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羋月原型大秦宣太后:千古太后第一人

作者:

孫儷主演的《羋月傳》即將開播,羋月的原型羋八子(秦宣太后)也引起人們的好奇。不過,史書中並沒有記載羋八子的本名和早年事跡,「羋月」和楚國公主的身份以及眾多劇中人物皆為虛構。歷史上真實的宣太后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下文輯錄自蒙曼的講座《解謎宣太后:秦宣太后羋八子》。

《羋月傳》中孫儷的造型。

宣太后或稱秦宣太后,出身楚國,為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後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稱羋八子。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也就是羋八子所生的公子則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后,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為相,驅逐宣太后的異父弟魏冉及其黨,宣太后始失勢,甚至被范雎廢去王太后之位,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逝世,葬於芷陽酈山,諡號宣。

這個女人簡直可謂不羈的烈馬!她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太后:

太后稱謂,始見於她。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云:「《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范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太后專權,也自她始。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云:「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記·穰侯列傳》)

羋姓乃楚國的國姓。可想而知,她是當時楚王的姐妹之一。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這位羋八子在老公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地位並不高,也談不上多麼得寵。至於她連生下三個兒子,那也很有可能是「無意插柳柳成蔭」。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她確實還是比較得老公喜歡的(以她的性格,這種可能更大),所以招得惠文王嫡妻秦惠文后醋勁大發,千方百計要收拾羋八子,以至於老公一死,秦惠文后就和繼位的兒子秦武王合謀,將羋八子的寶貝兒子嬴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眼看這母子倆的人生將要黯淡收場,事情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前途一片光明。

關鍵問題出在繼位的秦武王身上。秦武王生性好武,以武功多得軍中威望,但是他也死於這一喜好。秦武王在位第四年,與孟說(力士)舉鼎絕臏而死。

秦武王無子,國人迎為質於燕的羋八子之子稷(則)而立之,是為秦昭王(一作秦昭襄王)。羋八子被尊為太后,史稱宣太后(號)。秦昭王年少,宣太后主政,以楚人魏冉(宣太后異父長弟)為將軍,以樗里疾為相,控制了秦國軍政大權。魏冉的將軍之職,為秦置將軍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舉。不過,這時的政局是動盪不安的,秦武王諸弟爭立,武王母(惠文后)、武王后及大臣擁立公子壯(武王弟)即位,稱「季君」,與宣太后、魏冉對抗,內亂三年不止。秦昭王二年(公元前三零五年),宣太后、魏冉盡誅公子壯、惠文后、昭王異母兄弟及大臣,逐武王后(魏女)回魏,「季君之亂」遂平。宣太后封同父弟戎為華陽君,封子顯為高陵君、悝為涇陽君,形成黨親專政的格局,威震天下。秦國原來重用客卿制的傳統被打破,這也是宣太后獨具膽識之處,以其強有力的政治手腕,維護了國家統治的穩定。

歷史記載了宣太后的政績,同樣也記載了她的風流韻事:

不過,宣太后找情人很有原則:利國利家利己利民。她看前來朝貢義渠王年輕力壯,桀驁不馴,竟把色迷迷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秦惠文王在世時,義渠就已歸附秦國,但因繼位的秦昭王年幼無能,義渠虎視眈眈地注視着秦國,甚至明目張胆地侵擾邊民,蠶食邊土。出於無奈,宣太后寬衣解帶,主動獻媚,義渠王也毫不客氣。宣太后心知肚明,日夜下套義渠王。只要義渠王稍微心不在焉,宣太后就紅杏出牆,招蜂惹蝶,令其心無旁騖。不料,宣太后奉承義渠王三十年,直到秦國勢力已經強大,直到義渠王無精打采,然後就在溫柔鄉中突然發難,殺掉已經被她浪費的義渠王,並且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據說,和義渠王一同死掉的還有她和義渠王所生的兩個兒子。(參見《漢書·匈奴傳》)因此,秦昭王從不干涉宣太后找情人。

宣太后最讓世人瞠目的,並不是她殺情夫奪地盤的事情,而是她論政風格之自由奔放的程度。楚國不顧國際法,悍然出兵,進攻韓國雍氏,圍城五個多月,韓國派遣使者到秦國求救,使者的車輛絡繹不絕,而秦軍沒有援韓。韓國又派尚靳出使秦國,對秦王說:「韓國對秦國來說,平時是秦國的屏障,戰時出兵就充當先鋒。現在韓國有了災難,秦軍不援助。我聽說,唇亡則齒寒,希望大王深思熟慮。」宣太后說:「韓國的使者來了不少,只有尚靳的話說得對。」於是召見尚靳。宣太后對尚靳說:「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壓在我身上,我受不了;但把身子全壓在我身上,我不以為重,為什麼呢?因為感到舒服、愉快,對我稍有好處。現在援救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食不多,就不足以救韓。解救韓國被圍困之危,每天要耗費千金,難道就不能稍微給我一點好處嗎?」(參見《戰國策韓策二·楚圍雍氏五月章》)

兩千年後,清朝大文豪王士楨批點宣太后:「此等淫褻語,出於婦人之口,入於使者之耳,載於國史之筆,皆大奇!」(《池北偶談》)其實,秦國那時也被視作蠻族之邦,根本沒有中原文明的種種計較。

宣太后曾有過許多的情夫,而最後一位也是最出名的是一位名叫魏丑夫的大臣。她喜愛魏丑夫,常常以「共商國是」為幌子宣其入宮。秦宣太后與下臣魏丑夫有私情。宣太后生病將死,發出命令說:「如果我死了,一定要魏子為我殉葬。」魏丑夫非常憂慮,秦臣庸芮為魏丑說服宣太后,說:「您認為人死了還會有知覺嗎?」宣太后說:「不會有知覺了。」庸芮說:「像太后這樣無所不知的人,明明知道人死了不會有什麼知覺,為什麼憑白地要把自己所愛的人和無知覺的死人同葬呢?如果死人還知道什麼的話,那末先王(宣太后的丈夫)早就不知道該多麼生氣了。太后糾正錯誤還來不及呢,哪裏還有工夫去私愛魏丑夫呢?」宣太后說:「好。」這才打消了把魏丑夫帶去黃泉的主意。(參見《戰國策·秦策》)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六五年)十月,宣太后終於去找秦惠文王了。至於秦惠文王是不是為宣太后給他戴了四十幾年的綠帽子而大打出手,那就不得而知了。宣太后下葬在芷陽。

延伸閱讀:宣太后與兵馬俑無關

秦始皇兵馬俑是為秦始皇陪葬,這本是不爭的事實。可是,最近中央電視台的一個節目中說,中國建築學學者陳景元先生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兵馬俑陪葬的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祖母秦宣太后。

秦宣太后的晚年無權無勢,是很悲慘的。在這樣的形勢下,秦昭王不可能為宣太后修建大規模的陪葬墓。因此,規模巨大的兵馬俑陪葬墓與宣太后是沒有關係的。退一步講,秦宣太后有大規模陪葬墓的話,也不會用兵馬俑陪葬。因為,宣太后沒有領兵打過仗,生前沒有同兵馬在一起,死後怎麼會用兵馬俑陪葬呢?!此外,按照《戰國策》的記載,宣太后相信人死後沒有了知覺,因此沒有讓魏丑夫陪葬。當然,她也不會讓兵馬俑陪葬。

還有,宣太后的墓在芷陽,位於驪山西麓,不在兵馬俑坑所在地。宣太后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如果高祖母的墓在兵馬俑坑所在地,自詡「上薦高廟,孝道顯明」的秦始皇,就必然要避讓,不會在這裏修建自己的陵墓。在秦兵馬俑坑中,截至目前發掘出的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有8000件,還有其他各種陪葬品。在秦王朝,修建如此大規模的陪葬墓,只有到了秦始皇時代才有能力做到。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趣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5/1118/647242.html