泥沙逐年淤積而成,地基非常軟,要保持堆體的穩定,不僅要抽出地下水,還要採用地基加固技術,才能讓填埋的能力更多,堆體可以更高。

sz

上海老港四期項目

由於設計堆體高度是從地下10米到地上45米,要保持整個堆體結構的穩定,要對整個垃圾傾倒順序進行評估,先堆哪邊,後堆哪邊,都是有講究的,對於堆體的穩定性,不僅需要專業機構的定期評估,還需要還堆體的很多關鍵點上佈置GPS進行實時監控,如果位移超過幾個厘米,就需要立即採取補救措施。

雖然老港四期項目總庫容8000萬立方米,日均生活垃圾接收量8000噸。對於相對於整個堆體來說,用於傾倒垃圾作業面,只是一個很小的部分,整體上堆體都是不動的。

sz

老港四期堆體結構示意圖

再來看看深圳這個「臨時」受納場是怎麼做的。據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區政府採購中心發佈的中標公告,光明新區紅坳余泥渣土臨時受納場運營服務的中標供應商為深圳市綠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但是在工商資料中,綠威物業的經營範圍僅有:室內外清潔服務,室內環境治理與諮詢;物業管理;企業管理諮詢;機動車停放服務。2014年9月,其經營範圍增加了勞務派遣。通過這些信息可以確認,綠威物業不具備工程項目施工資質。

就是這家根本不具備工程項目施工資質的「物業」公司,拿下了技術門檻並不低的建築垃圾填埋場項目。哦不對,這是個受納場,而且是臨時的。

那麼我們看看這個「臨時」受納場是有多「臨時」。上述物業管理公司曾在今年1月12日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光明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項目計劃填埋庫容約800萬立方米(現已堆填100萬立方米),其中用作余泥渣土受納場的庫容約600萬立方米,服務年限約11年。

服務年限約11年,還說是臨時的,不知道起這個名字的深圳管理部門,是不是計劃在11年後把這個土堆搬走?如果不是,11年後這裏也就堆不下了,既然已經堆不下了,當然臨時的時間也就到了。那麼這裏跟一個普通的建築垃圾填埋場有什麼區別麼?

多年的建設,讓深圳已經把能夠傾倒渣土的低洼地帶消耗殆盡。根據《深圳市余泥渣土受納場專項規劃(2011-2020)》2015年前深圳全市將新建12座建築廢棄物受納場,總庫容約1億立方米。在此基礎上,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還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選址增建一批臨時受納場,總庫容約2000多萬立方米。

這也算是一項管理創新麼?在中國山寨文化的發源地,深圳當地主管部門,以「臨時」的名義,弄了一批山寨的建築垃圾填埋場。

實際上,由於建築垃圾都是淤泥渣土,本身環境風險並不像生活垃圾那麼高,因此在管理上也沒有生活垃圾填埋場那麼嚴格,但是即便是這點要求,也被深圳當地,用「臨時」的名義規避過去了。

結果就是管理混亂,傾倒無序。去年10月紅坳村村民曾反映過泥土車偷倒渣土問題。當時有報道稱,在紅坳村這邊,一到晚上9點多,就有很多超載泥土車排隊傾倒泥渣,到凌晨三四點還沒完。

「臨時」這個名字還真好用。平時出了什麼事,有關部門總是喜歡把責任推給「臨時工」。以「臨時」名義,還可以規避許多針對長期項目的規定,當然這個項目是不是真的「臨時」,他們自己都心知肚明。

當然永遠有多遠,誰說了算?誰又能做永遠的保證,從這個角度上看,誰又敢說,自己不是臨時的呢?看來深圳還是走在了我們前面,提前悟出了這個道理。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223/66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